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良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4-11-15 10:57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探讨伦理学中的几个论题。读过几本书的人知道,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其中有些,我有自己的体会、思考,尝试用当代中国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这些道理重新讲述;有些,前人好像讲得不太对不太好,我尝试讲得更好些。也许没做到——我一直对自己期望不高,更希望的倒是有几个读者能与作者一样,感到诚实的思考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在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没谁一开始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周边环境并预见环境的变化。我们一开始不可能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在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

(展开全部)

本书探讨伦理学中的几个论题。读过几本书的人知道,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其中有些,我有自己的体会、思考,尝试用当代中国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这些道理重新讲述;有些,前人好像讲得不太对不太好,我尝试讲得更好些。也许没做到——我一直对自己期望不高,更希望的倒是有几个读者能与作者一样,感到诚实的思考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在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没谁一开始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周边环境并预见环境的变化。我们一开始不可能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在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逐渐清晰地显现。我们大概可以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歌德说他的浮士德是一系列越来越纯粹或纯洁(rein)的努力。我把这个“纯粹”或“纯洁”理解为:自身通透。我以为,这种自身通透是phronesis最核心的含义——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浑然一体地洞明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能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

何为良好生活的创作者  · · · · · ·

陈嘉映

作者简介  · · · · · ·

陈嘉映,1952年生,曾先后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著有《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从感觉开始》《无法还原的象》《哲学•科学•常识》《说理》《价值的理由》《简明语言哲学》等;译有《存在与时间》、《哲学研究》《感觉与可感物》等。

目录  · · · · · ·

序言
第一章 伦理与伦理学
§1 伦理学这个名称
§2 伦理与道德
§3 伦理学与语言
§4 人该怎样生活:我该怎样生活与人该怎样生活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但在一个污浊的社会,谁能够靠品格而不靠钻营取巧有所成就?古人说:有其人,亡其世,虽贤弗行矣。我们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吗?我不敢引用狄更斯的那句名言,说什么我们的时代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我只敢说,不管好坏,你生存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你要是有心好好生活下去,就得在这个社会现实力建设你自己的良好生活——毫无疑问,这种建设包括批判与改造。不过,我们仍应留意,不要让批判流于抱怨,尤不要因习于抱怨而放松自己、放纵自己。说到底,并没有谁应许过送给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是有人应许过而你年幼无知相信了,你长这么大了还继续相信就是你自己的不是了。 (查看原文)

夏天 6 回复 42赞

2017-07-15 14:10:19 —— 引自第211页 少年时期,人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们向典范学习,以求能够学得像典范那样。成年之后,人的主要任务是做事,主导我们怎样做的是手头在做的事情,典范只是参照。尽管我还想成就更高的自我,尽管这是个可嘉的愿望,但我大致就是这个样子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我愿成为什么,而是就我的所是来做事情。性有品,分成三六九等。与其强努着去做那些自己的天性够不到的事情,不如依你所成之性,解决面对的问题。实际上,成年以后,我们进一步的成长几乎只能以做事的方式实现。 (查看原文)

陈灼 5 回复 20赞

2020-07-13 19:10:16 —— 引自章节:§10 向善与虚伪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陈嘉映著作集(共7册), 这套丛书还有 《走出唯一真理观》《价值的理由》《说理》《无法还原的象》《旅行人信札》 等 。

喜欢读"何为良好生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12.99元

22.99元

33.80元

31.79元

51.00元

喜欢读"何为良好生活"的人也喜欢  · · · · · ·

29 有用 tranquilsep 2016-06-15 22:41:39

直到读到最后一章时,才体会到书名的含义,这是一本问题之书。何为良好生活,作者将主旨问题写于封面,然后在书中探讨了它在各种可能的context下的变奏。合上书的最后一页之时,没有答案(也不可能给出答案)。如果说打开本书时只怀有封面的那一个宏大问题,那么合上书之时,大约是被无数细小的问题所环绕着。因此,我肯定这本书的意义,只有解决对无数的日常选择的思考和决定,才能解决作为整体的生活。

45 有用 金剛怒目 2015-12-15 22:01:05

本来就对陈嘉映印象颇好,但没怎么认真读过,想不到是真么的好,精微朗畅,具体切几,用大白话讲来,背后却是对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亲切的体味。这才是读哲学想哲学的意义吧:让自己更清明。党国研治哲学诸公,或许要推他为第一人了。

209 有用 danyboy 2016-01-31 11:04:17

八个字可以概括此书:循循善诱、谆谆教诲。1、全书可以看做是一种伦理学基本原理的“注疏”,但书名有一个隐含的大前提:(在当代中国)何谓良好生活?这一前提很重要,因为中国的环境实在太考验个体的道德行为了。2、这才是货真价实的“理学”或“心学”,有些专研朱子和阳明的学院派,著作又多又厚,却既不能切入现实,也与学术无补。3、我这次读的并不细致,而且常常被某一篇章或某一段落的精彩分析所吸引,并没有得到全局性... 八个字可以概括此书:循循善诱、谆谆教诲。1、全书可以看做是一种伦理学基本原理的“注疏”,但书名有一个隐含的大前提:(在当代中国)何谓良好生活?这一前提很重要,因为中国的环境实在太考验个体的道德行为了。2、这才是货真价实的“理学”或“心学”,有些专研朱子和阳明的学院派,著作又多又厚,却既不能切入现实,也与学术无补。3、我这次读的并不细致,而且常常被某一篇章或某一段落的精彩分析所吸引,并没有得到全局性的领悟,掩卷沉思,反而有些无措。不过,这恰恰是心安理得的生活状态被打破的状态,或许正是良好生活的良好开端吧。 (展开)

17 有用 魏小河 2017-04-08 00:17:54

在这个意义流失的时代,如何自处,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人生的意义,非常重要。《何为良好生活》讨论了伦理学的好几个问题,每一章都非常好读,语言流畅清明,思维跟随者问题一步步向深处去,会感到一种穷理的快乐。读完此书,关于人生的思考会清晰很多。

0 有用 榆杉子 2024-11-01 09:59:04 英国

中国版伯林(笑)。我突然想到这种自由派相对主义的立场已然是从80年代来拿西方某一概念/标尺(通常也是曲解)泰山压顶式的普遍主义姿态后撤很多了,比如作者说不应追求什么“大写的人”———然而既引伊格尔顿的爵士比喻却忌讳提原文用以描述的康米主义一词也令人失望。本书文风很好读,也时有洞见,但是否过于轻佻了,我还是觉得伦理的讨论应更严肃严谨———该去读Bernard Williams了

> 更多短评 3166 条

我要写书评

何为良好生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4 条 )

八月 2017-04-25 22:42:04

何为良好生活?

成功被安利陈嘉映的《何为良好生活》,直到逛万圣时看到此书,才顺手买下。因为有标记书籍的购买时间和地点的习惯,在这买更有意义。对我来说,能逛书店,能看书就是良好生活啊。 书中从对伦理和伦理学的辨名开始,剖析内涵外延,后面对各种观点逐一展开评述。与之前上学时候啃...  (展开)

百斤大老鼠 2017-03-03 21:58:49

思路和内容提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的日常伦理生活是联系于母语得到经验的,我们知道某个人的慷慨大度,而不是知道他的magnanimousness,知道某个人的善意或优秀而不是知道他的goodness。伦理学作为对伦理生活的反思,它本就应该使用母语的词汇。然而,现代汉语的论理词多是从西方移植而来,这就引起了许多问...  (展开)

无终 2016-06-01 22:40:40

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每个人在成长中的某一天,大概都会开始考虑存在的意义,考虑生活的方向。穿过岁月的羊肠小道,面对逐渐开阔的世界的时候,难免会有惶恐不安。而时代在发展,传统在脱节,理性化的时代里,纵然穿梭着满天的人生大道理,熬着四处飘香的鸡汤,或许都无法掩盖很多人内心里那一丝丝...  (展开)

Clumsy Girl 2016-10-30 00:40:35

私人理解:寻找自己

看完书已经很久,在把书收起来之前,还是应该写几句。 有两句话,我感觉特别深。 “人性中有很多比自私自利严重得多的缺陷,比如人的贪婪、阴险,比如专制者的残暴”(p.51) “但也只有在偶然、不公和悖谬的世界里,才谈得上品性。如果一份品性定可换来这个世界的一份福报...  (展开)

亿万光年之外 2020-04-24 17:22:20

良好生活有三千,我愿努力添一瓢

转战异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行李太多,加之料想看书时间不会很充裕,于是只带了一本书,便是陈老师的这本《何为良好生活 行之于途而应于心》;后来在南京时是真的一页未看,原封不动又带回家,实在有愧;好在这次回家后倒是一口气读完,既是为减轻一些愧疚之心,更是因为陈老师...  (展开)

完颜白菜 2018-10-07 22:03:58

思想穿透力甩很多学术著作一点五条街了

语言风格动人,既有概念分析带来的精确性,又不失汉语鲜活轻灵的节奏感。干净利落的表达比比皆是,有些句子让人爽到流连忘返。 “何为良好生活”,翻译成流行的句式,近似于“生活的意义是啥”。现代分析哲学其实很多时候都在抵制这种大问题,认为它大而不当,容易沦为民哲鸡汤...  (展开)

AWESOME 2020-06-18 16:25:09

伦理学入门者的几点启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辨名析理的有我之知——什么是伦理学 但凡有灵性的人,在依照本能的吃喝玩乐之外,总会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产生疑惑,无论这种疑惑程度几何。有了对无法理解之事物的疑惑,继而就会加以深入一步的思考——对于人类思想之外的物理世界的思考派生出各种实际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学...  (展开)

芝麻 2019-10-16 10:16:12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个人觉得“行之于途”是指人生道路上实践的意义,“应于心”是指行为做事出于向善之心才能得到快乐和救赎。 1、“近代社会的很多因素促成传统的瓦解一一泛商业化,科层官僚体制带来的行政统治,科学技术的发展,反权威与激进革命......”,...  (展开)

80℃ 2018-07-19 11:01:31

在实践中建设良好生活

在这本书里,陈嘉映提出了许多对当今社会的批判。经济学帝国主义将一切都视为利益与交易,忽略了人的个性。人的德性和效用被分离了,德性对行业的内向效用不再被重视,导致许多行业中一味追求外向效用的不良现象。分工的细化使人不再了解自己劳动的意义,只能依凭“我的工作对...  (展开)

> 更多书评 154篇

网址:何为良好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2074

相关内容

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何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哪些呢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
幼儿园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良好生活操作指南
如何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