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父母关系疏远的人,更具幸福感?

发布时间:2025-03-02 17:43

幸福心理学家认为人际关系是幸福感的关键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幸福心理学家#

综艺节目《是女儿是妈妈》中,几对明星母女之间的互动方式引发了热烈讨论。39岁的陶昕然——曾在电视剧《延禧攻略》中饰演安陵容,她的成长背景令人唏嘘。作为老师的女儿,陶昕然从小受到母亲严厉的教育,甚至在成绩上表现得再好也难逃挨打的命运。这种严格无情的管教,成为她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阴影。为了避免同样的教育方式对女儿产生负面影响,陶昕然在为人母时极力调整自己的育儿方式。

这样的努力似乎让她想要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然而在生活中,还是可以看到母亲对她的影响无处不在。这种心理上的未分化现象,导致她在成年后仍旧被原生家庭的情感所牵绊。

未分化的人群往往容易表现出过度的孝顺,就像陶昕然在节目中诉说的那些无奈。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她将工作和生活都放在了一旁,牺牲了自己的时间。这样的担当虽然令人感动,却也让人心疼,她将所有的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

不仅如此,身边还出现了许多同样幼时受压的朋友。比如小A,她嫁为人妇,却依然认为“父母的恩情一辈子也报答不完”。她可以为了父母的需求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甚至忍痛送走养了多年的宠物,只为迎合母亲的生活习惯。内心的创伤她从来不提,因此无条件顺从成为了她与父母关系的常态。

心理学上,也有一种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这样的孩子会如此坚守对父母的孝顺。美国心理学家哈罗曾进行过“吹风机吹猴子”的实验,研究发现,那些在施虐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并不会逃离,反而会更加依赖施虐者。陶昕然和小A的无奈正是这种情感的体现,她们在潜意识中依然希望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认可和支持。

在严苛的养育下,未分化的孩子习惯于无条件地牺牲自己的需求,从而感受到依附与自我价值。无论是过度照顾还是不断贬低,父母在潜意识中反映自己的缺失,通过这样的行为寻求自我平衡与补偿。

不少人同样在面临生活的挑战时,忘记自己的情感与需求。他们将一切都责怪自己,以至于无形中放大了内心的压力与焦虑。这种不熟悉的自我照顾与情感理解,成为成年人归属感缺失的根源。

然而,终究只有实现心理的分化,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生活。当一个人能够以独立的身份出现在各类关系中,那将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真正的幸福感并不是来源于对父母的报答,而是来源于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内心的满足。

良好的亲密关系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而不需要强求。探索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获得新的情感体验,这是每个曾受伤的灵魂值得追求的目标。学习成为自己的‘好父母’,在心灵深处给予自己关爱与理解,才能逐渐重拾那份内心的平静与阳光。

网址:为什么和父母关系疏远的人,更具幸福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03173

相关内容

为什么有些家庭很幸福?父母掌握3个密码,至关重要
幸福的家: 如何维持亲密关系与父母健康?
幸福和家庭有什么关系?
"五步智慧法":助力父母塑造和谐亲子关系,共绘幸福人生蓝图
父母子女一起住还是分开住 离多远家庭幸福感最高
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人生十大幸福感来源
父母的情绪会传染孩子。所以,父母要尽力营造幸福的家庭
父母与儿女同堂共享家庭幸福时光
祝天下父母幸福,你的家庭快乐秘诀是什么?
和养父养母的关系,要不要选择远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