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个(基本掌控了我日常生活的)数码工具

发布时间:2025-03-27 13:08

掌握版本控制工具,如Git,以管理代码版本。 #生活技巧# #数码产品使用技巧# #编程入门指南#

2019年一月更新在这里。

上篇提到近来常用的一些工具,不如单起一篇专说说这个。 原来常用的比如evernote和google drive,还有原公司会用的yammer之类,brightidea, mindomo,等等等等,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进程中,咳咳,也在我的日常工作之中发生了变化。提前说其实有合并同类项,以下不止35个。 现在工作中最常用的有这些东西: 1. google drive 暂时当服务器用。 2. google doc/sheet 所有工作需要的笔记、文案、表格。有些暂时不分享给别人,也不再在硬盘上用word什么的做了,毕竟很可能最后还是要分享的。暂时还没有怎么用slides,因为keynote还是挺好用的。 3. evernote还在用,但是因为团队不怎么用,所以成了私人的笔记本和工作中做research时随时存网页和文章的工具。哦,还有用它抓名片数据。 4. pinterest 也是工作中从网路上直接存图像资料的好东西,可是我很不理解它为啥不能直接打印,给资料收集之后的展示和brainstorm造成很大不便。 5. 网站设计和测试主要用squarespace, unbounce, google analytics等。squarespace是一个貌似好用但是真的只对非专业人员好用的东西,就好像手机上的修图工具,可以很容易的把一个东西做出来做得还凑合能看,但是如果你想要追求一个确切的效果就特别难。 6. 调查问卷用survey monkey。 7. brainstorm等需要视觉化逻辑的,或逻辑话视觉的用mural.ly。 8. 日程安排用google calendar,所以我最终举手投降开始用google tasks了,今天还下载了一个gtasks的app方便使用。 9. trello团队用来track小批物流。 10. slack实时交流。虽然半夜11点收到老板slack还是很烦人的。 11. google hangouts 用来开视频会议。 自己玩的: 12. 个人电脑备份用amazon cloud drive。一年60刀,unlimited。 13. 手机照片备份等用dropbox (正考虑要不也换到amazon上去得了。。。) 14. 写长的东西用ia writer pro 15. 写歌录音用multitrak和garageband 购物: 16. 出差什么的用美联航app订票,booking定酒店,uber打车,yelp找吃的;自己出行加一个airbnb。 17. 每天午餐基本都用seamless定。 18. 买日常的东西在店里用keyring,省去了钥匙链上拴一堆条形码卡片的麻烦。 19. 买家用的大量的东西用jet,amazon, walmart网上订货。 20. 自家的财政用mint随时监督,投资用personal capital。 21. 基本上所有账单和银行账户、信用卡账户都可以用app解决。尤其实用的是原先要去银行柜台活着atm存支票,现在也直接手机解决了。唯一必须得去的时候就是取现金。不过我一个月28天身上都完全没有现金,也过得挺好。 22. 基本上多数有兴趣去逛的服饰店也都改成手机在app里逛了。 通勤专用: 23. 出门前weather channel app查好天气。 24. 数个买票和查时刻表的app,加google maps保证一路畅通不误点不丢票。 25. elevate每天通勤路上碎片的时间用,可以让自己觉得貌似没有虚度。 26. kindle和audible通勤大块时间使用。 健康: 27. sleep cycle 记录每日睡眠质量 28. fitlist监督健身 (健身时也用heartrate监控心率) 29. health有时也看看,但是毕竟没有之前用的fitbit和jawbone up好,也就放弃了 娱乐: 30. 看电影看剧用amazon prime. 已经取消了有线电视。 31. 听音乐除了用itunes,还会偶尔用pandora(暂时木有用spotify),家里音响也是用app直接操作airplay同步的。 31. 社交微信微博(不用facebook,很少上twitter,有时用instagram)。 32. 新闻很少看,有时用medium看看文,但是也颇有些豆瓣一刻的感觉。原来常用feedly,最近用得少,准备重新整理一下rss的订阅,再用起来。 34. 没事在豆瓣上发发牢骚,但是其实很少用豆瓣app。 35. 游戏基本没在手机上装,只有一个2048. ipad上有在玩plants vs. zombies 2,哈哈哈。 其实我手机上远远不止这些东西,但是这里提到的ios apps基本是在我第一页,是最常用的。其余的使用率相比起来就低几个数量级。这么一数,不得不说,挺有意思,其中一些趋势也是几年前在某高科技年会上曾经被预言的,所谓“未来正在发生”。 1. 基本上80%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都在依靠数码方式解决。或者说,基本没有不接触数码方式的事儿了。我能想到的也就是上厕所跟数码工具关系不大,但是我们家的厕纸都是从jet网上订货送来的,而且,如厕之时还不免打打游戏不是?哈哈。 2. google和amazon正在占据超大的市场。本来很喜欢用的evernote和dropbox现在退居二线,仅仅是因为google和amazon推出可以相媲美的东西(都不一定是更好的),因为平台效应,让人最终还是会选择使用平时用得最多的、周围合作者使用最多的某一个牌子的产品。 2. 很多电脑上的软件都是线上的browser based了。原先离不开的word, excel都被google doc和sheet取代。原先一定得用dreamweaver等设计网页,现在squarespace解决。原先brainstorm都是线下的,如果要present成果,也用illustrator等重新整理图面,现在mural.ly直接线上实现,实时远程合作。更不用说adobe如今也cloud了。 所以,硬盘会越来越小,云端会越来越好。 3. 越来越多的近似无缝实时交流,比如slack,把email多年来所负担的责任分走了。远程工作和合作越来越可能趋近于近身合作,虽然暂时还无法完全取代。有意思的是,有时我更愿意选择远程工作的“不够实时的交流”,因为在工作室一起工作,经常会因为谁突然说了什么,就讨论起来,然后就跑题,浪费更多时间,倒不如在家工作的时候slack上讨论些要紧的,也不需要马上回复,可以更专心的做最重要的事情。 4. ui的极端重要。比如ia writer我花钱买来用,就是因为它的设计太好,太简洁舒适。用起来不舒服的app如果不是直接就删掉了,也会搁置弃用,还有那么多别的app供选择啊,光试都试不完呢。 5. 工具让零碎的生活琐事有了更多被规整起来的可能。我们都在不停的接收讯息,做出快速的决定,要记得的东西很多,要处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多。这些工具让交流更快更有效,让信息流动更顺畅,也让我们对日常的很多事情多了一些自主权和掌控力。但是同时,当然也是因为大家都在这样高速运转,才导致大家不得不集体如此高速运转。有时我也怀疑,它们是不是在为我们制造一种很高效的幻觉,让某些并不必要的压力变的貌似合理,甚至让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产生了一丝丝形而上的成就感呢?呵呵。所以我还是尽量经常做一些脱离数码工具的事情,比如不带手机去散步,比如关掉电脑画画水彩什么的。尽量避免成为被工具使用的人。 暂时总结这么多。过几个月再来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网址:35个(基本掌控了我日常生活的)数码工具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37874

相关内容

数的基本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的泛化练习
35岁以后,每月工资达不到“这个数”,连基本生活可能都很难!
掌握电脑基本操作,轻松应对日常工作与生活需求
数码摄影基础教程
我县推出“新常态”下生产生活方式35条指南
生活的100个基本
5个改善日常生活的人工智能工具
辅助工具改善生活:让我们的日常变得更轻松
掌控生活,从掌控时间开始
3C英雄技能助你轻松掌控数码科技的世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