一封长达三页感谢信背后的故事:民警“一对一”帮扶,做困难群体的贴心人

发布时间:2025-02-25 05:12

节日庆祝建议12:写一封感谢信,对帮助过你的人表达感激。 #生活知识# #生活妙招# #节日庆祝建议#

图片

极目新闻记者 王佳文

通讯员 谢威

“我不知道我还能活多久……特在有生之年写这些信表示感谢。”近日,一封长达三页的感谢信被送到了武汉经开区公安分局沌阳派出所,这封信要感谢的正是该所的社区民警王新华。自2021年来到郭徐岭社区工作后,王新华对辖区困难群体许婆婆(化名)家庭进行“一对一”帮扶,在日常的工作中切实解决困难群体面临的问题,让重症患者许婆婆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图片王新华在工位上办公

深入社区走访,与困难母子“结对”

今年53岁的王新华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在服役期间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而现在的他是武汉经开区公安分局沌阳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2021年7月,王新华从沌阳派出所办案队来到了郭徐岭社区,成为了一名社区民警。从那时起,他的工作重心转向了深入社区服务群众。王新华曾说:“在办案队我只是负责案件的侦办,但社区民警的工作让我更加贴近居民,社区工作更像是一个全方位的服务,既要保证居民的治安安全,又要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难题,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

图片王新华到许婆婆家探望

2021年,他在走访社区流动人口的工作中认识了居住在郭徐岭社区的小军(化名)和他的母亲许婆婆。今年42岁的小军自读高中起就患上精神类疾病,病情时好时坏至今未能痊愈,长期没有工作能力。母亲许婆婆年近七十,平时独自一人照顾小军的日常生活,父亲则因工作原因长期在蔡甸区居住。王新华回忆起第一次见到许婆婆时的情景:“她眼里满是疲惫,每天都在为照顾儿子和家里的生活奔波,平时她就在家附近的菜市场做凌晨时间的短工,收入微薄。”在了解到母子二人的低保迟迟没能办理完成的情况后,王新华决定“结对”为这对困难的母子提供帮助。

办理低保需要提供一系列的材料,而这些对文化水平不高的许婆婆来说是其实是个不小的挑战,这也是低保迟迟未能办理完成的原因。王新华不仅帮助她整理和准备了所需材料,还多次主动协助联系街道、社区内的相关部门,确保他们不会因材料不全或者程序问题被耽误。在此期间,小军的病情曾突然严重复发,王新华便与辅警饶勇一起帮助许婆婆将小军送到医院住院治疗,直到一个月后小军才得以出院。王新华趁小军这次住院的机会,还不忘帮助完成了小军的残疾证和重大疾病证明的申办流程,进一步让小军能够获得更多帮助。

图片许婆婆的感谢信

许婆婆在写给王新华的感谢信中说:“原本小军每个月吃药要花七八百块,在办理完这些证明后,一个月只需二三百块了。”除了支出有所减少,母子二人每个月还能领到一两千元的低保,让两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有了保障,改善了生活水平。逢年过节,王新华还会自费买一些慰问品送给母子二人。王新华表示:“这些手续办理起来并不复杂,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是改善生活的关键一步。看到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我的心里也觉得踏实。”

图片王新华在社区走访

帮拿药、帮接送,他不厌其烦

小军因患病需要按时服药,此前小军需要的药物需要到汉口或汉阳的指定医院才能购买到,年近七旬的许婆婆连地铁都不太会坐,每次去买药都需要在路上辗转一两个小时,买药时小军一个人在家也让她十分担心。认识母子二人后,王新华便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主动承担起了帮忙跑腿买药的责任,有的时候许婆婆来不及把药钱让王新华带上,王新华还会直接帮忙垫付。“她快七十的人还在照顾儿子,已经很辛苦了,我做一些举手之劳能帮她尽量轻松一点。”王新华说。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总找苦命人。正当许婆婆和小军母子二人生活越来越好时,2024年9月,许婆婆不幸被诊断出患有骨髓瘤,这个消息无疑是对这个家庭的沉重打击,但许婆婆依旧坚强地与病魔抗争。

目前,许婆婆还在化疗治疗之中,每次前往位于武昌区的湖北省肿瘤医院进行化疗,舍不得坐出租车的她要在路上颠簸两个多小时,这对于身患癌症的她来说非常吃不消。了解这一情况后,王新华会提前打电话确认许婆婆的化疗的日子,在当天上班前早早地开车来到许婆婆家,帮助她准备好化疗和住院所需的物品之后亲自开车将许婆婆送到医院,并帮助她完成入院的一系列手续再按时返回工作岗位。当化疗疗程即将结束之前,王新华又会打电话约好时间,按时把许婆婆接回家。这样车接车送的贴心服务,陪伴了许婆婆后来的每一次化疗。

图片王新华在社区走访

在许婆婆的治疗过程中,王新华的陪伴和帮助为许婆婆带来了巨大的安慰和支持。她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精神面貌也有了变化,她说:“我确诊时医生说我可能只能活三个月了,但我已经多活了一段时间了,希望在王警官的帮助下我能继续好起来。”

为了感谢王新华,文化水平不高的许婆婆拜托老伴为王新华写了一封感谢信,她用满满三页纸详细讲述了王新华对他们一家人的帮助和自己的感谢之情。在信中,她庆幸有生之年遇到了真心实意帮助他们的好心人。

他还曾资助一名困难学生6年多

“谢谢您(王新华)叔叔,是您让我看见了自己的未来,让我有了活在这世界上的目标。”来自青海省玉树州的女孩小卓(化名)曾这样在信纸上写道。而每当想到这位素未谋面的藏族女孩已经顺利进入大学校园,王新华的心中也总是一阵欣慰。

图片小卓的感谢信

在一次偶然的契机下,王新华多年前在网上了解到了“青海格桑花教育基金会”,此基金会长期以来在西部地区开展助学活动。王新华没有多想,立刻通过此基金会与青海省玉树州的困难学童小卓结对并开始帮扶。小卓上初中每年需要基本生活费1500元,上高中每年则需要基本生活费2100元,从初一到高三,王新华这一帮就坚持了6年。王新华从中获得的最大的回报,是小卓的一封感谢信,看到信中自己的资助帮小卓扛住了生活的困难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王新华觉得很值得。

王新华的热心快肠被他带到了作为社区民警的工作中。王新华多年的搭档、一同从办案队来到郭徐岭社区的辅警饶勇说:“以前王警官办案时雷厉风行非常严肃,但自从来到社区,他对待群众又认真、温暖而耐心。”除了定期上门看望帮助许婆婆和小军母子,社区中其他的困难群众也被王新华一一记在心里,定期联系了解他们的近况,“有事情能帮就帮”是他常对饶勇说的一句话。

图片王新华在社区走访

郭徐岭社区居委会会员易欢表示,王新华对社区的事务非常负责,平时也非常热心和蔼,很多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都受过他的帮助,大家都喜欢和他打交道。

一封封感谢信的背后,是王新华用心用情帮助他人的感人故事,也是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对他的认可。目前,王新华已转到滨湖社区继续担任社区民警,但他的工作方式依旧。他说:“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最重要的就是用心去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居民,帮助别人,是我作为人民警察最基本的职责。”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网址:一封长达三页感谢信背后的故事:民警“一对一”帮扶,做困难群体的贴心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93515

相关内容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警民和谐一家亲 大渡口公安用心用情讲好“警察故事”
一年千件暖心事 深圳物业人守护困难群众
那一刻,就是人民警察的人生价值——记录“藏蓝”守护平安的故事
一则学业困难学生帮扶记
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预计各地将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约200亿元……这场发布会很重要!
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帮扶老弱病残困难群体“红色代办员”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
【精】致家长的一封信
节省生活费帮助贫困学生7年!河北沧县一封感谢信写尽冰城大三女生爱心“小秘密”
守住“米袋子”护好“菜篮子”——开封市扎实做好困难群众民生保障工作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