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发布时间:2025-03-01 12:01

在瑞典,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每年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生活知识# #趣闻#

  作者:李芸 来源:科学时报

  从影视剧到音乐到饰品再到服装,被誉为“韩流”的韩国时尚文化滚滚而来、深得人心。近日,接力出版社翻译出版了韩国科普名家李钟镐的“漫游诺贝尔奖创造的世界”丛书,从日常生活角度系统介绍诺贝尔科学奖。该丛书解析诺贝尔奖的全新角度,或许能在这个冬季如“韩流”般带来一股科学教育的清新之风。

  每年的10月中旬,无一例外都会有一个备受关注的新闻焦点——在瑞典和挪威公布的五项诺贝尔奖获奖者名单。然而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去真正关心奖项的本身,因为光是看他们获奖论文的题目就感到头疼。有人就此感慨,诺贝尔奖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但当我们读完“漫游诺贝尔奖创造的世界”丛书后,想法可能会大为改观。

  每天无意识使用的诺奖成果

  从早上起床用牙膏牙刷洗漱、喝

微波炉热过的牛奶到晚上看完电视就寝,一天之中牙刷、牙膏、微波炉、电话、激光打印机、手机、电视机等等,这些几乎所有的日常用品,要么是诺贝尔奖的产物,要么是由获奖研究成果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而这一切正是我们之前所未曾意识到的。虽然诺贝尔奖从诞生至今仅仅100多年,但诺贝尔奖见证了20世纪几乎全部的重大科学发现,也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

  “漫游诺贝尔奖创造的世界”丛书的责任编辑陈邕说:“丛书包括《化学之旅》、《物理学之旅》和《生理学或医学之旅》三本,从日常生活角度系统地介绍了诺贝尔科学奖。”在引进该书之前,陈邕对我国有关诺贝尔奖的书籍进行了一些考察。大致来看,我国这方面的书籍有三类:第一类是邀请一些科学名家对每年的诺贝尔奖获奖成果进行点评,并汇编成书;第二类是国外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针对中国科学的发展状况而做,能增强民众对科学的关注;第三类是一些诺贝尔奖得主的辞典,譬如生平事迹、成果介绍等。陈邕说:“‘漫游诺贝尔奖创造的世界’丛书的角度很新颖独特——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介绍诺贝尔奖,不仅让我们对诺贝尔奖的百年历史有大致的梳理,还带领我们感受诺贝尔奖的发明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及实惠,了解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非凡经历。”

  接力出版社负责“漫游诺贝尔奖创造的世界”丛书营销的刘宏斌说:“韩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期待不亚于我们国家,南韩总统金大中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尤甚。但是普通民众对于诺贝尔奖的理解依然片面,对于科学家的研究更是知之甚少。其实读了书后就会明白,科学家们的事业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也能进一步了解他们对研究的投入和艰辛,理解他们探索人类发明创造的动力。”

  对普通民众的科学教育

  陈邕说:“韩国近些年对科学技术发展很关注,提出了‘科技立国’的口号,韩国的腾飞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关系。而且韩国还特别注重对普通民众的科学普及,对于我们有很多可取的地方。”

  该书作者李钟镐在序言中有一段有关公众了解科学的言论颇有意义。了解、学习科学,不少人视为一件头疼之事——或是因为太枯燥;或是因为有科学家们会为他们解决所有的难题而认为没有学习科学的必要;又或是觉得既然没有成为科学家的理想,就不需要学习。李钟镐说:“科学的重要之处并不在于人们依据科学原理发明出了日常所用的汽车、电视机等先进工具,而在于依据科学原理所发现的新知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唯一能够阻止一些独裁者或科学家利用科学技术伤害人类的只能是普通大众,如果普通大众不懂科学,又怎能作出理性的判断呢?”因此李钟镐创作此书的目的,也就是让普通民众对构筑现代文明基石的科学发展保持持续的关注。

  李钟镐毕业于韩国高丽大学建筑系,其后在法国佩皮里昂大学取得工程学博士学位,之后以学有所成的科学家身份归国。1986年荣获韩国科学技术振兴国民勋章——石榴勋章,目前担任韩国科学技术部科学技术大使。陈邕说:“李钟镐是韩国科普名家,致力于科学和科普著作的写作,有《金字塔中的科学》等深受读者欢迎的科普著作,以及以科学为基础的唱片小说《阿努比斯》、《金字塔》等。李钟镐经过东方文化的训练,也受过西方正规的科学研究培训,他有东西方跨文化的视野,把他的作品介绍给中国应该很有意义。”

  尽量不使用数学公式

  转基因食品为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潜伏着巨大的祸患?过敏反应为什么是人体免疫系统错误的防御攻势?碳14年代测定法怎样辨别出都灵耶稣寿衣的真伪?自动门的开闭如何运用了光电效应的原理?看到这些问题,你是否已迫不及待地要翻开这套书来寻求答案,和诺贝尔奖得主们一起踏上寻求科学真理的旅程了呢?

  在每一章中,李钟镐都以诺贝尔奖为线索把科学故事串连起来。“维生素:所谓过犹不及”一章里,作者从科学家坏血病、脚气病的研究开始介绍维生素的一一发现,将1929年因“发现康神经炎症维他命B1”、霍普金斯因“发现成长促进维他命”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及1928年的发现维他命D、1937年维他命K、维生素B2、维生素C等经过娓娓道来。故事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就像李钟镐自己所说的:“我们充分体谅那些认为所有科学都很难,或者一看见数学公式就嚷嚷头疼的人们,除非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尽可能地不使用数学公式,因为我们想要告诉读者的并不是尖端科技奥秘的难度和复杂性,而是基本原理的独创性和创新性。”为了让该套书更有亲和力,编辑们还在书名上大下工夫。按照一一对应的翻译,书名应是“诺贝尔奖创造的世界:物理学”的类型,后来经过商量最终定为《漫游诺贝尔奖创造的世界:物理学之旅》。“加上‘漫游’和‘之旅’,这套书就不会太像教科书,而且也更符合书的特色。”陈邕说。

网址:诺贝尔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00736

相关内容

扮靓全世界 蓝光LED为何能获诺贝尔奖
诺贝尔瓷砖
解读 2021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神经系统如何感知温度和压力
爆冷!2021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揭晓,重新认识“机械生物学”!
解读 2021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神经系统如何感知温度和压力 – 风君子博客
2021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身体感受冷热、触觉的科学解释
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的长寿 “秘方”
诺贝尔物理学奖漫谈:量子技术有何应用,我国已走在世界前列
活着这么累,诺贝尔奖加缪回应人生意义,如何勇敢地义无反顾生活
家庭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doc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