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15分钟落地首周 孩子的快乐回来了吗?
熊孩子:妈妈问:你作业写完了吗?他回答:写完了,妈,这是我的课本。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每日幽默段子#
原标题:课间15分钟落地首周 孩子的快乐回来了吗?
海口市长彤学校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打乒乓球。受访者供图
春季新学期启幕,海南中小学启用新课表——课间休息时间从原来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省教育厅明确要求:义务教育学校课间休息时间不少于15分钟,每天至少安排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日综合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这场“5分钟改革”,绝非简单的数字叠加。课间既是学生调节学习状态、缓解疲劳的“缓冲带”,也是社交互动、释放天性的“窗口期”。如何科学利用这15分钟,成为政策落地的关键。为此,海南将新规缓冲期设为整个学期,鼓励各地学校结合实际情况逐步优化实施方案。
新规实施首周,这场“微改革”带来了哪些改变,孩子们是否有时间玩耍,能否玩得安全又尽兴?2月24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我省多所中小学,观察政策落地初期的真实场景。
A
5分钟,从哪来
大多数学校从大课间等长时段休息时间中拆分
2月19日清晨,在海口市琼山区第四小学校门口,一位五年级学生睡眼惺忪,从母亲手中接过书包,掏出一副黑框眼镜戴上,迈步进入学校。
放眼望去,“小眼镜”扎堆。预防“小眼镜”,户外活动是关键。
家住海口琼山区的彭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才读四年级,眼睛已近视,学校作息时间刚调整时,她有点担心课间时间延长导致放学时间延后,进而影响孩子的睡眠时长,但目前看,并无太大影响。同时,彭女士说,孩子也很喜欢新的作息表,因为“(课间)玩的时间变长了”。
延长课间,首先要解决“时间从哪来”的问题。
不少家长担心:“放学时间是不是也要延长?”记者了解到,为了匀出课间一刻钟,并同时兼顾孩子上下学、午饭等时间,很多学校可谓精打细算。
当前,绝大多数学校的课时不变,而是从大课间、午休等长时段休息时间中拆分,凑出“加长版课间”。
“考虑到海南天气炎热,我们将大课间安排在早晨,孩子们到校后先活动筋骨,便于尽快进入上课状态。”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德育处主任徐薇说,他们从40分钟的大课间匀出10分钟时间给小课间,这样相对“无痕”的调配方式,既不会让孩子明显感觉长时段休息时间被压缩,又能缓解小课间的匆忙。
“我们在课时总长不变的前提下,优化了自习课程安排,一方面延长课间休息时间,另一方面也确保教学任务如期完成。”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教务主任李毅介绍。
除此之外,还有学校在上学、放学时间上作出调整。
“上学期要求8点前入校,现在提前到了7点50分,孩子和父母都得早起10分钟。”受访家长符女士说。
“学校早上第一节课提前了半个小时,为了保障孩子的睡眠,我们把他的睡觉时间也往前挪腾了半小时。”受访家长郑女士告诉记者。
对此郑女士建议,各学科应合理搭配每天的作业内容,“比如今天语文多一点,数学和英语就可以相应少一点,多给孩子留出课后阅读或与家长交流互动的时间。”
“总体来说,家长都非常支持这项举措,增加课间休息时间能适当缓解孩子们的学习压力,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郑女士告诉记者,她更关心的是如何采取配套举措,让新规真正产生好的效果。
B
15分钟,咋安排
如何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新规施行以来,不少家长对课间安排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
课间15分钟腾出来了,如何用好?如何利用有限空间让孩子们玩得尽兴,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为提高课间活动的“含金量”,海南各校各显神通——
在西南大学临高县博文学校,趣味运动随处可见。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海口实验学校的老师们集思广益,根据不同年级划分不同区域,巧妙利用校园各个角落,设计了跳房子、萝卜蹲等多种游戏,并鼓励学生自带或使用学校提供的跳绳、毽子等器材开展体育运动。
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将学生社团活动与课间活动相结合,课间休息时,魔方社开展魔方比拼、街舞社带来课间街舞秀、吉他社上演走廊弹唱等。
传统文化元素也被“搬”进“课间乐园”——海口市灵山中学教学楼下,女生们欢快地跳起了盅盘舞;五指山市毛道中心学校将竹竿舞纳入大课间,清脆的竹竿敲击声响彻校园;在老师的带领下,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的学生们做起琼剧韵律操……
在一些空间有限的学校,老师们因地制宜拓展和开发活动空间,实现“小场地大体育”。
“学校利用走廊空间,让高楼层学生进行原地跳等运动。接下来还将设计围棋、象棋等益智类活动区域,丰富孩子们的选择。”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体卫艺处副主任杜文君说。
无论是户外的蹦跳玩耍、大汗淋漓,还是室内的兴趣活动、闭目养神,都是课间15分钟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今的课间不再只是两堂课的中场休息,希望它能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单元、校园生活的‘活力加油站’。”海口市长彤学校专职副书记姚实彦表示,该校将结合学生需求设置课间内容,让学生尽享课间时光。
C
走出去,安全回
各校多措并举拧紧校园“安全阀”
实际上,过去很多中小学之所以实行“课间圈养”,在于担心学生出现安全问题。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因噎废食不可取,安全不该是禁锢的借口。”学校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让孩子既能快乐走出去,又能安全走回来。
“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董前程表示,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应向学生做好安全教育引导,掌握安全知识与方法技能。同时,加强学校场地器材的安全防护管理,做好校园运动安全事故处理方案,科学合理地处理校园运动安全问题。
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三亚市第二小学按年级划分不同区域,安排专职体育教师对每块区域进行安全监督,并在每个楼层安排值日教师展开安全排查。
“我们还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安全监管。”三亚市第二小学副校长冉文君介绍,班主任可以用手机连接教室多媒体设备,远程监控班级情况。
各学校积极探索,多措并举拧紧校园“安全阀”。
海口市玉沙实验学校以安全教育开启“开学第一课”,为学生“动起来”保驾护航;
儋州市那大第一小学师生组建两支志愿者队伍,开展课间动态巡视,及时劝阻不安全行为;
海南华侨中学初中部、海口市三江中学等学校充分发挥“保洁+保安”的安全监督作用,加大对楼道、洗手间等重点区域的保障力度。
此外,不少学校还通过设置预备铃、上课铃等方式,细化课间管理,既让学生在课间“放得开”,又确保课前“静下来”,做好课间与课堂的过渡衔接。
D
多探索,讲实效
既要合理规划课堂,也要科学设计课间
看似短短5分钟的延长,实则是育人导向在变革。目前,各地对于课间15分钟机制还处在摸索和适应阶段,海南的调整缓冲期为一个学期。
“课间时长小调整,事关孩子身心健康大变革,重点在落实。如果各学校只是在形式上,而不能真正从观念上做出改变,那么延长时间也只是‘新瓶装旧酒’。”董前程表示。
记者走访时注意到,目前在一些学校,拖堂现象仍然存在。
“老师拖堂,可能出发点是好的,大多数人的初衷是多给学生讲几个知识点,但拖堂容易适得其反。”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教导处副主任林海霞表示,不占用学生课间时间、杜绝拖堂等理念,已成为该校教师的共识。
为有效遏制“拖堂”行为,三亚市吉阳区丹州小学安排专人进行监管,遇到老师拖堂的情况会及时提醒。该校副校长周珍认为,积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是真正将课间15分钟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
“对老师而言,杜绝拖堂现象,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海南中学白沙学校初中部校长助理李绚丽说,这需要教师去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既要合理规划课堂,也要科学设计课间。
一些受访学生表示,课间活动安排要有度,应少点“精心规划”,多增加自由活动时间。
“大课间由学校统一安排,小课间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在海口市长彤学校教务处主任林淑看来,延长课间的初衷是希望孩子们走出教室,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各类游戏、活动,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同学聊聊天甚至远眺发呆都行。受访家长关先生认为,延长课间并非只是简单地延长时间,允许孩子存在差异化,更有利于延展自我空间、学会规划时间。
“学校不仅要组织教师积极参与课间活动设计,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基础教育办学管理部副主任赵欣欣则建议,以年级为单位设立学生自治委员会,调查学生活动需求,组织、管理评价年级学生的活动状态。或者在班级与班级之间、高年级与低年级之间构建“拉手活动联盟”,通过相互帮扶,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责编:蒋成柳、潘惠文)
网址:课间15分钟落地首周 孩子的快乐回来了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94137
相关内容
10分钟→15分钟 孩子们需要怎样的课间?多地推行“课间15分钟”,让孩子尽情享受活力“一刻”
安徽多地中小学落实“课间15分钟”
安徽多地中小学落实“课间15分钟”
安徽省多地中小学落实“课间15分钟”
多玩5分钟,有啥不一样 ——探访十堰中小学课间15分钟实施情况
安徽多地中小学落实“课间15分钟” 每天1节体育课
课间延长5分钟,多了哪些新变化?
多玩5分钟,有啥不一样——探访我市中小学课间15分钟实施情况
中小学校课间延长5分钟 多了哪些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