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指南→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有啥区别和要求?

发布时间:2025-03-13 14:16

遵守防疫隔离措施,如居家观察、自我健康监测等。 #生活知识# #安全常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

​​防疫指南

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的优化政策中,集中隔离的比例相对居家健康监测明显减少,居家健康监测比例相对增加。当前,国内疫情呈点多、面广、频发态势,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这两项措施是为了降低疫情传播扩散风险而对风险人群提出的管理要求。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和居家健康监测,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

●管理对象:包括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5天集中隔离后、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等。

●场所要求:

1、最好单独居住。如与家人同住,应单人单间,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日常生活、用餐尽量限制在隔离房间内。

2、与家庭成员近距离接触时,必须规范佩戴口罩。

3、每天早、晚各测一次体温。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疑症状应及时报告社区管理人员。

4、配合工作人员上门核酸采样。

5、居家隔离人员和共同居住者在居家隔离期间不得外出,因就医等外出需专人专车、做好个人防护。

6、保持居室勤开窗通风,做好家居日常清洁及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消毒。

7、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

居家隔离期间需做好以下几点:

1.健康监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应当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主动报告至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医学观察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社区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辖区疾控机构报告。

2.禁止外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不得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经所在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

3.个人防护。非单独居住者,其日常生活、用餐尽量限制在隔离房间内,其他人员尽量不进入隔离房间。隔离房间内活动可不戴口罩,离开隔离房间时要戴口罩。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必须接触时保持 1 米以上距离,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如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为哺乳期母亲,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4.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需根据相关防控要求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核酸检测。

居家隔离的卫生防疫要求:

1.保持家居通风,每天尽量开门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和消毒。
      3.饭前便后、戴口罩前后,均应当洗手或手消毒。擦手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
      4.讲究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如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5.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餐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 250mg/L~500mg/L含氯消毒液溶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6.台面、门把手、手机、开关、热水壶、洗手盆、坐便器等日常可能接触使用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 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后用清水洗净或擦干,每天至少一次。每天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

​7.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清洗时,要单独放置,用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或采用煮沸15 分钟消毒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8.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每次用完厕所应当消毒一次;若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使用单独卫生间,厕所可每天消毒一次。便池及周边可用 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厕所门把手、水龙头等手经常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为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 30 分钟后清水擦净。

      9.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 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天清理,清理前用含有效氯 500mg/L~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或 75%酒精喷洒消毒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口袋,再和家里其他垃圾一起丢弃。
      10.污染物品随时消毒,消毒时用有效氯为 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大量污染物,应当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干毛巾)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剂浇在吸水材料上消毒,作用 30分钟以上,小心清除干净。再用 500mg/L~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拖)被污染表面及其周围2米。处理污染物应当带手套与口罩,处理完毕后应沐浴更衣。
      11.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且无任何异常症状者,经社区核实,并收到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解除通知单,可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居家健康监测指南

●管理对象:针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等。

●场所要求:

1.选择居住在通风较好的房间,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

2.每天早、晚各测一次体温。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根据防控要求配合完成核酸检测。

4.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须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5.保持居室勤开窗通风,做好家居日常清洁和消毒。

6.尽量避免与家人近距离接触,提倡分餐制。

居家健康监测期间需做好以下三点:

1.健康监测。实行居家健康监测人员每日早晚各测量一次体温,做好症状监测,并向社区(村)如实报告。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告知社区工作人员,并配合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就诊时如实告知医务人员流行病学史。

2.外出限制。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N95/KN95 颗粒物防护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核酸检测。居家健康监测人员需根据防控要求配合完成核酸检测。

居家健康监测的卫生防疫要求:

1.选择在通风较好的房间居住,尽量保持相对独立,每天开门窗通风。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2.做好居家环境卫生清洁,对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定期通风和消毒;对门把手、手机、开关等日常高频接触物品表面定期消毒。

3.做好手卫生,讲究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如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4.尽量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用餐时提倡分餐制。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居家隔离期间不能外出(家庭成员也不能外出)居家健康监测期间非必要不外出(家庭成员可以外出)
具体安排还是要按所在社区、街道等相关防疫标准落实。

再次提醒:

疫情仍反复,防疫勿放松,

齐心抗疫,人人给力!

网址:防疫指南→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有啥区别和要求?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22263

相关内容

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有啥区别?
答疑!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到底有啥区别和要求?
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 有啥区别?看完就懂 ↓↓↓
政策详解!集中、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啥区别?
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自我健康监测有什么要求?
【防疫科普】健康管理措施(一)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自我健康监测有何不同?
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中疾控解答
2022在荆州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有什么区别?
最新!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监测指南来了!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和居家健康监测有何区别?答案来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