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晨:儿童友好型城市里的校园设计

发布时间:2025-03-30 08:18

设计儿童友好的趣味动物造型花园 #生活技巧# #园艺技巧# #园艺创意设计#

  李金晨,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专注城市公共空间、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城市更新及综合治理等领域,现任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二所所长,主持项目获得英国风景园林行业协会金奖、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IFLA APR)卓越奖等。

  我所理解的儿童友好型学校应更注重人性化或“童性化”。当下,各地积极落实“双减”政策,让教育从单一的“知识维度”转变为多元的“发展维度”。那么,学校也应从单一的“课本育人”发展到多维的“环境育人”。

  顺应儿童天性

  环境有“软环境”和“硬环境”之分。“软环境”指整体地从价值观、政策、教育引导、学校氛围等方面给书本以外的教育留下空间和时间。“硬环境”或者叫“物理环境”,则应更符合儿童的天性,即不同年龄段的特性。

  但在现代城市中,校园环境或生活环境使得儿童与自然的接触被阻隔。糟糕的户外空间很大程度上造成儿童运动、游戏的严重不足,最终导致“被缩短的童年”。过去的学校往往视“游戏”为天敌,觉得这会影响学习成绩。其实不然,游戏符合儿童的天性,会游戏的儿童往往更聪明,大脑发育得更好。引导孩子科学地参与游戏,将获得全面发展,包括身体素质、社交自信、观察力和专注力等。因此,为何校园不能设计更多的游戏空间呢?

  当然,这种空间不单纯是“玩”的空间,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寓教于乐的空间。例如,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北京西三旗儿童艺术街区,设计理念是“让街道成为自然艺术博物馆”。我们设计了多条故事线,主角分别是毛毛虫、蜜蜂、蒲公英,且分别设计了游戏空间——呈现毛毛虫蜕变为蝴蝶的过程;蜜蜂如何采蜜,如何搭建蜂巢;蒲公英如何播撒种子,等等。

北京西三旗儿童艺术街区效果图

  在这些空间中,我们又融入了很多体育锻炼设施,引导孩子攀爬、平衡、蹦跳等。此外,有很多小空间鼓励儿童组成小组游戏,增强了整个街区的社交性。未来的某一天,当校园很受孩子欢迎,让他们放了学还不愿回家,这才是成功的设计。

  为儿童而设计

  在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公共空间建设中,我们曾提出以下九大设计要点,这同样适用于儿童友好型学校的校园设计:

  一是结合年龄特点的分区设计;二是注重亲子关系的环境设计;三是要有活泼、艺术性的设计语言;四是高质量的游憩体验;五是融入当地文化特征,增加归属感;六是鼓励运动和冒险性游戏;七是安全保障、人性化设计;八是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九是运用色彩进行心理干预。

  对此,“儿童参与”是重点。首先,“儿童参与”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内容,只有做到“儿童全面参与”才是真正的儿童友好。其次,要解决“儿童参与”的痛点,儿童和成人不一样,很难准确表达自己的诉求,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儿童,因此要借助心理学理论支持,要有创新的引导方法,以提高儿童表达的准确度。此外,应当制定儿童全过程参与的机制。

  例如,我们设计了西安交大附中航天学校旁的一个公园,设计理念是“航天梦”,并把公园作为快乐教育的校外载体,打造了青少年“筑梦航天”的乐育游园场所。其中,设计了一条航天故事主游径、五大航天乐育板块。有介绍“两弹一星”的公园景观,有火箭飞行竞赛场地(西安市有小学生自制火箭飞行器比赛的传统),有小小航天员健身乐园,有月球基地花园,有讲述天体运动的天问广场。

  “筑梦航天”效果图

  又如,另一个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的综合性公园——熊猫绿岛公园,则由我们前期对地震灾区560多个学前儿童进行长达7个月的调研分析,了解到地震灾害使不少儿童出现夜间恐惧、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熊猫绿岛公园效果图

  因此,我们以公园建设为契机,在设计中融入对儿童的关爱,帮助他们忘掉痛苦回忆。例如,以大熊猫为主题,并在空间设计层面融入当地的地形地貌等特征,呼应乡土风情。这一项目获得了英国风景园林行业协会金奖和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IFLA APR)卓越奖。同时,项目组持续对公园进行使用评估、维护服务等工作。

网址:李金晨:儿童友好型城市里的校园设计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42348

相关内容

基于儿童友好型理论下的燕山社区公园——儿童娱乐园区设计
儿童友好型幼儿园改造设计——室内空间改造设计
高质量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探索儿童友好“广东路径” 打造特色民生幸福标杆
小朋友出点子“荒地”变成乐园 儿童友好社区越来越多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
为儿童打造更加友好的城市空间
昆明市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多地推进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让城市更温暖、更活力 
打造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温暖之城——多地推进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一线扫描
【儿童友好型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识别研究——以武汉市南京路与尚隆路为例 | 上海城市规划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