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健康指标降降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升至29.7%
定期举办健康讲座,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社区生活分享#
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介绍,经过健康中国行动、爱国卫生运动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一系列的卫生健康措施,我国在提高居民健康素质素养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

第一,个人健康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持续开展健康知识传播,特别是面对老龄化和少子化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教会公众从日常生活、工作和劳动环境中避免哪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要养成哪些健康的、有利的行为生活方式。中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从2018年的17%提高到2023年的29.7%。
第二,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开展健康中国各项行动,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把医疗卫生资源能够更好地推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使大家看病就医更加方便。
针对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比如,中小学生存在的“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问题,中老年人血脂、血糖、血压不正常的问题,开展了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干预,积极传播健康知识。
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51.9%,比2018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经过教育、卫生健康以及新闻宣传等力量的积极帮助,遏制住了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恶化的趋势,而且正得到进一步巩固。
针对广大就业人群开展了职业病方面的专项治理,主要是改造大家的工作环境、优化工作条件,减少职业性耳聋、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2023年全国报告的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比2018年下降了48.6%。针对老年人,大力开展面向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营养改善以及口腔保健等专项行动。
经过妇幼卫生工作者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2023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至6.2‰,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15.1/10万,这样的水平是我国历史上最好的水平,也达到了国际上中高收入国家先进水平。
第三,环境和重大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得到了持续改善和控制。特别是这些年以来,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空气、水以及土壤等环境指标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公众的生活环境品质方面已经得到了提升。
另外,强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的早诊早治,重大慢性病的过早死亡率已经从2018年的17.36%下降到2023年的15%。
文、图 | 记者 王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网址:不健康指标降降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升至29.7%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46635
相关内容
已达29.7%!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继续稳步提升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中国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水平4年提升50.4%
广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201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方案.doc
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中国居民健康膳食指南
山东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2024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87%
八部门:到2025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