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布深处别有洞天

发布时间:2025-03-30 01:49

农村的农村包围城市别有洞天 #生活乐趣# #生活# #农村生活#

转自:辽宁日报



李海卉

通常意义上,画布在绘画中往往只充当背景,可是在艺术家的眼中和笔下,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有丰富的表情和丰盈的灵魂,寄托着思绪和情感。绘画在这里不仅是再现的艺术,而且是生活的艺术,让我们去探寻那些藏在画布深处的无穷意韵吧。

《藏在画里的树木文明史》一书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查尔斯·沃金思是一位乡村地理学教授,在他眼中,绘画中的树有丰满的主体性:它们是被艺术家精细描摹的逼真具象,也是被赋予某种文化意义的象征之物。在书的开篇作者探索了树木的“肖像”史。从远古时期的壁画到18世纪的罗马风景画,不同画家展现了不同的树木描摹技法。令人惊艳的是英国水彩画家亚历山大·科仁斯的“墨渍”描摹法,这起源于他独创的一种启发教学法,即利用画纸上一些斑驳的形状、少许墨迹和水彩的颜色激发画者的想象力,由此绘制出的树木既有对枝干的清晰勾勒,也有对树叶的概化处理,细腻与朦胧融为一体的效果为画作增添了深意。

到了19世纪,现实主义的素描和速写技艺被英国风景画大师约翰·康斯特布尔、爱德华·李尔等人引入画作,梣树、榆树、橡树、伦巴第白杨成为备受欢迎的描摹对象,而精准性也成为这一时期绘制树木的主导原则。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以莫奈、雷东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画派和以布拉克、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画派那里,相比对树木细节的精准素描,利用树的轮廓和纹理渲染氛围、表达情绪变得更为重要,此时画布上的树不再是植物学意义上的一个物种或者地貌学中的一个标识,而被画家赋予了更为明显的象征意味。正如凡·高给弟弟书信中的描述:“如果把一棵短截过的柳树桩当作有机生命体一样去描绘,那么其周围的一切会像是自行活起来一样,当然前提是画家能专注于那一棵树,并且一直不停笔,直到赋予它生命为止。”

《藏在画里的树木文明史》探讨的是画布上的树与艺术的关系,但在更广泛意义上,作者通过树的绘画表现史,讲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被凝视的对象到被敬畏的生物,再到相伴相生直至融为一体,画家在画布上对树的不同描绘正是人与自然不断互动的缩影。

《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是一本面向大众的艺术通识读本,它将欣赏绘画、聆听音乐、阅读文字交融在一起,多种艺术难分彼此,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多重感官体验,更让我们感慨于伟大艺术之间的相互映射与彼此成就。

对名画与名曲进行“互文解读”是作者陈立独出心裁的讲述模式,借助绘画与音乐这两种大众最易接受的艺术形式,引领读者在视觉与听觉、具象与抽象、静态与动态创造的不同艺术世界中徜徉穿梭。陈立将画作和乐曲置于广阔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中,在历史、神话、名人轶事中挖掘它们相同的文化基因,让读者体悟到不同时空、不同领域艺术家之间共通的精神内涵。

多元的表达背后是艺术家对生命的深沉关怀。陈立通过对一幅名画和一首名曲的“比较阅读”,诠释了连通两种艺术的不同方式。比如画家雅克-路易·大卫和音乐家贝多芬对拿破仑的刻画;比如列宾的油画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交响乐同是依托俄国中世纪时相关的传说而作。

陈立还向读者揭秘了诸多不为人知的艺术“连带反应”:由绘画到文学再到音乐,不同艺术形式在画布上流淌。法国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莫罗创作的《在希律王前跳舞的莎乐美》,用缤纷的色彩描摹了莎乐美的婀娜冷艳。这幅画一经展出,不仅轰动了美术界,更深深感染了文学大师王尔德,王尔德受此启发而创作了戏剧《莎乐美》,随后王尔德的《莎乐美》又激发了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灵感,进而创作了同名歌剧。

陈立带领读者从画布和音符构建的艺术世界走进艺术家的真实生活,讲述了诸如贝多芬与歌德的绝交、小提琴天才帕格尼尼的传奇人生、肖邦和乔治·桑的爱恋与决绝等故事,让不朽名作的创作者真正“活”了起来。

《画布上的声音:世界名画与名曲》不仅打通了不同的艺术门类,更有效拉近了高雅艺术与大众读者的距离。当名画与名曲褪去“高冷”外表,读者收获的不仅是审美能力的提升,而且更为生活增添了情趣,给心灵带来了滋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画布深处别有洞天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41915

相关内容

宋人的生活美学:画中观器,别有洞天
洞洞板有何妙用 使用洞洞板的好处是什么
艺术品中色彩的迷人演变: 从洞穴到画布
洗碗槽旁边有个小洞,好多人浪费不用,其实好处特别多
10款有趣空间收纳法 美丽收纳别有洞天
收藏巧思 田园牧歌别有洞天
手绘装饰画的特点 手绘装饰画与普通装饰画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古旧字画破洞后的修补修复方法
艺术疗愈:深度探索画画对心理健的益处与实用技巧指南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