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的日常生活:两千年前的美容秘诀
穿越千年历史遗迹:在罗马斗兽场遗址中寻找古罗马的辉煌瞬间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旅行生活体验# #环球旅行故事#
在“酷刑室”内,每拔一根毛发,主人便发出一声用力压抑的惨叫。中间传来的一个古怪尖叫声,使两个奴隶的脸上闪过一抹忍俊不禁的微笑,但他们马上掩藏起笑意。他们将腰弯得更低,更用力刷洗地板,以隐藏他们的忍俊不禁。他们看起来很像两个正在刷洗船上甲板的水手,但事实上,他们正用一小块浮石擦拭一块美丽的马赛克。这是令这些石制杰作保持干净和闪闪发光的最佳方式。
现在,早上的活动已经在繁忙热闹中开始了。特别是在其中一个房间内,女仆们不断来来去去,她们都是奴隶。这是主人的妻子,女主人的房间。一个奴隶拉开帘幕,于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场面在我们眼前展开:三名女仆正在往女主人脸上涂抹着化妆品。
她正坐在一把高背的柳条扶手椅上。化妆过程正进行到最细腻处。一个奴隶正用炭笔“强调”女主人的眼睫毛。她将借助些许的灰来做出晕染效果。她小心翼翼地上妆。在她前面,另一名奴隶高举着一面青铜镜子,好让女主人可以紧盯着化妆的每一步骤。你得在手术室里才能感受到相同的紧张气氛。
我们环顾一下房间。某一侧,一个打开的化妆箱端放在有小狮脚的桌子上。这个精致的木盒上装饰着雕刻的象牙镶嵌。我们瞥见化妆箱里有乳霜、香水和油膏,装在以玻璃、陶土和雪花石膏制成的小罐里。我们也注意到两把以相当精美的骨头制成的梳子、镊子,以及一些用于涂抹乳霜和面膜的小银刷。在化妆箱四周则散布着装有各式化妆品的罐子,它们都是打开的。
化妆的动作和工具实际上与我们今日所知的非常接近:强调眼睫毛,眼睑上涂抹着眼影,等等。尽管如此,所用原料却有些差异。比如,用在眼睛上的原料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眼圈粉在当时已经存在,但为了凸显眼部轮廓,罗马女性也会使用乌贼墨水、锑,或从烤过的椰枣中提炼出来的灯黑。就拿我们的女主人为例,奴隶女孩所使用的其他原料着实使我们大吃一惊。桌上放着一片用来当小盘子的贝壳,里面仍然有些黑色的糊状物。而这糊状物的主要原料竟然是烤蚂蚁!
现在,化妆师正要进行最后的修饰:她正要为女主人的嘴唇涂上颜色。根据奥维德提供的史料,罗马贵妇可选择的颜色范围很广,但她们最喜爱的颜色就跟现代人一样,是鲜红色。唇膏是以铅丹(红铅)或朱砂(红硫化汞)制成,不幸的是,两样材料都有毒。
现在,女主人抿抿嘴唇,凝视着镜中倒影。她的眼神明亮,肌肤焕发光泽。“做得很好”,她称许地对着一位奴隶女孩点点头,女孩则害羞地低下头。
事实上,我们只看到早晨化妆的最后一个步骤。如果再早个几分钟踏入房间,我们将会看到一种特殊粉底的准备方式。
目的虽然简单,却很棘手:要让年近40的女主人(这在当时可是高龄)看起来更年轻。但要怎么办到呢?奴隶女孩准备了一层薄薄的蜂蜜,再加入一些油脂和一点铅白,铅白能让皮肤看起来更加闪耀动人。为了让女主人的脸庞看起来更加年轻红润,她在粉底里加了一点红色颜料。然后,在女主人脸上轻轻涂抹一层粉底后,她将一点赤铁矿粉涂在双颊上,让皮肤明亮,闪闪动人。
富裕罗马女性的早晨化妆程序相当繁复,不亚于准备一份精致佳肴。
有时甚至连身体的其余部分都会涂上色彩:脚底和手掌涂上红色,乳头涂上金粉。当然,这些人显然负担得起昂贵的化妆品。
最后,这仪式最令人吃惊的步骤在于画痣。早在罗马时期,女性便依照精确的规则在脸上画上假痣:不同位置(嘴角、脸颊等)的痣则传达不同意涵。
作者: [意大利]阿尔贝托·安杰拉(Alberto Angela)
译者: 廖素珊
定价: 68
ISBN 978-7-5201-3569-6
装帧: 精装
品牌: 思想会(Mind Talk)
作者简介
阿尔贝托·安杰拉(Alberto Angela)是意大利的古生物学家、作家和记者,也是当今意大利最著名的科普工作者。同时,他还担任最受欢迎的两个电视节目《超级夸克》和《尤利西斯》的主持人。他一直从事考古的现场发掘和研究活动,并撰写了多部关于古罗马的历史著作,也曾与父亲共同撰写《成长生命的非凡故事》《鲨鱼》和《宇宙之旅》等科普书籍。
内容简介
从公元115年的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早晨开始,阿尔贝托·安吉拉(Alberto Angela)引领读者在古罗马城进行一次非凡的探险之旅。此时罗马帝国正处于权力的顶峰。帝都罗马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大都会。从富丽的多穆斯到拥挤的公寓大楼,从嘈杂的罗马集市到宏伟的帝都浴场,巴西利卡中的唇枪舌剑,斗兽场里殊死拼杀,罗马人的酒会、游戏、习俗、禁忌,甚至隐秘性事,等等,均呈现在作者笔下。讲述古罗马历史的书籍浩如烟海,但很少有一本书能够使读者如此接近帝国首都的日常生活。作者凭借天才的讲故事能力,并基于丰富的考古发现,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媒体评论
阿尔贝托·安杰拉使一个重要且复杂的主题变得迷人又易于理解。读者置身帝国首都,做一日漫游。古罗马城居民的亲密关系、日常生活和奇闻轶事尽在掌握。这本书仿佛一个三维布景,读者悠游其中,深入探访居民家庭、罗马集市、露天学校,澡堂甚至是公共厕所。
—《新闻报》(Il Giornale)
本书着墨于古罗马人奇特的生活习惯,并辅以大量细节描写。从饮食品味到室内设计,从公寓大楼内的居住生活到奴隶市场中令人震惊的交易。
—《晚邮报》(Il Corriere della Sera)
在这幅严谨的古罗马肖像画中,作者赋予历史以生动气息,并使大人物隐退,普通人登场,罗马城居民的日常习惯和精神活力得到展现,这也是帝国的雄伟和力量之所在。
—《市场杂志》(Agora Magazine)
读此书如穿越时空,由向导引领,在公元115年的罗马城做一日畅游。
—EmmabBooks
网址:古罗马的日常生活:两千年前的美容秘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20092
相关内容
古希腊千年前的“日常”美学呼唤古罗马的日常生活 短评
俄罗斯人皮肤为什么那么白?留学生揭秘俄罗斯美容秘诀「环俄留学」
古罗马人日常生活图鉴
日常生活美容小秘诀的介绍
生日币看你的“古罗马神职”
【日常生活美容小秘诀的介绍】
生活中的美容秘诀
古罗马公共卫生设施
日常生活不可少的养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