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提醒:65岁后,老人吃饭应该尽量做到这3点
定时定量吃饭,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 #生活知识# #饮食技巧# #减肥餐单#
在养生常识中,“吃饭八分饱”一直被视为保持健康的重要原则之一,意在提醒人们避免过量进食,减轻肠胃负担,维持身体健康。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65岁后的老年阶段,身体的生理机能和营养需求会发生显著变化。针对这一特定人群,周田明教授在一次关于老年健康的讲座中提出了新的见解,指出“吃饭八分饱”这一原则可能需要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那么,65岁后的老人在饮食上究竟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医生提醒老年人应尽量做到的三个关键点。
1. 注重营养均衡,适量增加蛋白质摄入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逐渐降低,对能量的需求相对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忽视营养的全面性。相反,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老年人更需要注重营养均衡,确保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关键营养素。蛋白质是维持肌肉质量、增强免疫力的基础,老年人因活动量减少,肌肉流失速度加快,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禽、蛋、奶及豆制品)尤为重要。同时,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预防便秘,也是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
2. 细嚼慢咽,享受食物原味
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逐渐减弱,细嚼慢咽不仅有助于食物的充分咀嚼和消化,还能让大脑有足够的时间接收到饱腹感的信号,避免过量进食。此外,随着味蕾数量的减少,老年人可能对味道的敏感度降低,容易偏好重口味的食物。然而,过多的盐、糖和油脂不仅增加慢性病风险,还可能掩盖食物本身的美味。因此,医生建议老年人尝试使用香草、柠檬汁等天然调料来提味,享受食物的原汁原味,同时控制盐糖摄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3. 定时定量,小餐多餐
老年人的胃口和消化能力可能不如年轻时,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避免饥饿或过饱带来的不适。同时,采用小餐多餐的方式,即每天分多次少量进食,既能保证营养的持续供给,又能减轻肠胃负担,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效率。早餐要丰富,午餐要适量,晚餐宜轻,中间可适当加餐,如一份水果、一把坚果或一杯低脂牛奶,都是不错的选择。
结语
综上所述,“吃饭八分饱”虽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健康原则,但对于65岁后的老年人而言,更需要结合个人实际情况,注重营养的全面均衡、细嚼慢咽享受食物、以及定时定量小餐多餐的饮食方式。这些调整不仅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预防因饮食不当引发的健康问题。记住,健康饮食是长寿的基石,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为家中的长辈提供更加贴心、科学的饮食建议吧!
编辑
网址:‘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提醒:65岁后,老人吃饭应该尽量做到这3点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24473
相关内容
“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提醒:65岁后老人吃饭要尽量做到这3点这样吃饭还能延缓衰老?吃饭牢记做到这“5点”,让你年轻十岁!
老人吃饭要注意:早饭晚吃,晚饭早吃
65岁以上老人饮食吃什么好?
老年人最好吃两顿饭
老人如何饮食 健康吃饭注意7要点
老人吃饭的讲究有哪些
老人应该多吃什么,老年人吃什么零食好,长寿老人饮食5大共同特点
老年人三餐怎么吃 老年人这么吃能少生病
老人家晚饭怎么吃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