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5-04-02 13:12

重视团队的心理辅导,减轻压力 #生活技巧# #领导力技巧# #危机处理能力#

减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精选10篇)

篇1:减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西南大学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团体辅导 姓名:庄学瑞

学号:*** 专业:体教

2014年9月2日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师范生压力应对

一、团体方案名称

学习倍轻松--师范生压力应对

二、团体规模

由10人小组、6--9个小组组成。

三、参加对象

高校在校师范生

四、团体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2014年9月21-22日,每次2-3个小时,共五次。

活动地点:安静的、有活动桌椅的宽敞教室。

五、团体整体目标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机制的创新、课改的推进、人事制度的变革以及社会对教育的评价要求越来越高,师范生面临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不良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师范生们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影响和谐学校氛围的营造。为此,希望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一个真诚、理解、支持的小组氛围,使师范生们通过活动和分享,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学会面对现实,及时化解冲突与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六、团体活动方案

单元

单元目标

活动流程及内容

1、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形成团队

2、活跃氛围,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自我概念,促进对自我压力状态的了解

1、成员间相互按摩

2、小组建设,头脑风暴

3、交流分享

1、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认识体验压力产生的原因

2、交流学业压力,认识师范生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压力

3、认识和学习应对压力的基本方法

1、我说你画

2、幸福清单

3、交流分享

1、帮助学员舒缓压力

2、在音乐和娱乐活动中学会宣泄

3、学会用理性观念替代非理性观念

1、放松:建立安全岛

2、分享感受

1、通过活动,掌握自我放松的要领和技巧

2、认识压力和时间管理的关系

1、音乐冥想放松训练

2、分享感受

1、结束团体,使成员充满信心的迎接明天

1、大团圆

2、分享收获,结束团体

七、团体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促进认识建立信任

活动一:成员相互按摩

一、活动目的1、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形成团队;

2、活跃氛围,激发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时间:

大约30分钟。

三、活动场地:

宽敞的室内。

四、活动顺序:

1、参与者先随意围成大圈,三到四人一组,认识成员,并记住他们;

2、主持人将分好组的成员分配到教室的不同位置

3、主持人说“按摩”,大家开始相互按摩。

5、几次活动后,请各个小组成员派出代表,分别谈谈感受。

六、交流分享:

1、怎样才能尽快了解成员?有经验可与大家分享吗?

2、当开始按摩时,你有什么感觉?你与家庭成员交流过你的感受吗?

3、当按摩进行一段时间后成员间还会不会那么陌生,大家关系有什么变化?

4、活动中你还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七、注意事项:

1、游戏的活动空间要大一些,方便大家分组按摩。

2、在交流分享环节中,主持人要多与成员交流,问他们参加活动后的感受。活动二:动物星球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探索自我概念,促进对自我压力状态的了解;

2、促进成员对压力状态的相互宣泄,彼此获得心理上的相互支持;

3、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尽快彼此熟悉。

二、活动时间:

大约50分钟。

三、活动道具:

将不同颜色的彩色大卡纸(圆形或椭圆形)剪成8-10张大小接近但形状不同的纸片(拼合后仍可复原成一张)、记号笔若干。

四、活动场地:

宽敞的室内。

五、活动顺序:

1、活动开始时请每位参与者随意拿一张纸片和一支记号笔;

2、请参与者思考“假如我是一只动物,一只最能代表自我的动物,我希望自己是什么,为什么?并将此动物名称写在纸上(只能写一个);

3、参与者拿着写好的纸,寻找同色卡纸片的”动物“同伴形成新组合;

4、新组合成员要迅速将不同形状的纸片拼合复原,最先完成组合的”动物星球“将获得奖励,最后完成的要表演节目;

5、小组交流,集体分享。组内交流,以”我希望,因为

“的方式自我介绍并解释选择代表”动物“的理由,然后派代表向所有成员介绍本”动物星球“的成员。

六、交流分享:

1、开展上述活动的每个程序中有什么感想?

2、交流过程中看到、听到了什么?有何体验?

3、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动物,是否反映了你此时的心理状态?

七、注意事项:

1、活动能够反映出每个成员潜意识中对自我的评价,因此,主持人要注意倾听,以便重点提问,深入挖掘个性特质。

2、主持人要鼓励成员发表自己看法,也可以将”同种动物“引出,鼓励推荐自己、了解他人。

3、每张彩色卡纸在剪裁前先在一面做记号,这样能保证每个人在同一面上写动物名称。剪裁的张数要与每组人数设定相符。

第二单元认识压力积极面对

活动三:我说你画

一、活动目的:

1、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认识体验压力产生的原因;

2、交流学业压力,认识和分享学习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压力。

二、活动时间:

大约40分钟。

三、活动材料:

彩笔、硬纸板。

四、活动场地:

室内。

五、活动顺序:

1、将事先准备好的彩笔和硬纸板分别发给每位参与者;

2、宣布游戏规则:参与者根据指令一笔一笔地画,不许问,不许涂擦,不许相互观望;

3、主持人下指令:先画一个大圆,再画很多条直线,再画一个中圆和两个小的椭圆,再画一个直勾和两个半圆;

4、参与者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大家从中挑选出感觉最好的作品和最不好的作品;(最好的指看起来像一幅画;最不好的指什么也不像。)

5、请被选出的最好作品的作者A和最不好作品的作者B,讲述自己完成作品的过程;

主持人讲解:这是一个利用心理投射原理进行的心理测验游戏。我并没有想到要大家画出什么,只是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明白。在完成同样一件事情时每个人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A的心理压力最大,B几乎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原因是,A在接受外部工作任务的同时,又不自觉地给自己再下了一道任务(如,我必须...,我应该...等)。这样任务加任务就使得任务变得复杂化,他执行起来难度就加大,心理压力就大。从这个角度讲,心理压力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六、交流分享:

1、从游戏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谈谈师范生学习工作中所感受到的种种压力。

七、注意事项:

在画的过程中,注重第一感觉,随心而画,不要询问,也不要和旁人商量。

活动四:幸福清单

一、活动目的:

1、减轻疲劳,舒筋活血,缓解压力;

2、认识压力的代价和舒缓压力的益处;

3、认识和学习应对压力的基本方法。

二、活动时间:

50分钟左右。

三、活动材料:

彩笔、硬纸板。

四、活动场地:

较大的室内活动空间。

五、活动顺序:

1、请大家肩并肩围成圈站立;

2、请大家向右转,成前后站立围成圈;

3、根据指令,请后面的成员为前面的成员敲背、捶肩、捏肩膀,可以向前围成圈走动,边走边敲边唱:”敲敲背呀敲敲背呀、捶捶肩呐捶捶肩呐......“;

4、走动两圈以后可以问大家感觉如何?然后再请大家向后转,继续为前面的成员敲背、捶肩、捏肩膀。

5、如此可以反复多次,等大家气氛活跃,身体放松后停止游戏。

6、根据自己的体验,以其所能列出所有有助于自己放松的活动,并选出三个效果最好的方法制订一份幸福清单,设定并公布自己想要从事的放松和减轻压力活动的清单,特别是那些方便在平时参与进行的活动。

六、交流分享:

1、平时当大家处于高压力状态下可能会出现哪些反应?你通常使用哪些方法对抗压力,效果如何?

2、你如何实施你的幸福清单?

3、为什么幸福清单需要张贴出来而不只是写下来而已?

七、注意事项:

1、活动过程中,主持人最好加入队伍中和大家一起游戏。

2、队形排列可以变化,场地小,可以用方阵的形式,也可排列队伍站在原地活动,也可用小步跑或快步走的形式。

第三单元释放自我,舒缓压力

活动五:放松操--兔子舞

一、活动目的:

1、帮助学员舒缓压力;

2、在音乐和娱乐活动中学会宣泄,释放压力。

二、活动时间:

大约20分钟。

三、活动准备:

快节奏音乐和音响设备。

四、活动场地:

空地或大会场。

五、活动顺序

1、事先分组,每组10-15人,人不宜过多。

2、让小组成员站成一列纵队,要求后面的成员双手搭在前面成员的双肩上。

3、主持人站在一边为他们发号施令:如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双腿合并向前跳一下,向后跳一下,再连续向前跳两下......全体成员听从统一口令,全神贯注的作出统一动作。

4、伴随着音乐,全体成员共同跳兔子舞,体验放松操放松的感觉。

六、交流分享

1、在玩的过程中,什么时候会出现步调不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当出现步调不一致时,你们的心理感觉如何?游戏后是否感觉放松?

七、注意事项:

1、除了主持人需要技巧外,参加者也需要加入很大的注意力,不仅注意倾

听主持人的命令,还要注意前后同伴的动作,免得踩到别人的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人的不专心很可能影响到他前后几个人的情绪,甚至扰乱他们的步伐。因此,作为主持人,发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用幽默的语言提醒那个走神的人,以保持整个团队的游戏效果。

2、游戏一开始的时候是可以由主持人发号施令,随着游戏的推进,主持人可以将这个权力交给某个游戏者,让他左右大家的步伐。这样会增加游戏的难度,因为主持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有利于把握全局,说出的命令会照顾所有人。当这个权力转交给游戏者时,他只能凭感觉感受大家的需要,难免出现不协调的命令,这种更有难度的方法,会更有利于帮助成员体会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六:把压力吹跑

一、活动目的:

1、体会深呼吸放松心灵,舒缓压力的效果;

2、将非理性观念赶跑,学会用理性的观念替代非理性观念。

二、活动时间:

60分钟。

三、活动道具:

纸,彩色笔。

四、活动场地:

室内或室外草地均可。

五、活动顺序:

1、准备:可以采用三种姿势:

坐姿:身体坐在椅子上,挺直,腹部微微收缩,双脚着地,与肩同宽,排除杂念,双目微闭;

站姿:双脚立地,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排除杂念,双目微闭;

卧姿:平躺在床上,两膝分开20公分,脚趾稍向外,双手自然地伸直,放在身体的两侧,排除杂念,双目微闭。

2、把注意力集中在腹部肚脐下方,用鼻子慢慢地吸气,吸气的同时,想象气流从口腔里顺着气管进入腹部,腹部慢慢地鼓起来;

3、吸足气后,稍微屏住一下,以便使氧气与血管里的浊气进行交换;

4、用口和鼻同时将气从腹部慢慢地自然一吐出来,好象在轻轻地将所有的紧张和压力吹出去,口、舌、腭感到松驰;

5、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感到轻松为止。

(这个练习每天可1-2次,每次10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不仅会感到心情舒畅,放松,而且,在面临紧张的应急状态下,你可用此方法达到迅速解除压力,消除紧张的目的。)

6、主持人分发纸和水笔,每人一份,彩色笔放在场地中央公用。

7、成员在纸上写出或画出自己学习工作中感受到的压力,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六、交流分享

1、当你改变自己的想法时,是否感到实际上也减轻了压力?

2、你学习生活中是否还有其它的一些非理性想法妨碍你?分享和讨论你的同事们一些的非理性的观念:如我什么都做不好;我身边的人都不称职;我在工作上再也无法长进了;我每次都要做到最好等等。

3、分享和讨论”替代的理性观念“:如”我有的事处理得不错,有一些则不行“;” 我的同事们每个人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我需要找出能取得进步的新策略“;” 在许多场合我都表现得很好"。

七、注意事项:

1、每个人完成图画或书写后,将所有的纸片挂到墙上,成员分别阐述他们的压力和背后的观念。

2、主持人可示范引导成员认识非理性观念的影响,使大家明白人的思维方式各有不同,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法。

第四单元调节自我应对压力

活动七:音乐冥想放松训练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学会调节紧张情绪,体验放松的效果;

2、掌握自我放松的要领和技巧。

二、活动时间:

大约40分钟。

三、活动准备:

指导语、放松的音乐。

四、活动场地:

宽敞的室内。

五、操作步骤:

1、选择一首轻松而舒缓的音乐,配以想象意境的指导语。

2、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仰卧在床上,将四肢伸展放平,使有舒服的感觉;

3、随着音乐和指导语的播放,呼吸保持深慢而均匀;

4、意念随着指导语的播放,同时伴随着想象的意境,在想象的同时,感觉到有股暖流在身体内运动。

指导语:

我躺在美丽的大海边,沙子又细又柔软。我感到很舒服。我躺在温暖的沙滩上,一缕阳光照射过来,我感到温暖、舒服。耳边想起了海浪的声音,我感到温暖而舒服。一阵微风吹过来,我有一种1说不出的舒畅的感觉。微风带走了我的思想,只剩下一片金色的阳光。海浪不停地拍打海岸,我的思绪随着海浪的节奏,涌上来,又退下去。温暖的海风吹过来,又离去,带走了我的思绪。我感到沙滩柔软,海风轻缓,阳光温暖。蓝色的天空和大海紧紧地笼罩着我,阳光照遍我的全身,我感到身体暖洋洋的,阳光照在我的头上,我感到温暖和沉重。

轻松暖流,流进我的脖子,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右肩,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右臂,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右手,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

轻松暖流,又流回我的脖子,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左肩,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左臂,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左手,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

我的呼吸变慢,变得越来越轻松。心跳也越来越慢,越来越有力。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右腿,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右脚,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左腿,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左脚,我感到温暖和沉重。我的呼吸变慢变深。

我的呼吸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腹部,我感到温暖和轻松。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胃部,我感到温暖和轻松。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心脏,我感到温暖和轻松。我的呼吸变慢变深。轻松暖流,流进我的全身,我感到温暖和轻松。我整个身体变得平静,心里也平静极了。我已经感觉不到周围的存在了,我安静地躺在大自然中,感到非常轻松、非常自在。

六、交流分享:

1、今天练习的方法,你感觉舒服吗?是否体验到放松的感觉?

2、平坦你常使用的放松方法是什么?效果怎样?

3、你是否体会过真正放松的感觉?

七、注意事项:

1、可以从关注呼吸开始,允许成员发笑,不需要制止,只要平淡地多重复几次就可以了。

2、训练中语气平和,逐渐地减慢语速。也可事先录好音播放。

3、放松训练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活动八:大团圆

一、活动目标:

1、选择符合成员特点、有吸引力、有新鲜感的活动,努力为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2、结束团体,使成员充满信心的迎接明天。

二、活动时间:

约40分钟。

三、活动场地:

室内、室外均可。

四、活动顺序:

1、指导者请大家站立,围成圆圈,将两手搭在两侧成员的肩上,聚拢静默30秒。通过身体的接触带来温暖和力量,使成员在结束前更实在地肯定团体的团结,体验在一起的感受,获得支持与信心;

2、轻轻地哼唱大家共同熟悉的歌曲,并随着歌曲旋律,自由摇摆。从儿童歌曲到乡村歌曲,尽量找大家会的,全部投入,一首接一首。使全体成员在一个充满温馨甜蜜而有内聚力的情景中告别团体,走向生活,留下一个永远的、美好的、极有象征性的、难忘的记忆。

五、交流分享

1、回忆整个活动,给你留下最深刻影响的是哪一次活动或者哪一个细节?

2、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临别前,你最想送给同伴的祝福赠言是什么?

六、注意事项

1、主持人可事先征求成员意见,选出大家共同熟悉的备选歌曲;

2、要求每一个人都要送出祝福赠言。通过相互祝愿,让大家带着信任,想到能和大家相互支持、帮助,想到有这么一群伙伴,相信今后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篇2:减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释放压力,放松心情,轻松学习,快乐生活

培训目标: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缓解释放压力,使学生学会合理的减压方式,愉悦心境,增进集体凝聚力

培训对象:面临期末考试的各班级学生 培训时间:40-60分钟 过 程:

一、破冰训练(暖身活动):轻揉按摩操

持续时间:5-10分钟

准备:能容纳全班学生的场地,背景音乐(指导师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节奏感强的音乐即可)步骤:

1.先将全班学生按实际人数情况排列成若干纵队,后一排同学将两只手臂置于前排同学的双肩上

2.指导师讲解按摩动作(可选择揉肩膀、捶背、捶腰,也可三者皆选)

3.指导师开启音乐,指导学生随音乐节拍做动作,被按摩同时学生也要随音乐节奏扭动身体

4.在音乐进行中指导师发号口令(如:全体向后转、向右转)变换队形,也可形成同心圆队形(两圆逆行)5.可反复进行一次

感受分享:请几个学生随意畅谈自己的感受,指导师总结

二、活动

(一):抓乌龟(抓住快乐,躲避痛苦)持续时间:10-15分钟

准备:能容纳全班学生的场地、几个简短的小故事 步骤:

1.先将全班学生按实际人数情况排列成蛇形队伍

2.指导师讲解动作:每位同学将自己的左手手掌心朝下,与地面呈水平,右手握拳伸出食指朝上,与地面垂直;然后将自己的左手掌置于左侧同学的右手食指之上,依次放好。3.指导师讲解游戏规则:设定“反应字”;当学生听到指导师讲故事的过程中出现“反应字”时,应以最快速度抓住左侧同学的食指,同时将自己的右手食指逃脱出来

4.游戏规则清楚后,可以先演练一次,以熟悉游戏过程;然后进行3-4轮游戏(中间可更换反应字,也可更换故事,以增加游戏难度)

5.奖励与惩罚:连续三次被捉住的同学要受到惩罚(让其表演节目等),连续三次捉住别人的可获得小的奖励

感受分享:请几个学生随意畅谈自己的感受,指导师总结 活动

(二):数字传递 持续时间:10-15分钟

准备:能容纳全班学生的场地、写有数字的白纸、空白白纸、笔

步骤:

1.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人员5名-8名左右,并选派每组一名组员出来担任监督员(交 叉监督,不能监督本组的队员);

2.所有参赛的组员排纵列排好,由指导师向全体参赛学员和监督员宣布游戏规则 3.游戏规则:

1)各队排尾同学到指导师身边来,指导师说:“我将给你们看一个数字,你们必须把这个数字通过肢体语言一次让你队员知道,并且让小组的第一个队员将这个数字写到白纸上,看哪个队伍速度最快,最准确。”

2)全过程不允许说话,后面一个队员只能够通过肢体语言向前一个队员进行表达,通过这样的传递方式层层传递,直到第一个队员将这个数字写在白纸上,并由指导师提示所提交的答案是否正确,以及由小组内部决定从哪个队员开始重新传递;

3)比赛进行5局(数字可由指导师设定,例如可设定为:0、900、0.01、-1960、198/63等),每局中间休息1分15秒。

感受分享:请几个学生随意畅谈自己的感受(该活动中什么是制胜的关键),指导师总结

三、结束阶段:感受分享

篇3:职业压力管理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管理压力, 完善自我。

二、团体性质

异质性、封闭性的成长经验型小组。

三、团体规模

8-10名已参加工作的成年人。

四、参加对象

小组成员为已在高中学校任教2-3年的感觉有工作压力的教师, 异质、固定。

五、团体目标

(一) 终极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使有职场压力的成员能直面自己的压力, 掌握管理压力的方法, 协助其自我认识, 促进他们的发展, 最终实现自我完善。

(二) 过程目标

1、使小组成员明确自己压力的来源。

2、使成员学会并掌握管理压力的方法。

3、促进成员的自我成长。

六、团体方案

七、团体活动具体操作过程

(一) 团体成员的甄选

1、成员的条件

在高中学校任教已2-3年, 或稍微更长些时间, 感觉工作压力大, 且这种压力对他们自身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人。

2、招募方法

通过网络和电视、报纸、杂志等宣传途径, 宣传本次团体活动的主题。招募团体成员以自愿报名为主。

3、筛选过程

通过面谈, 确定来访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职场压力管理, 做一份关于工作压力的心理测验, 筛选出有较明显压力的人, 并备案。

4、引导参与的方法

向成员宣布团体纪律:坦率真诚, 保守秘密, 签定契约, 并让团体成员看一些有关团体活动的影像、资料等。

(二) 团体活动的具体安排

1、第一单元

(1) 准备:彩色纸剪成三角形或正方形, 并一分为二, 胶水、硬纸板, 一个不透明的箱。

(2) 将对裁好的彩色纸放入不透明的小箱子, 团体成员自由抽取。然后, 成员必须找到自己同色与形状相匹配的另一半。找到后, 将色纸贴在硬纸板上, 并在彩色纸上写上两个人的名字、两个自由交谈五分钟、互相认识。然后全体成员围图坐下, 每—对轮流向人家介绍对方, 使团体中每个个人都能相识。

2、第二单元

(1) 成员以自己舒服的方式坐在椅子上, 大家围坐成一个圈, 圈的大小适中, 指导者站在圈外。

(2) 指导者提出四个问题:消极压力产生时的心理和生理表现有哪些;你曾经感受过何种工作或生活压力;你认为压力是如何产生的;你是怎样抗压的。

(3) 成员思考后, 自愿发言, 但要使每一位成员都说出自己的感受。

(4) 团体指导者进行总结。

3、第三单元

(1) 成员以自己感觉舒服的方式可坐也可站。指导者教授并示范减压“呼吸操”。

(2) 腹式呼吸:缓缓吸气, 使腹部鼓起, 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动作从容舒适, 像熟睡之态。

(3) 胸式呼吸:深吸气, 使胸不断扩张, 然后不间断地慢慢把气呼出。

(4) 上胸式呼吸:将两手掌按在锁骨上, 然后上胸部扩张吸气, 待吸气后再向外呼气。呼吸要均匀, 节奏可逐渐加快。

(5) 深呼吸:吸气时, 依次鼓腹、扩张胸部、扩张上胸部, 使胸、腹腔处于“饱和”状态, 然后再逆序呼出气体。

(6) 节律呼吸:走3—4步用鼻吸气, 再走3—4步用鼻呼气。步速与呼吸节律要很好地配合。

(7) 强烈呼吸:先吸足气略憋片刻, 然后将嘴噘成圆形向外急速呼气3次。其动作似吹口哨一般。

(8) 激励呼吸:先吸足气略憋片刻, 然后通过齿缝向外呼气, 并发出“嗤嗤”声。

4、第四单元

(1) 小组每位成员发放白纸和彩色笔。

(2) 团体围圈而坐, 由一位成员当主角, 大家讨论对他现在的印象及刚参加团体时有何不同, 看看他参加团体后改变了什么, 然后请他自己说说感受。接着再换另一位成员。依此类推, 对每位成员反馈。结束时每人发一张纸, 请每位成员在纸顶端写上“对××× (自己姓名) 的祝福, 然后向右传给每位成员, 每人都写下自己对他人的祝福和建议, 或用绘画形式表达。当转完一圈, 每位成员细细阅读他人的祝福, 并对他人怀着深深的感谢, 最后大家一一握手道别。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2]林孟平等:《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 商务印书馆, 1993年。

[3]王欣丽、时勘:《压力管理的心理学解读》,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7, (05) 。

篇4:减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关键词 移空技术;团体辅导;减压

分类号 B84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6.002

1 前言

移空技术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天君教授提出的一项心理治疗技术,首次发表在2008年第五届世界心理治疗大会上,当时命名为“移箱技术”。在后来的临床应用中,因其具体操作方式的一系列改进与完善,正式更名为移空技术(夏宇欣,吴晓云,刘天君,2013)。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的规范及示范研究”项目,移空技术作业流程得到了系统梳理,形成了标准化操作手册(张亚林,曹玉萍,2014)。

作为一项以气功锻炼中的“存想”与“入静”技术为核心、以中医具象思维理论为依据的干预方法,移空技术蕴含了中国传统心身医学的治疗思想与实践技能。其主要功效是缓解或消除适应不良的心身症状,技术应用过程中强调对心身状态整体体验的聚焦,并以象征物为媒介进行问题呈现与干预。例如,在治疗师的引导下运用想象,将需处理的症状象征性物化并放入相应生成的容器,而后借助想象进行不同心理距离上的反复移动(张亚林,曹玉萍,2014)。此外,移空技术的应用不以患者对自身经历的详细报告为前提,也不强求对心理困扰的言语表述,而是强调治疗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患者在意识放松状态下跟随治疗师的引导完成作业,引导过程中仅就问题聚焦并对象征物的感知体验进行适当的言语交流,所强调的是患者对脑海中自然浮现意象的捕捉与体验(夏宇欣,吴晓云,刘天君,201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心理应激或称作“精神压力”,已经成为人们必须不断应对和认真处理的重要问题。原则上,应激一旦发生,无论它是由何类应激源引起的,都会既引起心理反应,又导致生理反应,且在多数情况下,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在基础研究领域,有关具身认知的一些研究结果已经表明,运动状态、躯体温度、负重、姿势等身体的物理属性会直接影响诸如态度与评价、自我概念、思维努力程度等认知形成(Wells & Petty,1980;Willams & Bargh,2008;Jostman & Lakens,2009;Schubert & koole,2009);有实验研究验证了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对情绪、情感形成的影响作用(Steeper & Strack,1993)以及记忆中情绪信息的具身特征的影响作用(Niedenthal,2007)。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在设计针对压力所致心身问题的临床干预方案时,应该从身心一体的哲学理念出发,以整体的不适感受为工作重点,兼顾促进自我觉知与认知领悟,或有望在降低主观压力感受强度、缓解个体紧张状态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促使个体看待事物的态度发生转变并提升自我效能感。

此外,基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人最主要的属性是社会性,这源于本土文化、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各种观念、态度、习惯以及某些特定的反应与行为方式(闫杰,2008)。在压力问题应对及求助行为上,国人因此表现出不同于西方人的特点,例如更倾向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治愈的元素,对寻求心理援助保持更消极的态度、对心理问题表现出更多的躯体化主诉,以及更习惯于治疗师主导的治疗模式等(余晓敏,江光荣,2004;吕小康,汪建新,2012)。

鉴于此,本研究拟以移空技术的分解应用为主线,结合正念训练(唐海波,罗黄金,张现利,赵龙,2012)、接受与承诺疗法(张婍,王淑娟,祝卓宏,2012)以及其他一些蕴涵本土文化特色与医疗思想的技术(李北容,宋斌,申荷永,2012;张红兰,郑文清,2011),从增强对心身状态的觉知与接纳、教习心身放松技能、促进有效行動入手,设计一套旨在改善个体面对压力时的不良心身反应、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减压团体辅导方案,以期完善移空技术与团体辅导相链接的实践模式,深入探索基于移空技术建构心理治疗方案的科学进路。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在某高校招募自愿参加实验的本科生24人,通过面谈与量表测评,基于差异化原则,选出压力知觉程度、自我效能感及心身症状表现各有不同的12名学生进入实验组,另外12名学生进入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均为男女各半,实验组平均年龄19.42±1.08岁,对照组平均年龄19.67±1.61岁。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工具

压力知觉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该量表由14 个反映紧张和失控感的问题构成,要求被试根据感受应答。各条目得分相加得总分,总分越高,反映近期被试主观感受到的压力水平越高。

自我效能感问卷(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该量表由Schwarzer等编制,共计 10 个题项。采用 4 点计分,其中“1”表示“完全不正确”,“4”表示“完全正确”。由被试填答所述情况与自己的相符程度,总分数值越大表明个体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水平越高。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该量表包括90 个项目,常用分析指标包括九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总均分。

nlc202309090440

此外,在团体辅导结束时,请被试回答开放式问题(“通过本次系列辅导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并对历次单元活动满意度进行1~5的评分(1=完全不满意,2=比较不满意,3=基本满意,4=满意,5=非常满意),评分低于3的项目,请被试注明原因及改进建议。

2.2.2 研究设计

采取2(实验组、对照组)×3(前测、后测、追踪测试)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团辅开始前一周对报名者统一施测CPSS、GSES、SCL-90三个量表;确定入组后,对实验组实施持续6周、每周2小时的团体辅导;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团辅活动结束当天,对两组被试均进行后测,并请实验组对各单元活动的满意程度进行评定,提供对于活动体验与收获的文字反馈;活动结束后一个月,邀请两组被试再次填答量表。

2.2.3 团体干预方案

本研究拟定的团辅方案分六个单元依次执行。第1单元的主题是感受具象,通过对移空技术完整流程的初次体验,带领成员体验具象思维、引导他们体验对现实问题的意象性表达。第2单元的主题是问题聚焦与领悟,通过生成问题象征物的作业体验与讨论,引导成员深入感受问题象征物的生成过程与生成意象,锻炼具象能力、促进问题领悟。第3单元的主题是觉知与改变,通过对问题象征物改变过程的体验与讨论,引导成员关注自身感受、觉察意象变化,进而促成其领悟问题解决过程中觉知的意义与作用。第4单元的主题是觉知与承载,通过“以己为景的觉察”、容器象征物生成过程与生成意象的体验和讨论,引导成员对自己与所面临问题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索,重点在于觉知自己可否接受问题存在并在心理上予以承载,进而培养成员带着问题去行动的态度与信心。第5单元的主题是感知自我力量,通过觉知练习、对问题象征物随意移动环节的体验与讨论,引导成员感知自我力量,提升自我觉察与关注当下的能力。第6单元继续强调关注当下、感知自我力量,并做全程回顾与统整。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前测上的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两组被试在后测、追踪测试的测评数据进行单因素协方差分析,将被试在前测量表上的得分作为协变量处理,籍此排除基线水平对组间差异对比结果的影响;对组内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差异比较进行配對样本t检验。

3 结果

3.1 团体辅导对缓解压力相关心身问题的即时效果

在为期6周的团体辅导之后,实验组被试的压力知觉水平显著降低(t(11)=3.09,p=0.010,Cohens d=1.42);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t(11)=-3.25,p=0.008,Cohens d=1.39);症状自评总水平显著降低(t(11)=2.46,p=0.031,Cohens d=1.05)。就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而言,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精神病性水平的降低达到统计显著(t(11)=2.33,p=0.040,Cohens d=0.99;t(11)=2.28,p=0.044,Cohens d=0.97;t(11)=2.52,p=0.029,Cohens d=1.07;t(11)=2.53,p=0.028,Cohens d=1.08)。而对照组被试的压力知觉水平、自我效能感和症状自评程度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组间差异对比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被试在压力知觉量表上的得分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F(1,23)=9.66,p=0.005, η2=0.30),在自我效能感量表上的得分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F(1,23)=4.30,p=0.05, η2=0.16)。

3.2 团体辅导对缓解压力相关心身问题的维持效果

在团体辅导结束1个月后的追踪测验中,干预对实验组被试压力知觉水平降低、自我效能感提高以及症状自评总水平降低的效果得到了保持(t(11)=3.67,p=0.004,Cohens d=1.57;t(11)=-2.81,p=0.017,Cohens d=1.19;t(11)=3.15,p=0.009,Cohens d=1.34)。就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而言,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精神病性水平的降低得以保持,甚至进一步转好(t(11)=3.29,p=0.007,Cohens d=1.40;t(11)=2.45,p=0.032;t(11)=3.92,p=0.002,Cohens d=1.67;t(11)=3.22,p=0.008,Cohens d=1.37);此外,干预对抑郁水平的降低效果也达到了统计显著水平(t(11)=2.59,p=0.025,Cohens d=1.10)。而对照组被试的压力知觉水平、自我效能感和症状自评程度相比前测仍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变化(p>0.05)。组间差异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被试在压力知觉量表上的追踪测验得分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F(1,23)=8.06,p=0.010, η2=0.26),在症状量表的强迫症状及焦虑因子上的得分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F(1,23)=4.68,p=0.042, η2=0.17;F(1,23)=5.20,p=0.033, η2=0.19)。

3.3 团体辅导效果成员自评

团体对各单元活动的满意度评分均值分别为:单元1为4.5分,单元2为4.33分,单元3为4.0分,单元4为4.17分,单元5为3.83分,单元6为4.17分;所有被试对各单元活动满意度的评分均超过3分。

总结成员对团体活动收获的反馈内容可以看出,“促进了对问题的理解与领悟”是小组成员普遍提及的收获,其次是“增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感”“增加了耐心与信心”,再者是“身心放松带来的愉悦体验”(表4)。

4 讨论

本研究干预前后的量表测评结果表明,团体辅导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压力相关的心身症状、降低压力知觉程度、提升自我效能感。对干预后成员收获的内容分析表明,团体辅导有助于促进成员对所面临的压力问题的理解与领悟,启发他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并可提升他们对于问题解决的耐心与信心。团体结束一个月后的追踪调查发现,团体辅导取得的积极效果得以保持,且症状自评因子得分持续降低,这说明团辅方案对大学生压力所致心身症状的改善具有长期效果。笔者认为,本研究基于移空技术设计实施的减压团辅方案可以取得预期成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篇5: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一、团体辅导理论

1、团体辅导功能:

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同时也成为他人的社会支持力量。

2、订立团体规范:

起组名、口号、组歌、组规(保密、倾听、真诚、尊重、守规等)

3、团体性质:

结构式、同质、封闭式、发展性、自愿性、咨询师个人成长团体。

二、团体活动方案设计

第一次 自我探索团体活动 热身活动:

① 爱在指尖流动 ② 心有千千结

③ 接受现实(听主持人口令:1举左手,2举右手,3抬左腿,4抬右腿,5不动,错的人说“对不起我错了”出局。)(备选活动)主题活动

1、自我探索提纲:

(1)我最欣赏自己的三个方面;

(2)生命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三个人物;(3)童年最开心的一个经验;

(4)在学习或工作中最有满足感的一个经验;

(5)如果危险降临,你生命可能只剩下10小时,你最想做什么?

2、目标搜索(写下近期内要完成的五件重要事,因意外事情需要放弃2件、1件、再1件,最后只剩1件是什么/)

3、20个我„„造句(备选活动)

第二次 价值观探索团体 热身活动: ① 松鼠搬家

② 动作创意(独一无二的你)

③ 最佳配图(理解没有正确答案,只有价值观的不同)(备选活动)主题活动:

1、价值拍卖

活动目的:

通过该活动了解自己的价值观。活动步骤:

辅导老师发给成员“价值观大拍卖表”,并给成员1000万元(自制),说明价值观大拍卖的方式,辅导员喊3声由出价最高者买得并成交。请成员在表上自己想买的价值观边上写下预估的金额,一定要将1000万用完(每位成员至少要选择3项以上,不可只选一项或二项)。说明完后进行拍卖。请每位成员分享自己拍卖中所购得价值观,辅导老师分享在拍卖过程中的对成员新发现与作澄清。

2、生命之重(生命中重要的五样)

3、感恩父母(写出父母的生日、喜欢吃的食品、穿鞋的尺码、兴趣爱好、年轻时的理想、最得意的一件事、最后悔的一件事、最大的优点、对我的期望)(备选活动)

第三次 咨询师成长发展团体 热身活动:

1、个性名片:写出五条个人信息,可以是具体的、抽象的、含蓄的,但要求是个性化的。时限五分钟。

参考:①姓名——昵称——网名——外号;

②特长——爱好——兴趣——嗜好;

③崇拜的人——欣赏的人——敬重的人——厌恶的人——痛恨的人;

④理想——目标——经历——志向;

⑤对自己的比喻——体型——外貌——身高——体重——肤色;

⑥联系方式——家庭电话——手机号——QQ号——班级——学号。

2、信任之旅

3、多元排队(按高矮、胖瘦、生日大小排队)(备选活动)主题活动:

1、脑力激荡

① 通过什么样的努力能成为合格的咨询师; ② 为通过咨询师考试,你有哪些好的方法?

2、家庭动力图(学会自我分析)

第四次 完善自我团体 热身活动:

1、突围闯关

2、破蛋而出 主题活动:

1、评头品足

篇6: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在此基础上,人的个性品质得以形成,能力素质得以发展。为了适应所处的环境,让自己更好的被他人和社会接受,个体还需要不断学习掌握人际交往的有效行动指南。活动地点:音乐教室活动时间:60分钟顺序活动目标时间具体安排一团体建立酌情同学自我介绍小游戏二人际适应和熟悉45分钟暖身活动10分钟左右“火星人来了”主活动25分钟“征兵总动员”讨论与分享10分钟三期望10分钟写给未来的信/画

(一)活动团体活动——团体建立从三到五年级的学生中选27名为代表,大家分别进行自我介绍。

(二)人际适应和熟悉此活动有三个环节组成:

1、暖身活动:火星人来了

1)准备:教室、塑料充气棒、音乐、火星人的标牌

2)师:活动语言引入选出两名志愿者扮演火星人,一人一个塑料充气棒,两人必须手拉手,不能松手。他们用充气棒触碰任何同学说:“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被碰到的同学说:“碰!”做出被电击的状态,并加入到火星人中间去,手拉手,直到所有同学都被抓到,计时。分享:

1、当你被抓到时你的感觉是什么?

2、为什么人越多的时候就越不容易抓人?

3、彼此之间拉着手去完成共同任务时的感受是什么?

2、主活动:征兵总动员

1)活动准备:音乐、抽签纸

2)师:语言引入学生围站成一圈,由我抽签选三人当“小队长”,限时十分钟,允许小队长自由教室里走动,邀请其他同学加入自己所在的队伍,如果游说成功,则新加入的队员与其他队员手拉手,一起帮队长加快“征兵”行动;如果游说不成功,不能强行“征兵”。比比哪小队人数最多,就是胜利者。时间宽裕的话,可以轮换小队长,重复游戏。分享与讨论:

1、你通常用什么方式认识新朋友,跟别人介绍自己?

2、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很容易的就说服别人,而有的人则不行?

3、你喜欢跟什么样的人呆在一个小队里?

4、如果你当小队长,你认为如何进行“征兵”最有效?

(三)活动暂时结束:

篇7: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攜手共進,心心靈相約

——心協理事會團體凝聚力輔導方案(室內)

一、指導老師、領導者和其他成員介紹: 【指導老師】:

高美才,南昌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具有較強の專業理論知識、實踐能力,曾多次主持領導團體心理輔導。【領導者】:

海柳娟,南昌大學教育學院應用心理061班學生,心協會長顧問 【協助人員】:

劉偉芳,應用心理072班學生,心協心研部副部長。

二、團體性質:

結構式の,異質の,訓練成長,自我體驗の封閉式輔導。

三、團體對象: 心協理事會成員。

四、團體規模:13人,男女比例為7:6。

五、地點:心協辦公室

六、活動時間:共一次,1.5—2小時,時間10月18日晚7:00—9:00。

七、活動費用:

各種手工制作材料和印刷費用以及團輔相關道具,獎品等。

八、理論依據:

1、團體凝聚力是以團體共同活動為中介,在團體活動中,成員經過互動,彼此訴說自己心中の感受和想法,從而增進成員之間の感情和思想交流,這時,彼此發生認同,互相滿足心理需要,產生親密感和相互依賴感,加大成員之間の相互吸引和團體多成員之間の吸引,在這樣の團體中,成員心情愉快,精神振奮,行為,認知,情感一致,凝聚力就高。

2、馬斯洛の需要層次理論出發,歸屬の需要,一個人成為一個團體の一員時就希望自己能找到歸屬感,希望自己在團體中能發揮自己の作用,實現自我效能感,充分實現自己の價值。

3、自我價值の實現,個體希望與團隊中其他成員有人際互動,並希望投入該團隊の活動中,並從團隊中獲得自己の價值實現,有自我滿足感。

九、輔導目の:

通過一系列の活動,讓所有成員都參與,並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之中,充分進行體驗,感受,發揮自我能動性,與成員一起分享,一起成長,在團體中實現自我成長和體會團體凝聚力の重要性,並把團輔の收獲運用到今後の學習和工作之中,真正實現自我價值,並與團隊其他成員更好の合作,增強團體凝聚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團隊意識,發揮主人公の角色為團體目標一起進步。

十、活動內容:

(一)、開場白:

領導者做自我介紹,並介紹協助者,把團體成員按男女比例分開,讓大家更好の融入進集體中,希望通過這次活動,為大家營造一個平等,互相尊重,信任の小組氛圍,促進團體成員の自我發展,增進組員の團體歸屬感和對團體の信任,以提高小組內部工作積極性,增強團體凝聚力。時間:5分鐘

(二)、熱身活動:

0128

0128

1、小遊戲:先伸出兩只手の食指,領導者叫開始,一、二、三一起派三下,然後再伸出中指和食指一起跟著口令派三下,依此類推,最後變成一個手掌一起排三下,隨著手指の增多,你會發現聲音越來越大,力量越來越強。雖然遊戲簡單,在但這個過程中,你會不經意間發現“團結就是力量”,在一個團體中,也許一個人の力量是很微弱の,但當兩個人,三個人,甚至全體成員齊心協力為共同目標一起努力,一起付出の話,你會發現不一樣の收獲。目の:通過這個簡單の遊戲引導大家初步形成團體意識,充分體驗這種氛圍,積極融入到團體中,與團體成員一起成長。

領導者引導大家帶著這種氛圍充分體驗今天の活動,並要求在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體會,積極發言。自己有什麼體會,收獲或者什麼看法,觀點都可以說,這不但是我們一起成長の過程,更是我們發現不足,改進不足の過程。我們の目標就是敞開心扉,共同進步。

讓團體成員簽協議:(准備承諾書),要求每個人都要簽上自己の名字,並遵守承諾,做不到の要接受一定の懲罰。這部分工作由協助者完成,發紙和筆讓成員簽寫承諾書,寫好後貼在心協辦公室。10分鐘。

三、無家可歸

活動前奏:所有成員圍成一圈,並轉身成為一個人在另一個人背後,相隔一定の距離,領導者說開始時,每個人給前面一個人做按摩,捶背,一分鐘之後換方向,進行同樣の動作。目の:所有成員都放松,准備好進入接下來の環節中。

正式活動:所有人任意走動,當領導者報數の時候就要按要求の人數組織在一起,進行三到五次,要求每一次都有人落單最好,但也要注意有些人因挫敗而喪失信心。

要求:這個活動中看似很簡單,但蘊涵の道理深刻,要求領導者要作好引導工作,指導成員不是為了玩遊戲而玩遊戲,要認真體會遊戲過程。

創新:當看到成員都在集中注意力等待數字時,可叫一,很多人會反映不過來,當發現時大吃一驚,這時請大家分享一個人是什麼感受??? 討論:

1、在這個遊戲中,你有沒有積極參與,是否處於主動地位,當聽到數字時你是主動去找他人組隊,還是等著別人來找你?

2、你為什麼被拋棄了,是什麼感受?當第一次被拋棄之後,第二次你想到了什麼策略了嗎?

3、作為組織の一員,你是否意識到家の重要性?這個遊戲給你什麼樣の啟發? 時間:20分鐘。

“家”對我們如此重要,我們不但需要家,我們更需要一個充滿溫暖、包容、溫馨の家。

四、畫圖接力賽:

這是一個有難度の活動,一般在一個組織中都是領導者分配任務,下面の人去完成就行,但今天我們要求每個人都參與到活動中,自己做主の同時還要求與其他人配合,完成共同の目標。

過程:指導者介紹活動規則,根據所規定の題材(如走進考場,我們の學校,未來の學習,成功の日子等),各組成員在限制の時間內,通過充分の討論,發揮各自の想象力,輪流接力將圖畫完成,要求是成員每人都必須動手,圖畫必須是團體合作の結果.成員如果各執己見,不能充分討論協商,會由於意見不集中而耽誤了時間,無法順利完成任務,如果成員協商充分,意見集中,作品不僅有創意,有特色,而且所花時間少.成員通過此練習,可以學習團體內如何溝通,促進合0128

0128 作。

要求:成員之間可以提供意見,但不可以代畫,每人都要畫,最後小組進行解說,領導者進行評選,頒發獎品。這個活動有獎品哦,大家一定要加油。目の:培養成員の合作態度,訓練思考,討論和創造の能力,學習合作の行為,培養團體合作精神。

這個活動會因意見不和而發生爭執,這就要求大家學會包容他人,作為一個團隊就要以團隊の利益為重,以共同の目標為首,拋出個人思想,齊心協力,一起努力達到目標。討論:

1、你們是如何確定來這樣畫這幅畫の?

2、在這個過程中,你們小組是如何完成の?有沒有出現一個人中心の現象?

3、在這個活動中,你發揮了什麼作用?若沒有你,他們能達到目標嗎?

4、當意見分歧很大時,你們是怎麼解決の?你是否意識到團隊合作の重要性? 在這個過程中,領導者還要注意觀察小組動態,組員の參與程度和積極性。材料:一組六人,一組七人,一起完成畫。兩張大材料紙,13只彩筆。時間:約45分鐘(畫30分鐘,說15分鐘)

團隊合作不是要求你聽從安排,而是要你積極主動の加入到團體中,充分發揮自己の重要作用,為團隊貢獻自己の一份力量。

五、心靈寄語:

這是今天活動の最後一個環節了,相信大家對家の重要性和團隊角色の重要性都有了一些思考認識,下面就把我們對這個家の期望寫下來,作為我們一起奮鬥の目標,我們互相督促,一起成長。

要求:在心型卡片上寫下你對心協の期望,每位成員寫下對團隊の祝福,希望自己の團隊是什麼樣の,以及在團隊這麼長時間の感受,貼在海報紙上。要求寫出自己最內心深出の想法,我們會把它貼在辦公室牆上,作為勉勵。並要寫上自己の名字,在互相監督の同時也要自我反思,帶著我們の期望一起成長,一起奮鬥,為了心協の明天,為了我們心中の信念,有了夢想我們一定能飛翔。

播放歌曲《相親相愛一家人》 材料:15張心型卡片,彩色。時間:10分鐘 六:填寫反饋表:

協助者發表格,現場填寫。要求真實填寫,我們要發現不足,才能一起成長。時間:10分鐘 歌曲:《明天會更美好》

篇8:应对考试焦虑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关键词:考试焦虑,团体心理辅导,辅导方案

考试焦虑是大中学生普遍面临的突出心理障碍, 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考试发挥, 而且这种持续的焦虑情绪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如何对抗考试焦虑, 已经成为教育研究者的共同关注点。考试焦虑的干预一般采用个体辅导或团体辅导或两者结合的形式开展。团体辅导作为一种适合集体开展的心理辅导形式, 是矫正考试焦虑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下面结合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探讨应对考试焦虑的团体辅导方案。

一、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 (A.Ellis) 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理性情绪行为 疗法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简称REBT) 。艾里斯把人的信念分为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 引起情绪和行为失调的是非理性信念。人的精神烦恼和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个体思维中不合理的非理性信念。当个体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时, 便会导致负性情绪体验;当个体坚持更加理性与合理的信念时, 其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就会得到缓解。艾里斯认为非理性信念主要有三个特点: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透顶。对考试的不合理认知是导致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考试焦虑学生往往对考试持有以下不合理信念:绝对化倾向———“这次考试我必须考好”;过分概括化———“我太没用了, 考试都考不好”; 糟糕至极———“这次考试考不好我就完了”。要想缓解负性情绪, 就必须与不合理信念作斗争, 矫正非理性认知。本团体辅导方案以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为基础, 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手段, 协助学生转变有关考试的非理性信念, 解除情绪困扰。

二、方案设计

(一) 总体目标

1.协助学生了解自己对于考试的不合理信念。

2.协助学生调整不合理信念, 建立合理的认知。

3.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放松技巧应对焦虑情绪。

4.帮 助学生树立信心 , 降低考试焦虑水平 , 从容应对考试。

(二) 团体的结构化

团体时间为60分钟左右, 团体规模不超过60人, 选在空教室或者室外空地进行。

(三) 活动过程

第一单元:暖身活动 (5分钟)

单元目标:缓解气氛, 放松心情;引导成员参与团体活动。

人椅游戏。把全班同学随机分组, 每组不超过10人, 各小组围成一个圈, 每组想一个口号:什么都行, 只要小组成员都认可即可。比如:勇往直前, 同心协力等。然后请每位成员把自己的双手搭在前面成员的双肩上, 双脚并拢慢慢往下蹲, 慢慢蹲, 慢慢坐到后面成员的腿上。保持不动, 看哪一组坚持的时间长。

第二单元:我看考试 (10分钟)

单元目标:了解成员对考试存在的不合理认知。

1.填写“考试前后的想法”表

所有成员填写考前、考中、考后的想法和导致的结果。

2.小组讨论交流与总结

成员在组内把自己的想法和可能导致的结果分享, 然后其他成员帮助他 (她) 找出关于考试的不合理认知。最后归纳小组的不合理认知, 在下一阶段活动时使用。

第三单元:建立合理认知 (20分钟)

单元目标:帮助成员初步掌握理情行为疗法;协助成员初步建立对考试的合理认知。

1.领导者引导成员学习理情行为疗法

对考试的不合理认知是导致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 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艾利斯强调认知在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人们不快乐的原因往往在于被“绝对化倾向”、“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等不合理的非理性认知束缚了心灵, 导致心理困扰。比如:“我必须考好 (绝对化倾向) ;我太无能了, 我没用, 考试都考不好 (过分概括化) ;我考不好就完了 (糟糕至极) ”。要想克服消极情绪, 就必须矫正非理性信念, 用合理的认知取代不合理的认知。

2.调整认知

小组成员转换思维, 用新的合理认知反驳取代不合理认知。比如: 不合理认知:“考试一旦失败, 同学们就会看不起我。”反驳:考试不理想, 同学们真的会看不起吗?合理认知: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 一次考试不好, 只是说明你前阶段的学习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同学都是友善的, 不会因为一次考试失败就否定一个人。

3.建立积极认知

引导成员根据以下格式把话写完整。通过形成合理的认知, 调节成员的情绪。

例句:考试越来越临近了, 我既兴奋, 又紧张, 因为……备考这段时间的紧张、烦躁情绪是很正常的, 因为……虽然现阶段我复习得不是太理想, 但是……昨天已经过去, 永不复返, 所以……

第四单元:直面焦虑 (15分钟)

单元目标: 帮助成员了解和初步掌握缓解焦虑和放松训练的方法。

1.积极心理暗示法

心理学理论提出, 采用积极的自我意象, 以积极的名言鞭策自己, 能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起到积极的促进效应。比如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棒”, “我能”, “我是最棒的”, “没有什么可怕的, 我能行”, 等等。

2.想象放松训练

放松的要领: 在整个放松过程中要保持深慢而均匀的呼吸;要能体验随着想象有股暖流在身体内运动。

指导语: (配合轻缓的音乐) 请你以一个最舒服的姿势坐好, 伴随音乐, 慢慢闭上双眼。现在请你自由呼吸, 心无杂念。我将带你进行一次想象之旅, 请集中注意力于我的指导语, 并感觉你的身心开始越来越放松……继续放松……现在你正坐在考场里, 教室里坐满了考生, 到处都很安静。监考老师已经把试卷发下来。今天的考试科目是……恰好是你擅长的, 但你还是不免有点紧张, 快速看了下试卷, 发现有些题目你不会做, 这时你越发紧张, 心跳加快, 手心出汗。“我能行, 我可以的……”, 此刻你想起老师的话, 不断对自己积极暗示。你开始深呼吸, 一次, 两次……慢慢的, 你觉得自己放松下来。然后你又看了一遍题目, 这次你觉得全部都是你会做的题目, 你得心应手, 很快就把题目全都做完了。仔细检查了几遍, 考试时间到了, 老师收走试卷, 你从来没有像今天考试考得这如此顺利, 你轻松地走出考场。看着外面的阳光, 你觉得世界真美好。现在你觉得眼前越来越亮, 请慢慢睁开眼睛。

第五单元:坦然面对考试 (10分钟)

单元目标:帮助成员树立信心面对未来的考试;成员之间互相感谢与鼓励, 并结束团体。

1.“激励留言卡”

成员围成一圈, 每人发一张彩纸, 在中间用彩笔画一个心形, 在心形中间写上自己的名字, 然后依次向右传;每人都在心形里写下自己对其他成员的祝福和鼓励; 成员轮流大声念出他人对自己的祝福与激励, 并对他人表示深深的感谢。

2.真心英雄

领导者引导:学习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劳动, 需要具备不抛弃不放弃的执著精神。考试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只需顺其自然认真复习即可, 积极良好的心态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收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随着《真心英雄》的音乐响起, 所有成员起立, 手拉手一起齐声歌唱, 在激昂而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团体。

作为一种集体开展的心理辅导形式, 团体辅导能有效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新时期教师要学会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 帮助学生缓解考试焦虑, 并且引导其将团体活动中习得的经验有效地迁移到学习与生活当中。我们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培训工作, 使团体心理辅导的队伍更强大, 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晓玲.考试焦虑量表在湖南地区的试用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0, 8 (1) :51-52.

[2]刘儒德, 周蕾, 张再青.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6 (1) :68-72.

[3]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篇9:减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对象:阜新市第一职专学生

人数:学生、老师、心理咨询师共120余人

目标:考前减压,增强自信,提升心理抗压能力,潜能开发,自我情绪管理,学会关爱自己,关爱别人。

形式:体验式学习——使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在感悟中超越

地点:阜新市第一职专

材料:会场布置(主题横幅1条、宣传条幅6条、主会场背景、小彩气球若干),活动道具(吸管,扑克,回形针,蓝色丝带若干),费用大约260元,由主办方承担。

活动流程:

第一模块《欢歌笑语舞起来》:(51分钟)调动全场人员的参与热情,学员之间快速建立联系,进入放松、愉悦状态,提高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第一次筛查,找出重点工作对象。

子模块1《八龙闹海》:(10分钟)目的——放松心情,提高参与热情,快速建立关系。

子模块2《巨龙潜游》:(5分钟)在快乐中,使学员学会管理情绪的能力,增强自信。

子模块3《快速组队》:(31分钟)使学生学会时间管理,高效工作的能力,加强团队意识,提高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筛查。

子模块4:备用模块

第二模块《比比谁高》:(45分钟)目标——加强团结协作意识,开发潜能,提高应对挑战能力,使学生体会坚韧、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进一步筛选出重点学生。

活动步骤:

1.公布游戏规则(2分钟)

2.学生参与游戏(10分钟)

3.小组讨论与分享(18分钟)

4.各小组代表前台分享(10分钟)

5.主训对游戏进行点评(5分钟)

第三模块《静后花开》:(60分钟)

子模块1《情绪温度计》:(5分钟)目的——体验、认识、感受、把握自己的情绪。

子模块2《优点大轰炸》:(55分钟)目的——使学生了解自己,增强自信,对筛选出的学生进行心理援助与治疗。

第四模块《群凤起舞》:(22分钟)

子模块1《永结同心》:(12分钟)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加强团结协作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

子模块2《群凤起舞》:(12分钟)在享受猜拳快乐的同时,使学生感悟到人生就是一次次拼搏,只有坚持,永不放弃,勇于面對才能达到最终目标。目前面临的考试就是人生的第一次拼搏,只要坚持,不放弃,就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第五模块《大爱无疆》:(15分钟)目的——整合、回味、感悟。激发学生爱和感恩的力量,让爱永久地流动下去,深刻体会会爱自己,也会爱别人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

活动结束(整个团训共193分钟)。

主要事项:

1.人身和心理的安全问题

2.应急事件的处理问题

3.去角色化问题

后续事宜:

1.评估与反馈

(1)目标完成的评估

(2)学生、老师的反馈调查

(3)学校领导的反馈调查

2.后续服务

(1)心理健康教育普及

(2)心理辅导

(3)心理咨询

(4)心理治疗

(5)危机干预

篇10: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在相识的基础上,更好的了解彼此、倾听彼此,化解生活中由于彼此不熟悉而导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活动目标]

通过关注练习活动,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彼此,拥有更好的人际互动,化解矛盾和冲突。

通过自画像活动,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更好的反省自身。

在活动中让学生直接触摸自己内心真实的体验和感悟,学会感恩和换位思考等。

[活动方式]

热身活动、关注练习、自画像、分享与讨论

[活动准备]

材料:白纸、笔(自画像时需要让同学们带上)。

[活动过程]

1、活动主题介绍,做团体契约(5分钟)

活动要求:

(1)收心(集体把手机调成静音)

(2)积极参与,开放自己。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避免言语伤害。

(3)遵守活动规则。

契约内容:

(1)积极参与

(2)不进行任何言语攻击、身体攻击

(3)保密原则

2、热身活动(10分钟)

全班同学按出生年月(阳历)从大到小排列,只允许进行肢体交流,不得发出任何声音。

惩罚游戏:花好月圆夜

3、关注练习(50分钟左右)

热身活动后报数,分组。组内成员每人向指定成员提一个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对方如果不想回答,可以表达出来。

轮流被问,每人约6分钟。

4、自画像(40分钟左右)

用任何形式画出自己,抽象的、形象的、写实的、动物的、植物的,什么都可以。总之,把自己心目中最能代表自己的东西画出来。可以有标题,也可以无标题。

画完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欣赏图画,并请每一位同学对他的画进行解释并答疑。

5、活动分享(约20分钟)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网址:减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47588

相关内容

减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精选21篇)
减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精选5篇)
高三减压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缓解压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优秀11篇)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压力管理
减压释压,乐享生活——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画说心情——艺术减压心理团体辅导活动
压力管理团体辅导方案
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压力与情绪管理”团体心理辅导策划方案】
“压力管理”团体心理辅导方案.doc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