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普法】医美有风险 美容需谨慎

发布时间:2025-03-25 13:02

整形美容并非零风险,需谨慎选择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健康生活技巧# #整形风险#

医美有风险 美容需谨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

医疗美容消费支出不断扩大

但其市场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

涉及医疗美容的消费纠纷也不在少数

宝坻法院就受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让我们跟随宝小法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医疗美容?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基本案情

小邱系宝坻区一美甲服务店的经营者,经营范围为美容美甲服务。

2020年8月起

小邱多次为琳琳提供美容项目。

2021年

小邱为琳琳做了面部线雕手术。

2020年8月31日至2021年6月22日

琳琳通过微信支付方式向小邱陆续转款9次。

2022年12月29日

琳琳前往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医学美容科室就诊,被诊断为右侧面颊轻度凹陷。另查明,小邱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亦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琳琳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小邱退还其整容费17200元,赔偿其整容失败造成面部塌陷的经济损失15000元、精神损失费10000元。

双方争议

1.琳琳称其自2020年8月起在小邱处多次购买面部玻尿酸、肉毒素注射服务,并于2021年4月在小邱处做了线雕手术,但是此后没有出现小邱所述效果,反而发生凹陷,疼痛难忍。小邱称,2020年8月以后,其给琳琳做了一个面部雾化的填充,用雾化冲击波将药物变成雾状,把气体压入琳琳面部,起到美容淡化皱纹的作用;2021年年初,其给琳琳做了一种没有创面的液态的面部线雕,没有给琳琳开刀做手术,是通过在琳琳面部放一根蛋白线,喷上精华液,使蛋白线融化,起到给面部紧致提升的效果。琳琳没有在其处购买过面部玻尿酸,也没有做过肉毒素注射项目。

2.琳琳称其通过微信支付方式向小邱支付整容费10200元,其中只有4000元的是线雕,其他均为针剂注射类美容项目费用,另外还有7000元是现金支付的,支付的是针剂注射的费用。小邱称,琳琳未向其支付过7000元现金,4000元是做的液态线雕的钱;其他转账中,有一笔1500元的应该是琳琳做眉毛的钱,25元、50元、300元、900元的四笔转账应该是其与琳琳一起出去玩的时候AA制相互转的钱;剩余的转账应该是其给琳琳做填充美容项目的钱。

小邱为琳琳提供美容服务,琳琳支付服务费,双方之间形成美容服务合同关系。本案的争议焦点为:1.小邱为琳琳提供的美容服务是否属于医疗美容;2.琳琳与小邱之间形成的美容服务合同是否有效;3.小邱是否应退还琳琳美容费用及退还金额,是否应赔偿琳琳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并承担律师费。

关于争议焦点1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本案中,根据琳琳提交的其与小邱的微信聊天记录内容,可以看出小邱对琳琳实施了“打瘦脸针”“线雕”美容项目,且上述项目均有创口,属于侵入性的医疗技术方法,故认定小邱对琳琳实施的上述美容项目属于医疗美容。

关于争议焦点2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经登记机关核准开展医疗美容诊疗项目,不得开展诊疗活动。医疗美容系国家行政许可行为,小邱系个体工商户,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亦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其擅自为琳琳实施医疗美容服务,违反了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故认定琳琳与小邱订立的美容服务合同属无效合同。

关于争议焦点3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由于琳琳与小邱订立的美容服务合同无效,小邱应将琳琳支付的用于医疗美容项目的费用返还给琳琳。关于返还金额,琳琳主张其通过微信支付方式给付小邱整容费共计10200元,根据琳琳提交的微信转账记录,并结合双方之间的微信聊天记录内容,对此予以确认。小邱虽称琳琳通过微信支付方式向其支付的款项中有其为琳琳做眉毛、面护的钱和双方一起出去玩时AA制互转的钱,但未提供相应证据,故不予采信。关于琳琳主张其还通过现金方式向小邱支付7000元整容费,因未提供相应证据证明,且小邱不认可,故不予采信。因此,认定琳琳共向小邱支付医疗美容费用10200元,该款小邱应予返还。关于琳琳诉请要求小邱赔偿经济损失15000元和精神损失10000元,因其提供的门诊病历不足以证明病历中载明的伤情与小邱提供的医疗美容服务具有因果关系,亦未提供证据证明小邱提供的医疗美容服务给其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故对此不予支持。

综上,判决小邱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退还琳琳美容费 10200元;驳回琳琳其他诉讼请求。

在此,我们提醒广大爱美人士,在决定做医美项目时,首先,谨慎选择美容机构。一定要选择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美容机构;其次,应当认准产品标识。明确医疗美容机构使用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化妆品是否经依法批准和注册、备案,进口药品或医疗器械必须有中文标签及说明书;最后,谨记医疗美容有风险。有些医疗美容产品的使用具有创伤性和侵入性,若操作失误或不规范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后果。即使是由有资质的医生正确操作使用医疗美容产品,也可能因消费者的个体差异导致一定机率的不良反应发生,因此,一定要慎重对待医美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原标题:《【以案普法】医美有风险 美容需谨慎》

网址:【以案普法】医美有风险 美容需谨慎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35255

相关内容

“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有差别 要谨慎选择
谨慎选择美容美发产品 9美容护肤小窍门
养生馆有风险,扎针灸需谨慎!
网上购物需谨慎,教你“三招”避风险
报废车转卖风险大,车主需谨慎!
中消协发布医美消费提示:认清“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界限
医疗美容vs生活美容——别让美丽“上错车”
美容养生之谨慎饮食篇
攀岩挺刺激,风险需谨慎!北京市消协发出提醒
小案不小办丨亲自打造理想新家?法院:定制家具有风险,签订合同需谨慎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