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维修工李小青:用双手“修”出幸福生活
“冰箱里一个电子元器件烧坏了,换一个新的就能正常使用了。”10月23日,在河合居委会薛女士家里,电器维修工李小青一边熟练地修理电冰箱,一边说。
拆外壳、用刷子清扫灰尘、卸下坏掉的零件……李小青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眼睛一刻不离手中的工作,小心翼翼但又轻车熟路。他的妻子在旁边递工具,两个人全程没有交流却配合默契。
今年49岁的李小青是大峪镇偏看村人,从事家电维修已经20多年,如今已在城里安了家。虽然修家电很辛苦,但通过自己过硬的家电维修技术赢得大家的称赞,他“苦”并快乐着。“吃点苦不算什么,况且能换来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我很知足……”李小青平淡地说。
从小爱鼓捣小电器 没想到成了谋生技能
“小时候家里的门锁,还有唯一的电器——收音机,让我给拆装了好几遍。”李小青说,他从小就爱鼓捣小电器、小设备,但凡家里能拆开的东西都拆了个遍,只为了看看里面的构造,然后再琢磨怎么装回去,因此没少被父母训斥。
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初中毕业后他便开始打工。上班后,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21岁那年,我的工资是每月70元钱。我拿出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个万能表,并到工人文化宫报名学家电维修。”李小青回忆起当时学家电维修的那股热情劲儿,至今还非常自豪。由于当时他的知识水平低、接受能力差,每次都需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老师教授的内容,然而他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从电风扇到洗衣机,从电冰箱到电视机……他总是拆了装,装了拆。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引导,加上家电维修老师的理论指导,他很快便摸索出一套维修的“门道”,一个个维修难题被他攻破。
“刚开始我是义务给村里人修收音机、电视机的,慢慢地周边村的人知道了,只要家电坏了就找我修。”李小青说,此时的他,只是把家电维修当成一个业余爱好。
1999年,李小青所在的工厂破产,他不得不又回到农村。此时26岁的他也到了适婚年龄,在媒人的撮合下与本村小他一岁的卢英桃结了婚。
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身上便有了责任。没了工作,所幸自己还掌握一门家电维修技术,于是他便开始走村串户,靠修家电谋生。
成了维修家电行家里手 得到客户认可
李小青在大儿子5岁前,一直没有固定的地方修家电,农村、城市来回跑。孩子5岁时,为了让其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便在马寨居委会租了一个院子,把妻子和儿子带进了城。“我没多少文化,不能让孩子也吃没文化的苦。”如今,大儿子已在郑州上大学,小儿子在市区上小学。
“维修家电的技术也得跟上时代才行啊!一开始我修的大多是彩电、冰箱、音箱、空调等常见家用电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饭煲、微波炉、烘干机、扫地机、空气净化器等时兴电器越来越多。”李小青说,他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爱钻研的他遇到没修过的电器时,总是先拆开机器细致研究,随后才动手,有时一干就是通宵。
家电种类多了,对维修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青说,早些年家用空调是定频的,大多是固定的几种故障,例如,排查一下压缩机,看下制冷剂够不够,基本能解决不制冷的问题,但现在的空调大多是变频的,不制冷的原因就多了,主板、感应器和变频器都有可能出故障。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只有用好技术为客户解决问题,才能取得大家的信任。”李小青凭着好服务、好技术积攒了很多客户。
“最近几年,每到夏季光修空调我和妻子都忙不过来。”李小青说,特别是今年夏季,气温很高,他们一天要接七八十个维修电话、修十几家空调,早上六七时起床、晚上十时以后回家是常态,从没按时吃过饭,有时中午饭到下午四五时才能吃上。
为了安全,也为了工作时不被打扰,手机是李小青的妻子卢英桃拿的。接电话、递工具、守护他的安全,卢英桃是李小青的得力助手。
“我和小青认识20年了,家里的电器坏了都是找他修,我的亲戚朋友也是找他。”薛女士说,“20年前他给我修过电视,从此以后我就信任他了。”
“小青技术好,服务也周到,不管什么时候,多远的地方,总是随叫随到。”做家具生意的卫先生说,高超的技术、热心的服务、实惠的价格让李小青在客户中逐渐打响知名度。
行善不张扬 真情待人受赞扬
李小青不但有过硬的家电维修技艺,而且诚信、善良,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李小青说,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好心人送过他一件棉袄,他至今还记得。淋过雨的人,更想为他人撑伞。他只要在手机上看到救助信息,就会捐些钱,“虽然不多,但那是我的心意。”
只要是去敬老院修空调,他从来不收钱;去一些独居的老人家里维修家电,他一般只象征性收一些钱。
现在老家的老人有时还给他打电话让他修家电,只要他有空,就会毫不犹豫地去修。“有一次我回老家去一位老人家里修电视,看到老人给钱时拿出来皱巴巴的零钱,很心酸,本来100元,我只收了20元,连油钱也不够。”李小青说,“毕竟我挣钱比他们容易。”
“我们以前也是过苦日子的,现在生活好点了,就想着为困难人群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李小青淳朴的话语流露出浓浓的温情。
李小青说,修家电这二十多年来,他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大多数是好人。
“现在人不但客气,还会给我们买水,到饭点请我们吃饭,不过都被我们婉拒了。我们还要赶去下一家修空调,高温天,人们待在闷热的屋子里实在不好受,争取多修几家。”李小青说。
“如今高楼林立,修空调不仅要有胆量、有技术,还得有力气。”李小青说,有的楼房没电梯,修空调时很费体力。有的客户在东边,有的客户在西边,这些年,他们跑遍了济源的大街小巷。
李小青和卢英桃结婚20余年来,相扶相携,坎坎坷坷,虽然过得清苦,但也十分幸福。
去年,他们告别住了15年的出租屋,搬进了新居。相比别人,李小青在城里安家有点晚。但这几十年当维修工,见过太多人大起大落,他很满足现在的生活。
“幸福生活是靠努力奋斗得来的,如果不努力,会一辈子穷苦,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不吃现在的苦,就得吃未来的苦。”对小青来说,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双手“修”出来的。
“我有两个儿子,下一步,慢慢挣钱再买一套房,然后在市区开个修理店,让客户更方便找到我,我也更方便上门服务。”李小青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记者 陈秋芬)
网址:电器维修工李小青:用双手“修”出幸福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3958
相关内容
家电维修工的幸福生活维修工的幸福的生活(7篇)
「家用电器电器维修」家用电器电器维修公司黄页
电器维修工
福建家电维修
家用电器维修大全
「电器家电维修」电器家电维修公司黄页
「各类家电维修」各类家电维修公司黄页
家用电器维修要点
全国维修站点:日立生活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