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211 道试题
1 . 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栽培技术,其方法是把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和矿质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并用这种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无土栽培技术是在无土的基质中培养植物,使植物摆脱了对
的依赖,无土栽培的植物是通过
_______(填器官名称)从培养液中吸收无机盐。
(2)无土栽培时,往往要往营养液中通入空气,这一措施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根的
作用,有利于根对无机盐的吸收。这一生理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根细胞的
_______中。
(3)如果植物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萎蔫现象,其原因很可能是营养液浓度
(填“大于”或“小于”)细胞液浓度。
(4)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各类无机盐的种类和比例应该
(填“相同”或“不同”)。
昨日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图中甲装置的瓶内装有正在萌发的大豆种子,乙装置透明玻璃箱内放入一盆在黑暗环境中培养一昼夜的大豆苗,与甲装置进行连接(阀门关闭),放置在阳光下。据图回答:
(1)萌发的大豆种子进行
__________作用,会消耗甲瓶中的氧气,释放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大豆苗的光合作用会
(填“增强”或“减弱”)。光照5个小时后,取下一片大豆叶,脱色后滴加碘液,叶片变
__________,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__________。
(3)利用呼吸作用原理储存大豆种子,你的建议是
。
7日内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近年来菏泽市新建了许多草莓采摘园,到大棚里采摘草莓,既给人们提供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又能体验到采摘的乐趣。如图一表示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图二表示密闭大棚内一天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图三中a、b、c表示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中的B点时,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______(用图三中的字母答)。
(2)在一天中草莓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的时候是图二中的
点(填字母)。为使大棚内的草莓增产据图一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
(3)图三中的a过程能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量,其主要是在细胞中的
内进行,b过程促进了植物对
______的吸收。
(4)图四是某同学探究种子呼吸作用产物的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
。
7日内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番茄果实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番茄红素,营养价值高。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劳动实践园地开展了栽培番茄的实践活动,活动任务如下:
(1)番茄苗移栽时同学们选择在阴天傍晚进行移栽,目的是降低番茄的
作用,提高移栽成活率。
(2)随着番茄幼苗的生长,小组同学发现植株叶片发黄,经查阅资料后推测可能是由缺氮引起。同学们决定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实验中对番茄植株进行无土栽培,其中一组采用含氮的营养液,另一组采用等量
营养液进行培养,其他条件均保持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观察叶片是否变黄。
(3)夏季番茄收获后,在储存番茄时可适当降低温度,延长保鲜时间。其原理是抑制
。
(4)温室大棚可以满足冬季栽培番茄幼苗,收获反季节番茄。从有利于番茄生长的角度考虑,在设计并建造温室大棚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出1条即可)。
7日内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如图所示,图甲中A、B、C分别表示某大豆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是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E为细胞内相关结构,图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图乙中 E代表的细胞结构为
_____,此时它对应的是图丙中的
_____(填“Ⅰ”或“Ⅱ”)曲线。
(2)通过图甲可知B和C 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
_____。
(3)大豆在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是图丙中的
点。
7日内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联考生物试题
6 . 近年来许多草莓采摘园进入旅游和消费领域,既给人们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又能使人们体验到采摘的乐趣。
(1)草莓采摘园的工作人员制作了草莓叶的临时切片,观察到的叶片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中的
________(填字母)是无色透明的,利于光线进入叶片内部,其上还分布有许多
_______,该结构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B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这是因为此处细胞中含有大量的
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
(2)工作人员还研究了不同强度光照处理对草莓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乙所示。
①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可以反映
作用的强度。通过比较图乙中的曲线可以发现,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草莓植株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整体下降,同时比较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的峰值,不仅数值不同,且峰值出现的
________和次数也不同。
②该工作人员的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应增设
的对照组,然后通过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果,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草莓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工作人员会适当降低草莓大棚内夜间的温度,此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草莓的产量,主要原因是该操作能抑制草莓的
________作用,减少
________的消耗。除了温度,还有哪些因素影响草莓该生理活动
________(只需要作答某一因素)。
7日内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垄沟种植是指在农田中挖沟起垄,并在垄上种植农作物的耕种方式,如图一所示。研究结果表明,垄沟种植马铃薯能有效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产30%左右。垄沟种植为什么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呢?结合图二进行分析(图中A、B、C表示植物体的三大生理活动)。
(1)垄和沟都是直的,有利于通风,可以为C
________作用提供充足的
________。
(2)垄高而沟低,便于排出田里多余的水,如果田里水分太多,会影响马铃薯根细胞的
作用,从而不能为根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该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细胞的中
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
(3)顺沟浇水,垄上作物的根会因向水生长而更加发达,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根吸收的大量水分,在
______(填图二字母)作用的拉力下运输到叶,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4)我们所食用的马铃薯,其主要营养成分为淀粉,请据图二阐述马铃薯中的淀粉是如何形成并获得的?
。
(5)综上可见,垄沟种植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请再写出两条农业生产中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措施:
。
7日内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小西爱吃草莓,今年决定在自家阳台栽种草莓,并进行了以下项目式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项目一】观察并记录草莓的生长。
【项目二】草莓的生长发育需要含氮的无机盐。小西查阅资料发现,不同氮肥施加量对大棚中草莓品质的影响不同,结果如上图三所示。
【项目三】探究草莓的储存条件。小西将刚采摘不久的草莓包裹保鲜膜置于冰箱内冷藏,过两天后发现草莓很新鲜且重量损失小。被遗漏在室外没有包裹保鲜膜的几颗草莓出现萎蔫,品质明显下降。为了分析其原因,小西做了以下研究:将刚采摘的草莓分别放在4 、5 、25 的环境中,测定了呼吸速率及失重率,结果如上图四和图五所示。
(1)草莓花中含有多个雌蕊,花粉落到雌蕊的[ ]
上完成传粉。
(2)草莓可食用的整个红色部分叫作假果(如图二)是由花托发育而成的。草莓上的小点才是草莓的果实,它是由图一中的[ ]
发育而成的。
(3)由图三结果可知,在实验条件下,氮肥施加量为
千克/公顷时,草莓的品质最好。
(4)草莓的重量损失程度是评价草莓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草莓采摘后的贮存过程中,草莓细胞依然保持活性,通过
作用不断分解有机物,使营养物质损失,品质下降。
(5)图四和图五的实验结果说明,草莓在4 条件下贮存,更有利于保持其品质,判断依据是
。
2025/03/04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追梦之旅·大先生】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初中生物同步训练-第三单元 第二章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章末复习)
9 . 为了帮助青少年感受乡村振兴的巨大变化,某校组织学生开展“农耕研学”实践活动。请你对实践活动内容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农耕研学”实践活动记录表
(1)育秧时通常先将水稻种子用30℃~32℃的温水浸泡一段时间进行催芽,这是为种子的萌发提供
和水分两个条件。水稻种子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______。
(2)研学小组插秧时要注意
______,目的是提高水稻的光能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完成插秧后要及时对田间进行补水,水稻可通过根尖
______(填结构名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
______(填“导管”或“筛管”)将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水稻的各个部分。
(3)研学小组对水稻叶和茎的组织切片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叶横切面示意图中,②
_______是水稻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的主要部位,图中的结构④
________是气体交换和水散失的门户,此结构是水稻光合作用产物
________进入大气的通道。
(4)水稻从开花到结出果实,要经历传粉和
______两个过程。收割之后,堆放的稻谷会发热,这是因为稻谷进行
______释放了热量,因此稻谷需晒干保存。
2025/03/03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玉米是世界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研究表明,宽窄行种植模式(图一左)比等行距种植模式(图一右)可使玉米增产20%到30%。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二(A、B代表细胞结构,C、D代表玉米细胞内的生理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与等行距种植相比,宽窄行种植减少了玉米叶片间的相互遮挡,提高了玉米对
__________的利用率。
(2)宽窄行种植充分发挥了“边行优势”,每一行都是边行。利于田间空气流通,可为玉米的[
]提供充足的
__________,写出该生命活动的反应式
__________。
(3)宽窄行种植的空气流动速度快,玉米行间夜晚降温快,从而减弱玉米的[ ]
,且使昼夜温差
__________,有利于有机物积累。
(4)水、肥在窄行精准供给、玉米的根系充分吸收
,在
__________的拉力下运输到茎、叶等器官,不仅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还使植株生长健壮,有效减少倒伏问题。
(5)玉米采收后,可将其挂于通风向阳的屋檐下晾晒储存,防止玉米发霉、发芽,上述储粮方法还蕴含着怎样的生物学原理?
。
2025/03/03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