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家长的假期生活指南来啦!
《给孩子最好的未来》-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成长指南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育儿生活经验# #家庭教育书籍推荐#
近期,各地已经陆续开始放寒假,作为“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寒假,这个假期有着一些独特的意义,也注定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新的体验。如何拥有一个高品质的假期,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份指南~
寒假生活即将开启,学生们将回到家庭和家长共度寒假时光。
这是“双减”政策落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第一个寒假,对于学生和家长都会是不一样的体验。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和家长度过一个高品质的寒假?以下这份假期生活指南供您参考。
第一部分:学生篇
“双减”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寒假里,同学们将从校园生活回到家庭生活主阵地,对于如何安排假期生活,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自己的想法。
或许,学校已经精心为你设计了全面而个性的寒假作业;或许,你的父母用心为你规划了寒假生活;或许,你认真为自己设计了一份假期超级梦想计划。
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要“被安排”“被计划”“被推进”,同学们要学会结合学校设计的假期作业单、家庭教育理念和自己实际情况,对假期生活内容进行“再加工”,形成属于自己的假期“成长品质课程”,制作专属于你的寒假“课表”。
建议同学们寒假运用“三学会”自主成长原则,即学会规划、学会自律、学会反思;同时我给同学们提供“十个一”行动作参考,希望同学们过一个有意思、有意义的寒假。
一、学会规划:合理设计假期
假期正是我们充电好时机,正是做自己想做事情的好时段。
因此,学生在寒假首要本领就是要学会合理规划假期,规划就是假期生活的一张导航图,有规划不至于让自己稀里糊涂过日子。
规划的形式多样,有的同学用思维导图,有的同学用表格,有的同学用卡片等,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只要便于执行都可以。
比如,我喜欢让同学们按一天、一周、一月这样三个时间维度进行设计,将寒假分为终级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在这些时间节点上推进相关内容,过寒假就会心中有数,从容愉快。
二、学会自律:严格自主管理
假期生活质量高低,除了上文所说的科学合理规划外,执行规划过程的自律能力、自主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也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要注意安全健康的自律,既要社交还要注意安全、防疫;学习要查漏补缺,尽享悦读;运动时光不能被“电子产品”占据;家务劳动承担起来;实践研究探索行动起来。知行合一,才是最好的成长。
三、学会反思:善于多元评价
假期过程中,要学会“常回头看看”,这一天、一周、一月做得如何?亮点和不足能总结吗,对于不足能反思呢?反思后能立改吗?
要用这种批判思维去审视自己的假期生活,批判反思越深刻,行动就越坚决。
对待假期生活的态度是否端正?过得积极还是消极?通过这个假期哪些能力很突出?哪些能力还是短板?假期规划执行的效果如何?目标达成度如何?效果好与不佳的原因分别是什么?通过假期这张自己创造的“课表”学习生活一个月,带来什么样的成长启示?拎出几条来写进成长档案,促进自己下一步成长。
寒假遵循这“三学会”原则,一定会过一个行稳的假期。
但要过一个有创意的寒假,还可以这样“玩儿”,下面给你寒假“十个一”行动供参考。
1.一个创意DIY
新春佳节,为增加家庭节日氛围,可以创意DIY新年家庭氛围装饰、设计制作美食、设计虎年服饰帽饰等,释放自己的创意力,完成“我行我素”的创意制作SHOW。
2.一本成长手帐
寒假和暑假有区别,寒假是年末,正是年终成长盘点的好机会。趁假期大好时光,制作一本成长手帐。
我觉得,这里的“手帐”可以是传统纸质,也可以是新媒体创意手帐表达。记录自己这一年的成长,为生命成长存档。
3.一场特别行走
后疫情时代,注意按国家规定做好防疫工作,来一场特别的行走。在我与他人、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生态、我与世界等主题之下,寻找一个特别聚焦的点来行走研究。
读城纪,行走自己所在的城市;读名胜,行走课本里的名胜;读博物,可以去博物馆行走探索;关注社会民生,去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春节送祝福的行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这一场特别行走。
4.一个特别礼物
成长就如树木的年轮,一圈一年,我们的成长也一样,一年又一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都在成长,要珍惜生命里爱你和你爱的人。
在新春时节,设计一个特别能表达你心意的礼物,赠送给你最想送的人,表达你的感恩和珍惜。
5.一位对话榜样
成长路上需要榜样,作为新时代的学生要会“追星”,或许你身边、你家庭、你心中就有你的成长榜样,在这个假期,可以提前确定对话榜样对象,提前拟定采访提纲,邀请他作为你的对话嘉宾,把过程录制下来。
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榜样引领成长。
6.一台家庭春晚
央视每年都有春晚,每个家庭也可以有属于“小家”的春晚。
可以联动家庭成员,排练一场家庭春晚,才艺秀、年代秀、故事秀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展示家庭良好风貌、家庭成员精气神、家庭幸福和谐的主旋律。
7.一部最爱电影
平常学习很忙碌,放寒假可以观看一部自己最喜爱的电影,和家人、同学、朋友在电影院或家里都可以,当然也可以独自欣赏。
然后组织大家来一次讨论和交流,形成影评。用优秀的电影艺术作品浸润生命成长,提升审美素养。
8.一本美好书籍
书籍是人类进步阶梯。要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用阅读润养生命。
寒假正是读书时,去自己喜欢的书店阅读,也可以在网上购买喜欢的书籍宅在家里静静阅读。享受这种持续默读的时光,没有任何负担地阅读。
9.一封秘密书信
成长路上,有顺有逆,有快乐有悲伤,有成功有失败。在上学时间,被各学科“裹挟”朝前奔跑。而寒假正是梳理身心的时间,让自己有一个倾诉通道,给你最信任、最亲密、最要好的人写一封秘密的信。
在互联网时代,习惯了指尖敲击键盘的速度感,此时我们可以购买传统的信笺,拿起钢笔或毛笔,一笔一画写这封信,倾诉内心的情感,感受这一份传统书信的温度。
10.一个运动计划
生命在于运动,你是否在求学时,偶有对身体的疏忽,寒假可以制订一份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挑战自己,磨炼意志,形成运动习惯。过一个有活力的寒假,那就从运动开始吧。
亲爱的同学们,以上是我送给大家过寒假的三个“学会” 原则和“十个一”行动,希望帮助你过一个有活力、有动力、有魅力的寒假。
第二部分:家长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寒假,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是一次“转型和升级”。
家长的观念、思维、行为和策略,直接影响孩子假期生活的品质,影响孩子成长的品质,影响家庭教育品质。
家长如何才能高质量陪伴孩子过好这个寒假呢?同样,与您分享我的 “三学会”原则和“十个一”行动,赋能家长,陪伴孩子过一个有质量的假期。
一、学会留白,尊重孩子
寒假期间,亲子天天在一起,稍不注意则容易产生摩擦和冲突。因此,智慧的家长要学会“留白”,尊重孩子的成长空间和时间。
“留白”就是家长在假期生活安排与管理上不要太强势,不要以成人的思维和方式来安排孩子寒假学习和生活。
家长要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尊重孩子人格尊严,进行科学引导;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避免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防止孩子沉溺游戏。要有儿童立场,换位思考。
家长可以根据学校的假期作业、家庭教育实际、孩子特点等综合因素,和孩子共同商讨、共同完成假期规划,形成假期亲子约定,让彼此有空间,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从而让学生和家长的寒假都过得舒服自在。
二、学会共长,镜面研修
家长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在“家长”这个角色上学习永无止境,家长也永不退休。
所以在陪伴孩子成长路上,孩子也是我们成长的“老师”,因为我们曾经也是那个小孩,陪伴孩子过假期,要学会共长,乐于镜面研修。
寒假和孩子在一起,要当成修炼的好时机。加强亲子陪伴,亲自养育:一起阅读、一起锻炼、一起活动、一起交流、一起做饭……
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共同参与孩子假期生活:父母一起和孩子做有意思的假期活动,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才能对孩子成长有潜移默化的效果;陪伴过程中,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相互促进,彼此照镜子,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三、学会相处,快乐生活
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和谐幸福的家庭亲子关系,令人羡慕不已;也会看到相处紧张压抑的家庭亲子关系,令人担心不已。
究其原因,就在于家长不会和孩子相处。寒假,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很多,要学会相处,才能过快乐的寒假生活时光。
亲子相处之道就在于“五多”:多倾听,蹲下来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朋友、伙伴,良师益友;多交流,营造良好交流氛围,让孩子愿意和你分享心中所思、所想、所悟,形成对话交流常态;多陪伴,这里的陪伴就是高质量的陪伴,身心都在一起的陪伴,沉浸式的陪伴;多合作,孩子在假期无论做什么项目,主动合作,积极合作,让孩子成长在安全的完成任务环境中;多民主,在家里形成民主氛围,孩子有想法或困难时,则有机会、有平台、有通道可以自信大胆表达,形成家庭支持成长良好生态。
寒假正是家长修炼自己成长的好机会,不妨用这 “三学会”原则实践体悟。
假期修炼成长得要想更自然、愉快、创意,我提供以下“十个一”行动支架,希望家长过一个有质感的寒假。
1. 一份家庭新年梦想清单
2022新年之际,全家人在一起规划家庭新年梦想清单。其间,可以让孩子担任项目主持人或策划人。
一份小清单,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家庭责任心、参与感,由孩子组织、策划、实施、呈现,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通过这个活动也能凝聚一家人的心,增进家庭成员情感,让家庭成员更有责任感、存在感和幸福感。
2.一次特别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可以是一次骑行、一次旅行、一个实践研究、一次调查访问、观看一场戏剧、聆听一场音乐会、观看一次展览等,或因孩子在上学期间未能实现的亲子活动,皆可作为亲子活动实施项目。
通过亲子活动增进亲子情感,提升孩子的研究力、审美力、创新力和文化素养。
3.一次悦读沙龙
组织周围家长或家族里的家长们共读一本书,或共赏一部教育电影,或就社会某个教育现象开展一次悦读沙龙,形成家长成长“朋友圈”,促进家长自助式成长。特别推荐《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套系书籍,很适合家长寒假阅读并实践。
4.一场家风深度谈
为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家长一定要重视“家风”这个优质教育资源的深度挖掘,发挥“家风”在孩子成长中的价值。
可以开展亲子制家谱、讲家风故事活动、原创家风绘本、原创家风微电影等特色家庭活动,让家风在家庭成员中传承,影响孩子生命成长。
5.一本家庭年度台历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国家有国家的故事,小家庭有小家庭的故事,可以和孩子精心挑选每月具有典型性的事作为家庭年度台历,通过这一本台历的制作,回顾家庭这一年的故事,激发家庭2022年的奋斗志气。
6.一张家庭年度明信片
一家人在2021年走完四季,如果给家庭制作一张年度明信片,会是哪一张?会配上什么样的文字?
家长不妨带着孩子召开家庭议事会,一起选出适合制作成家庭年度明信片的画面,并设计配图文字内容。
和孩子一起画、一起拍、一起制作这张年度明信片,寄给亲人、朋友,分享家庭文化。
7.一份修炼计划
作为新时代的家长,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自己的奋斗人生稿。与其平常一个人埋头写,不如此次邀请你的父母和孩子参与你的新年修炼计划。
多听听你的父母的声音,看看父母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孩子?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看看孩子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父母?然后融入你的这份修炼计划。
8.一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孩子成长,一定是和社会实践和生活密切相关。家长要敢于、乐于、善于把孩子带到社会生活里,带到实践活动这所“校园”中学习、锻炼、体验。
可以参加小区、社区或当地团委、少工委、妇联等正式规范组织的一些活动,或相关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去实践、锻炼、服务。
9.一场感动中国故事评选活动
在辞旧迎新之际,可以在家庭里组织一次家庭版的“2021感动中国故事”。带着孩子回顾国家今年发生了的大事,共同选出家庭版“2021感动中国故事”的三件事。
小学可适当进行启蒙,初高中孩子可写推荐理由和颁奖词,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
10. 一张新年全家福
正月初一或除夕对于中国人有特别的寓意,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拍摄一张新年全家福,精心挑选场景、设计造型、安排队形、相框等,制作成新年礼物献给家庭的成员,开启生龙活虎、虎年吉祥的新生活。
亲爱的家长们,以上是我送给您的三个“学会” 原则和“十个一”行动,希望帮助你过一个有趣、有料、有味的寒假。
最后,祝全国的学生、家长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虎年大吉、虎虎生威!
来源 | 人民教育微信号(ID:irenminjiaoyu)
作者 | 陈琼 四川省成都高新区菁蓉小学副校长、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优秀班主任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010-82296739(康老师)
网址:给孩子、家长的假期生活指南来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0734
相关内容
@学生家长 假期心理健康调适指南来啦,请查收家长学校 | 假期不躺“屏”!电子产品使用指南来啦→
假期宅家没啥好玩?年味十足的亲子手工来啦,@家长 给娃安排上吧!
寒假全日托,给孩子一个超有意义又安全的假期,家长必看!
创意“五一”假期劳动清单来啦!老师家长快带孩子一起打卡!
超长假期 亲子互动指南
带娃自驾游实用指南 十一假期就快到啦……
一本给孩子的生活成长指南
今年寒假怎么过?这份学习生活指南家长和孩子请查收~
如何让孩子的寒假充实不荒废?这份假期生活指南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