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应急常识
1、火灾事故应急要点
应急要点:
●拨打119时,必须准确报出失火方位。如果不知道失火地点名称,应尽可能说清楚周围明显的标志,如建筑物等。
●尽量讲清楚起火部位、着火物资、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困等情况,同时应派人在主要路口等待消防车。
●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应设法扑灭初起火灾,以免火势扩大蔓延。扑救时需注意自身安全。
2、医疗急救应急要点
需要急救服务时,可拨打120急救求助电话。
应急要点:
●拨通电话后,应说清楚病人所在方位、年龄、性别和病情。如不知道确切的地址,应说明大致方位,如在哪条大街、哪个方向等。
●尽可能说明病人典型的发病表现,如胸痛、意识不清、呕血、呕吐不止、呼吸困难等。
●尽可能说明病人患病或受伤的时间。如意外伤害,要说明伤害的性质,如触电、爆炸、塌方、溺水、火灾、中毒、交通事故等,并报告受害人受伤的部位和情况。
●尽可能说明您的特殊需要,了解清楚救护车到达的大致时间,准备接车。
3、交通事故应急要点
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纠纷,可拨打122或110报警电话。
应急要点:
●拨打122或110时,必须准确报出事故发生的地点及人员、车辆伤损情况。
●双方认为可以自行解决的事故,应把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协商处理;其他事故,需变动现场的,必须标明事故现场位置,把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交通警察处理。
●遇到交通事故逃逸车辆,应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号,如未看清肇事车辆车牌号,应记下肇事车辆车型、颜色等主要特征。
●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求助电话,同时不要破坏现场和随意移动伤员。
4、触电事故应急要点
应急要点:
●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关闭开关、切断电源。若无法及时断开电源,可用干木棒、皮带、橡胶制品等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的带电物品。
●立即拨打报警、急救电话。
●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检查触电者口腔,清理口腔黏液,如有假牙,则应取下。
●立即就地抢救。如呼吸停止,应采用人工呼吸法抢救;如心脏停止跳动,应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法抢救。
●如有电烧伤的伤口,包扎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5、猝死应急要点
猝死是指人在正常工作、生活或运动时,自然发生、出乎意料地突然死亡。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
应急要点:
●立即就地将病人平放在硬板或地上,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施救者用食指及中指指尖触及病人喉部气管正中部位,对男病人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施救病人喉部气管正中方向滑移2至3厘米,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部动脉,检查有无搏动。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秒钟。不要用力过大,不要同时触摸两侧,不要压迫气管。
●紧急服用急救药物。心绞痛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服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
6、溺水应急要点
应急要点:
●发现溺水者后应尽快将其救出水面,但施救者如不懂得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可轻易下水,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救生圈等救人。
●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开其口腔,清除其口腔和鼻腔异物,如淤泥、杂草等,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
●倒出腹腔内吸入物,但要注意不可一味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倒水方法:将溺水者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朝下,按压其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
●当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必要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法。
7、地震应急要点
应急要点:
●住在平房的居民遇到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头顶保护物跑到屋外;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不要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抱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等地方躲避。
●正在市内活动时,应注意保护头部,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电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
●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朝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参加震后搜救时,应注意搜寻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和敲击器物的声音;不可使用利器刨挖,以免伤人;找到被埋压者时,要及时清除其口鼻内的尘土,使其呼吸畅通;已发现幸存者但解救困难时,首先应输送新鲜空气、水和食物,然后再想其他办法救援。
8、雷电应急要点
雷雨天气常常会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如果放电击中人员、建筑物或各种设备,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应急要点:
●注意关闭门窗,室内人员应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
●在室外时,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时,应尽量寻找低洼之处(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体的高度。
●远离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
●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
●如多人共处室外,相互之间不要挤靠,以防被雷击中后电流互相传导。
9、食物中毒应急要点
食物中毒是指人摄入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疾病,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应急要点:
●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或者误食化学品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喝大量洁净水以稀释毒素,用筷子或手指伸向喉咙深处刺激咽后壁、舌根进行催吐,并及时就医。
●了解与病人一同进餐的人有无异常,并告知医生。
●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10、家庭失火应急要点
家庭火灾一般是由于人们疏忽大意造成的,常常事发突然,令人防不胜防,后果严重。
应急要点:
●炒菜油锅着火时,应迅速盖上锅盖灭火。如没有锅盖,可将切好的蔬菜倒入锅内灭火。切忌用水浇,以防燃着的油溅出来,引燃厨房中的其他可燃物。
●电器起火时,先切断电源,再用湿棉被或湿衣服将火压灭。电视机起火,灭火时要特别注意从侧面靠近电视机,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
●逃生时不要留恋室内财物,如已脱离室内火场,千万不要为财物而返回室内。
●逃生时要尽量放低身体,最好是沿墙角蹲式前进,并用湿毛巾或湿手帕等捂住口鼻,背向烟火方向迅速离开。
11、高楼失火应急要点
高层建筑楼道狭窄、楼层高,发生火灾不容易逃生、救援困难,且常因人员拥挤阻塞通道,造成互相践踏的惨剧。
应急要点:
●及时报警,及时扑救,可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扑灭初起火源。
●离开房间后一定要随手紧关房门,使火焰、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
●逃生时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要盲目跳楼。楼层不高的,可用绳子或床单、窗帘等撕成条状,连结起来,紧栓在门窗栏上,顺势滑下。或者利用竹竿、室外的落水管等逃生。还可利用阳台或晒台,用木板、竹竿等搭在邻居家的阳台、晒台上,爬过去逃生。
●当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可靠近窗户和阳台呼救,同时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门缝,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侵入,等待救援。
12、电梯事故应急要点
电梯是高层建筑中重要的运载工具,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发生乘客被困、坠落等危险事故。
应急要点:
●电梯速度不正常时,应两腿微微弯曲,上身向前倾斜,以应对可能受到的冲击。
●电梯突然停运时,不要轻易扒门爬出,以防电梯突然开动。
●被困电梯内时,应保持镇静,立即用电梯内警铃、对讲机或电话与有关人员联系,等待外部救援。如果报警无效,可以大声呼叫或间歇性地拍打电梯门。
●如电梯运行途中发生火灾,应使电梯在就近楼层停靠,并迅速从楼梯逃生。
13、燃气中毒应急要点
在密闭的居室里使用煤炉取暖、做饭,使用燃气热水器长时间洗澡而又通风不畅时,容易发生燃气中毒事故。
应急要点:
●发现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切断气源,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但动作应轻缓,避免金属猛烈碰撞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爆炸。燃气泄漏时,千万不要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设备,不要打开抽油烟机或排风扇排风,不要在充满燃气的房间内拨打电话,以免产生火花,引发爆炸。不要在室内停留,以防窒息、中毒。液化气罐着火时,应迅速用浸湿的毛巾、被褥、衣物扑压,并立即关闭液化气罐阀门。
●立即使病人脱离中毒环境,开窗通风并注意为病人保暖。
●病人需安静休息,尽量减少心、肺负担和耗氧量。要让有自主呼吸能力的病人充分吸入氧气。
●对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法,并拨打120电话呼救。
14、公共场所险情应急要点
人员稠密的公众场所,如灯会、公园、商场、体育场馆、影剧院、歌舞厅、网吧等,一旦发生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应急要点:
●发生拥挤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应保持镇静,在相对安全的地点短暂停留。
●注意收听广播,服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尽快从就近安全出口有序撤离,切勿逆着人流行进或抄近路。
●在人群中不小心跌倒时,应立即收缩身体,紧抱着头,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15、水上交通事故应急要点
水上交通事故是指船舶、浮动设施在海洋、沿海水域和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交通事故,包括碰撞事故、搁浅事故、触礁事故、触损事故、浪损事故、火灾、爆炸、风灾事故、自沉事故、其它引起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的交通事故。
应急要点:
●船舶遇险时,要保持冷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指挥。
●船上有救生衣、救生圈的,要迅速拿上穿好,没有救生衣可用其他漂浮物体作为救生用具,要尽可能向水面抛投漂浮物,如大块泡沫、空木箱、船舱木板、木凳等。
●当船上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手巾或湿棉织品捂住口鼻,向起火的上风位置逃避烟火,在上风(即迎风)一侧下水逃生。
●如船只正在下沉,千万不要在倾倒的一侧下水,以防被船体压入水下难以逃生;如果船体尾部先下沉,应逃到船头处下水。
●跳水逃生前不要慌张,要观察船只及周围情况,要避开水上漂流硬物。
●穿救生衣跳水,要双臂交叠在胸前,压住救生衣,跳时要深吸一口气,用手捂住口鼻,眼望前方,双腿并拢伸直,脚先下水。不要向下望,防止身体向前扑进水里受伤。
●落水后往下沉时,要保持镇静,紧闭嘴唇,咬紧牙齿憋住气,不要在水中拼命挣扎,应仰起头,使身体倾斜,保持这种姿态,就可以慢慢浮出水面。
●浮上水面后,不要将手举出水面,要放在水面下划水,使头部保持在水面上,以便呼吸空气。如有可能,应脱掉鞋子和身上的重物,寻找漂浮物并牢牢抓住。
●不要离出事船只太远,要通过各种方式(呼喊或摇动色彩鲜艳物等)向岸上发出求救信号,并自行有规律地划水,慢慢向岸边游动,可尝试游上岸;如水流很急,应顺着水流游向下游岸边;如河流弯曲,应游向内弯水浅、流速较慢处上岸或等待救援。
●木质船舶翻船后,一般不会下沉,人被抛入水中后,应立即抓住船舶并设法爬到翻扣的船底上,等待救助。其他非木质船翻了会下沉,但有时船翻后,因船舱中有大量空气而漂浮在水面上,这时不要将船翻正过来,要尽量使其保持平衡,避免空气跑掉,并设法抓住翻扣的船只,以等待救援。
●穿救生衣要注意保持体温,最好的姿势是双脚并拢屈到胸前,两肘紧贴身旁,交叉放在救生衣上,使头部露出水面。
16、烫伤与烧伤应急要点
烫伤和烧伤事故常见于日常生活中。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的烧伤更为多见,如能及时采取救助手段,可有效减缓伤害程度。
应急要点:
●烫伤后,要迅速除去热源,离开现场,在第一时间用清水冲洗伤口10分钟以上。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
●对烧伤者,在隔断热源后,应尽量使其呼吸畅通,然后小心除去伤者创面及周围的衣物、皮带、手表、项链、戒指、鞋等。对粘在创面的衣物等,应先用冷水降温后,再慢慢地除去。
●当遇到严重烫伤或烧伤病人时,应用敷料(如清洁的布料等)遮盖伤处,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17、汽车事故应急要点
应急要点:
●若遇翻车或坠车,应迅速蹲下身体,全身肌肉保持紧张状态,抓住车内固定物,随车翻转。重点保护头和心脏部位。
●不盲目跳车,应在车辆静止状态下迅速循序撤离。
●车辆落水,可在车身沉没前,摇下或砸碎车窗玻璃逃出。如果已经沉没,要等车内水位不断上升时,打开车门或车窗游出。
●刹车失灵:松开油门,换低档,用手刹,打开警示灯,驶离主车道停靠路边;如车速无法控制,可冲撞路边的护栏减速。
●轮胎爆裂:前轮胎爆裂:轻踩制动踏板,紧握方向盘,避免车头承受太大力量。
●后轮胎爆裂:反复踩踏制动踏板,紧握方向盘,使汽车保持直线行驶,重心前移,减轻后轮胎所承受的力量。
●撞车、翻车:保持冷静,抓紧车内方向盘等固定物体,重点保护头和心脏部位。
●车辆着火:先抢救人员,再设法灭火;先切断电源、油源,关闭点火开关,搬走车上燃油;停车场发生火灾,应迅速将其他车辆疏散,或将着火车辆驶离危险区域或人少的地方。
网址:公众应急常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3451
相关内容
人人应急——数字技术助力公众应急参与:“热话题”下的“深思考”应急小常识在线收听
公民应急救援科普常识
日常生活应急小常识.doc
日常生活应急小常识精选.doc
日常应急常识(二)
应急救援知识是现代人的基本常识
日常应急知识
应急常识帮您自救
4.1公共应急事件处理常识( 急救与自救知识).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