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血糖,防糖尿:健康生活指南

发布时间:2025-03-31 07:05

《低糖饮食指南》帮助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健康饮食书籍#

知血糖,防糖尿:健康生活指南

韦爱菊钦州市钦北区人民医院

2025年03月05日44页2007复制链接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很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在饮食和生活方式方面。血糖和糖尿病是两个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话题,尤其对于那些有家族遗传史或生活习惯不健康的人来说,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预防或管理糖尿病,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血糖?

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是人体重要供能物质,也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人体内的血糖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肠道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为全身细胞供能。通过消化系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再输送到各个细胞中,供其使用。正常情况下,血糖水平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二、血糖的正常范围

血糖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血糖的正常范围因检测时间和方法而异:(1)空腹血糖: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的血糖值,正常范围为3.9 - 6.1mmol/L。(2)餐后2小时血糖:从进食第一口食物计时,2小时后的血糖值,应低于7.8mmol/L 。(3)随机血糖:一天中任意时间检测的血糖,一般不超过11.1mmol/L 。若随机血糖≥11.1mmol/L,且有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可考虑糖尿病。

三、糖尿病是什么?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障碍,引发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当人体无法正常分泌或利用胰岛素时,就会导致血糖异常升高。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它能帮助细胞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糖尿病可分为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多因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2型糖尿病:更为常见,多发于成年人,尤其是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源于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与遗传、生活方式相关。孕期胎盘分泌激素干扰胰岛素,会引发妊娠糖尿病。

四、糖尿病的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即“三多一少”。血糖升高致尿糖增多,引发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大量水分丢失使机体缺水,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多饮;葡萄糖利用障碍,细胞能量不足,致机体总感饥饿,引发多食;身体为补充能量,分解脂肪和蛋白质,引起体重减轻。不典型症状:视力因高糖环境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而模糊;高血糖刺激神经,引发皮肤瘙痒;血糖高影响神经和血管功能,致手脚麻木、刺痛;血液含糖高利于细菌滋生,加上免疫力下降,导致伤口愈合缓慢;高血糖使尿液糖分高,易吸引细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五、如何检测血糖?

血糖检测是发现和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但仅靠血糖检测不能直接判定糖尿病,还需结合症状及多次测量结果。血糖检测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血糖控制的情况,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目前,血糖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空腹血糖检测、餐后血糖检测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首先,空腹血糖检测是最常见的血糖检测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要求受测者在至少8小时内没有摄入任何食物或饮料(除了水),然后通过抽取静脉血来测量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检测通常在早晨进行,此时人体经过一夜的禁食,血糖水平相对稳定,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基础状态下的血糖情况。该检测结果对于诊断糖尿病及其前期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其次,餐后血糖检测也是重要的血糖监测手段。与空腹血糖检测不同的是,餐后血糖检测通常在进食后2小时进行,这一方法主要用于评估身体对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处理能力,即胰岛素的作用效果。餐后血糖检测能够帮助发现那些仅在餐后血糖水平升高的患者,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存在餐后高血糖现象,而空腹血糖检测却显示正常。最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HbA1c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的产物,该指标能反映过去2 - 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不受短期饮食、运动影响,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由于HbA1c检测结果不易受到短期内血糖波动的影响,因此在糖尿病管理和疗效评估中占有重要地位。HbA1c检测无需空腹,只需抽取静脉血即可完成。一般而言,非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应在4%至5.6%之间,5.7%至6.4%则属于糖尿病前期,超过6.5%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总之,无论是定期体检,还是日常自我监测,都是我们掌握血糖情况、保持健康的关键步骤。通过血糖监测,能实时掌握血糖动态,为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通过定期体检,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而日常自我监测则能帮助我们实时掌握血糖变化,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搜索

血糖糖尿病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

网址:知血糖,防糖尿:健康生活指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44048

相关内容

糖尿病健康生活:糖尿病防治指南.docx
糖尿病健康生活馆:健康饮食指南.docx
糖尿病生活指南:心理健康.docx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饮食指南
糖尿病饮食 控制血糖的健康饮食指南
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饮食指南.pdf
糖尿病健康饮食指南
糖尿病饮食宝典:健康生活的指南.docx
糖尿病饮食指南:健康生活的秘诀.docx
甜蜜生活的糖分大作战——糖尿病菜谱及健康指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