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微生物污染——看不见的危险

发布时间:2025-02-25 19:10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污染风险 #生活知识# #健康生活# #环境污染与健康#

图片

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环境中,微生物的存在可能经常被我们忽视。这些微小的生物在我们的家中无处不在,从潮湿的角落到灰尘飞扬的空气中,它们以各种我们难以察觉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这里疾先锋将带领大家走进室内微观世界,探索微生物的世界,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影响及其防范措施。

一、室内微生物的世界:种类与分布

室内微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它们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家中,从潮湿的墙壁到干燥的家具,甚至在我们最不注意的空气中。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尘螨等。

1.细菌

细菌是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按其外形主要有球菌、杆菌、螺形菌三大类,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细菌适宜的生存温度是25~60℃。

图片

细菌主要分布在:卧室、厨房、垃圾桶、卫生间等。

2.真菌

真菌是真核生物,包含酵母、霉菌及最为人熟知的菇类。真菌以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进行繁殖。真菌在环境温度在-8℃到60℃范围内、相对湿度超过45%时就可能繁殖。

图片

真菌主要分布在:受到地下水、雨水、管道渗漏造成的墙面渗水部位、卫生间、厨房等用水频率高的房间、空调的送风口。

3.病毒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图片

病毒主要分布在:门把手、地面、水龙头、室内空气等。

4.尘螨

尘螨是一种微小节肢动物,如针尖大小,肉眼不易发现,放大镜看起来就是一个小小的白点。尘螨分布广泛,通常适宜生活在温暖(约17~30℃)、潮湿(相对湿度80%左右)、黑暗的环境中。但对外界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极其敏感,10℃以下就会使尘螨的发育和活动停止,相对湿度低于33%时可导致其死亡。常以动物皮屑、面粉、真菌孢子、花粉等粉末性食物为食。

图片

尘螨主要分布在:衣物、枕头、被子、床垫、窗帘、地毯及其他家庭装饰品等。

二、室内微生物污染所带来的影响

1.引起传染病的传播:很多传染性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眼睛和鼻子最易直接受到传染性飞沫的侵装。如流行性感冒、麻疹、出血热、腮腺炎、水痘、肺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均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有研究证明,一个小的喷嚏可以产生数以万计的生物气溶胶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其中很多气溶胶都包含有活力的微生物。

图片

2.引起的非传染性的疾病:室内空气细菌中有些是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在人体免疫力较低时容易引起呼吸道类疾病,例如莫拉克氏菌属能够引起健康儿童和老年人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成年人的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心内膜炎、败血症和脑膜炎。

图片

3.室内的真菌对健康十分有害,很多真菌和放线菌跑子是非传染性的病原体,它们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等,如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过敏性肺炎。有报道指出30%的人类健康问题与室内空气质量有关,这主要是因为人体受到空气中霉菌的影响,人体呼吸道粘膜受到真菌刺激可引发有害建筑综合症,其主要表现为疲劳、头疼、眩晕主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诱发癌症。尤其在湿热的、带有通风和空调的房间,真菌对健康的不良影响更加显著。

图片

三、室内微生物污染的防控措施

1.加强通风换气:降低室内微生物污染,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每天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冬季通风时注意保暖。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可安装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还可以采用空气消毒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动态清洁。

图片

2.定期晾晒衣被:衣被、棉织物、毛织物应定期拿到室外晾晒拍打,是减少尘螨等有害生物的有效方法。

图片

3.定期清洗空调:长期使用空调应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及空调冷却器,根据使用频次每1-3个月清洗一次过滤网,每年换季空调首次开机前由专业人士进行深度清洗消毒,清洁过滤网和空调冷却器,能有效减少微生物,尤其军团菌的滋生,避免病菌通过气雾播散至空气中。

图片

参考文献:

[1]Nevalainen A, Taubel M,Hyvairinen A. Indoor fungi.Indoor air,2015,25:125-156

[2]Douwes J, Thorne P, Pearce N, et al. Bioaerosol health effects and exposure assessment:Progress and prospects[J].Annals of Occupational Hygiene,2003,47:187-200

[3]Husman T.Health effects of indoor-air microorganistm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work,environment &health, 1996,5-13

[4] Nazaroff W W.Indoor bioaerosol dynamics[J]. Indoor Air, 2016,26:61-78.

[5] Wu w, Jin Y, Carlsten C. Inflammatory health effects of indoor and outdoor particulate mat-ter[J].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2018,141:833-844.

[6]申芳霞,朱天乐,牛牧童,大气颗粒物生物化学组分的促炎症效应研究进展[J]. 科学通报,2018,63:968-978

网址:室内微生物污染——看不见的危险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94686

相关内容

【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从病原微生物角度看室内生物污染防治
生活中常见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特征、来源及危害
室内污染竟是室外污染的100倍?如何避免室内污染?看这一篇就够
世界居室卫生日:警惕看不见的室内污染
隐形的健康危机——室内空气污染
看不见的“污染”:如何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看不见的“室内污染”——如何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