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贵州推动“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试点工作见成效
移动互联网推动了共享经济,共享单车、网约车等服务遍地开花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移动互联网#
2023年以来,贵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为解决残疾人辅具适配底数不清、补贴申请不便、服务成本高,以及服务不精准、不及时等问题,积极探索推进贵州“互联网+”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工作,在贵阳市南明区、云岩区,黔南州瓮安县、福泉市等地开展“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试点,着力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有效增强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效解决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福泉市辅具适配管理系统操作培训(图片来源:“贵州省残联”微信公众号)
“我在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APP上申请了语音电磁炉和盲杖,通过初审和复审后,残协专职委员和残联干部很快就将我申请的辅具送到家里,有了这个语音电磁炉,自己想吃什么东西,就可以煮了。”家住黔南州福泉市金山街道太坪村的视力残疾人赵严说起线上适配辅具时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根据“十四五”以来中国残联印发的《“十四五”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作出的关于大力推动开展“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工作部署和《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推进“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贵州省辅具工作实际,选择部分工作基础好、工作积极性高的市县作为搭建辅助器具网上服务平台的试点,在试点地区开展“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贵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与互联网服务公司合作,向服务公司提供辅具适配经费,服务公司为试点地区搭建“贵州省辅助器具适配云平台”,并提供辅具适配评估服务。
作为全省残疾人辅助器具线上、线下适配试点之一,福泉市残联认真做好相关筹备工作,大力推进残疾人“互联网+”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改革,开通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快车道”。截至5月12日,福泉市残疾人在贵州辅具平台上申请辅具共658人,审核通过537人,发放辅具409件。
同样,作为全省残疾人辅助器具线上、线下适配试点之一的黔南州瓮安县也让残疾人享受“互联网+”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的便利。
“不用自己出门,就能用上新轮椅,这感觉可真不错。”在黔南州瓮安县弘鑫织造有限公司(黔南州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就业的残疾人王丽通过登录APP平台提出辅具需求,成功申请到了一辆新轮椅。
瓮安县残联为王丽(中)送去全新的电动轮椅(图片来源:“贵州省残联”微信公众号)
由于行动不便,王丽的出行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她生活和工作的一大难题,健全人只需20分钟的上班路程她却需要数倍的时间。
瓮安县残联不仅送去全新的电动轮椅,还亲自上门为王丽安装调试。耐心地讲解了电动轮椅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他能够熟练地操作新轮椅。
“电动轮椅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也传递了各级残联对我的关爱,让我更加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王丽表示。
残疾人通过APP登录云平台提出辅具需求,并接受服务公司提供的线上评估,生成辅具适配方案。根据适配方案,残疾人在线上自主选择所需辅具。基层残联专职委员根据相关补贴政策,在线上审核残疾人提出的服务申请,审核意见将立即转给辅具供应商。供应商通过物流将辅具寄送到残疾人家中,残疾人确认签收并作出满意度反馈。云平台界面制作清晰,流程设计简单,方便实用,减少了入户调查、资料打印、表格填写、辅具运输等工作量,为残疾人了解、申领、选购辅具提供方便,既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又提升了辅具服务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2023年以来,贵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资金120万元,共为试点县2400多名残疾人提供辅具服务,据云平台统计,残疾人满意度达到98%以上。
接下来,贵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将在原有试点的基础上,增加“互联网+”辅具服务试点,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优化完善云平台建设和辅具服务方式,力争探索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互联网+”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工作模式,促进残疾人康复服务高质量发展。(方永芬 田牛强)
网址:【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贵州推动“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试点工作见成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49304
相关内容
“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残疾人6万多人次金昌市“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平台让残疾人生活康复更便利
应城“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平台让残疾人生活更美好
科技赋能 共享美好 科技助残绽放生活光彩
辽宁科技助残应用场景发布 推动辅助器具产学研用融合
科技赋能助残服务再升级:智能辅具助力残疾人生活新突破
陶然亭街道:感受科技助残力量 共享辅助器具新技术
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听力诊断和辅助器械介绍
科技赋能,共享美好——写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之际
科技赋能,共享美好——写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