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家庭教育与学生心理养成新模式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新模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自身的成长与提升,是孩子茁壮成长的重要基石。学校作为教育体系中覆盖面最广、最直接高效的教育教学专门机构,在应对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养成教育面临的诸多难题时,有着天然的责任与独特的优势。2月24日,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太原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太原市委会副主委、太原市鲁艺中学创始人崔晓青建议,以学校为牵引,构建新时代家庭教育与学生心理养成新模式。
崔晓青建议,一是学校定期开展分段家庭教育指导。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计划。定期举办不同年龄段的家长培训,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学专业人士讲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育规律和心理特征,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发育和心理特点。可以利用学校文艺汇演、运动会以及重要节日等契机,精心策划亲子活动,拓展成长空间,促进沟通互动,增强亲子关系,提高幸福链接。
二是邀请家长深度参与学校活动。在每月的班会中,精心设置家长分享环节,可以由家长讲述生活规则背后的故事,让孩子明白规则并非束缚,而是保障生活有序和谐的必须;也可以请在不同领域获得成功的家长分享各自的奋斗历程,从创业的艰辛到成功的喜悦,从挫折中的坚持到心灵的蜕变,让孩子近距离感受人生的价值与生活的美好。同时,学校可定期聘请心理学、语言沟通等方面的专家,开展家长语言魅力与危机处理专题讲座。通过模拟冲突场景,指导家长如何运用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化解矛盾,提升家长的应激处理能力,为孩子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三是组织师生减压赋能活动。学校定期开展师生减压赋能活动、心理健康拓展训练,通过团队合作游戏、心理辅导讲座等形式,引导师生释放压力、提升认知水平和幸福感受能力。常态化开展教师沙龙,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为教师赋能,分享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增强教师的执业能力。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专题研讨活动,探讨日常小事件背后的教育问题,通过共同分析讨论,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解决措施,加强家校合作,为孩子营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家校教育方式的契合、教育目标的统一。
网址:构建家庭教育与学生心理养成新模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95182
相关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学生全面心灵防护网创新心理育人工作模式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互动式家庭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幸福双翼家庭教育,用“爱”与“成长”重塑中国家庭教育模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未来学习,要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构建“互联网+”高校计算机教学新模式
探索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山东家庭教育大会在青岛举行
黄荣怀:未来学习,要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北京科技大学构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