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百年记忆的浦东老厂区,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地标

发布时间:2025-03-16 16:33

节日庆典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重要时刻。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文化生活# #节日庆典#

在浦东新区三林镇,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新象限·杨思”园区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时代发展、产业变迁,老纱厂早已轰鸣不再,无线电机厂也成为旧时记忆,而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园区依然屹立于杨思港畔,成为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在海派文化赋能下,承载了百年记忆的老厂区将努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地标。

目前,园区首批入驻商户已启动试运营,预计今年年底“新象限·杨思”将正式对公众开放。

图片

新象限·杨思创意园区入口门头

“新象限·杨思”创意园区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1920年,穆氏兄弟与火机大王陈子馨等人合资,在杨思镇南街191号始办恒大纱厂;抗战后,经营权转入荣氏家族,后亦属杜月笙名下;1960年,上海分马力电机厂与转产的恒大纱厂合并,组成上海微型电机厂;1992年,上海金陵无线电厂改制为上海金陵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当年中国首批扩大股份制试点的上市公司。

如今,在上海市与浦东新区发展规划指引下,作为上海仪电旗下的不动产载体,在华鑫置业城市微更新实践中,这片区域正聚焦数字产业、文化体育等核心功能,探索城市更新的多元范式,打造兼具文化风貌和年轻活力的目的地。

建筑风格上,项目将工业遗存与现代时尚相结合,保留百年建筑的厚重质感的同时也展现了创意空间的灵动与活力。园区业态也包罗万象,创意办公、生活服务、体育运动、潮玩市集、文化艺术等五大业态融合。通过吸引原创设计师体验店、艺术馆等文化艺术机构入驻,以及打造亲子活动空间和生活休闲区域,进一步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园区最东处还有一座造于1921年,距今已超过100年的老建筑水塔。经改造后的水塔极具有工业厂区特色及景观价值,改造设计对水塔进行了结构加固,另采用独立钢结构体系增设一部旋转钢楼梯及环形观景平台,形成特色工业景观,让工业遗存可阅读。时光水塔、柳韵水岸、杏林梢声三个精心留存的景观节点穿插园区各处,既保留了场地的历史记忆,又为整个空间增添了独特的诗意与自然韵味。

图片

超百年历史的“时光水塔”

据悉,园区内首批商户在春节前已率先试营业,已可以初步满足个性化与健康生活需求。“我们园区在持续招商运营,今年二、三季度将有运动、市集、文化等多元业态陆续入驻开业,数字经济等办公企业也在对接中。我们期待这里成为有品质、有活力、有底蕴的复合型生态园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并服务15分钟社区生活圈。”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新象限·杨思”园区将继续深耕、深化海派文化内涵,计划与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机构、艺术院校展开深度合作,开展更多高水平的文化交流活动。同时,园区将进一步拓展产业边界,吸引更多与文化创意、时尚设计、艺术教育等相关的企业和机构入驻。通过一系列举措,为浦东新区的转型升级和上海的文化繁荣与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承载百年记忆的浦东老厂区,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地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27265

相关内容

工业老厂房成为文化新地标
老旧厂房改造成为“新地标”:创新生活场景 留住城市记忆
工业遗产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庆有着许多满载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的工业遗产——重塑工业遗产 留住“工业乡愁”
深圳宝龙书院怀旧展:老物件唤醒集体记忆与文化传承
聚焦衣食住行,重温“春天的故事”!“纯真年代——老上海生活百物展”亮相浦东历史博物馆
一个老厂房浴室的变迁 —— 唤醒一代人的记忆
上海这个小区里开了座“旧物博物馆”,这些东西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
成都柏合街道:传承“五绝”文化 留住乡愁记忆
科技将过去与未来相连。
重构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