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没必要过度焦虑,二胎妈妈分享育儿心得:放松和放手是基础
分享育儿心得,新手爸妈必看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亲子分享#
在《玛莎和熊》这部动画片中,有一集的剧情是大熊防止玛莎捣乱,所以在睡觉之前将房间里各种零七八碎的设置全部收到了柜子里。
不仅如此,为加强安全警戒,还搬来许多木板交叉钉住大门。自以为这样封住门口,熊孩子玛莎就进不来了。
大熊做好一切后,正准备安心睡觉,可谁知道玛莎利用身高优势,直接从木板之间的缝隙穿过,搞得大熊措手不及。
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也是这样面对熊孩子的。因为害怕他们会闯祸,会做错事,所以提前把一切可能性彻底扫除。
然而,提前做的一切防范措施,到最后仍然没啥事。孩子们总是会从没有被父母注意到的地方搞事情,并且比预先料到的后果更严重。
我们可能没注意到大伙在“防患于未然”的同时,也凸显了当父母的焦虑感,一旦养育孩子的时候带上焦虑感,那么在生活中想必也不会过得太轻松。
隔壁家有个姐姐今年26岁,结婚五年生下一子一女,和其他宝妈谈及育儿心得时,她只有四个字:放松、放手。
隔壁小姐姐将两个宝宝养得聪明伶俐,哪怕有些调皮,但总的来说不讨人厌烦,反而特别可爱。
她不是个控制欲强的妈妈,性子历来温柔和蔼,信奉自然教育法则。大宝外向爱玩,有次带到户外去踏青,看见草地上的牛屎坨坨,她上手一抓,搞得浑身发臭。
作为妈妈一点都不嫌弃,也没有责骂大宝。将孩子带回家洗澡的时候,轻声细语地告诉大宝,牛屎是臭臭不能碰,碰了就会怎样怎样。
在她看来孩子爱玩是天性,可以去感受大自然的一草一物不失为好事。因为天地之灵气,都在花草树木中,孩子多接触接触也蛮好,有助于全面发育成长。
小宝比起大宝来要内敛安静得多,不喜欢吵着闹着家长到外面去,也不需要他们抱着哄。可以吸引小宝的事情,便是动画片,给他一个手机或者一个iPad可以看一整天。
虽然好多人都说不能给小孩子玩太久电子产品,看太久的话容易影响视力。小宝妈妈自然也懂,白天只允许孩子看四个小时的动画片。这四个小时自然不是持续地看,而是看一个小时就休息下,主要是给眼睛休息下。
本来小孩子能玩的东西就少,如果连动画片还剥夺的话,那童年就不剩下啥记忆了。因此从大宝到小宝那除了学会放松心态和放手教育之外,还有一个便是要让孩子劳逸结合。
为什么父母带孩子会焦虑?
时下的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可能比孩子自己都要着急。因为大人们已经经历过儿童和少年时期,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训诫。
有的父母平凡过完一生,于是他们把所有期望都放在孩子身上,对待孩子的考试分数过分重视,私下四处搜罗补习班信息等等。
殊不知,这些规划和焦虑常常压得自己和孩子都喘不过气来面对这种教育焦虑,家长们该如何缓解?
如何缓解教育孩子的焦虑感
现在的很多家长成为父母后,普遍都会变得越来越焦虑。其实,只要坚持一个“育儿即育己”的原则就好了,不信咱们可以来探讨探讨,看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与孩子一起探索他们的自然发展规律
同事孩子马上4岁了,某个周末在家里玩涂鸦画画。然后孩子的爸爸就在旁边盯着,要孩子按照模具画,按照图片画花瓶。
老实说,4岁的孩子,能画画圈圈点点线线就很好了,不需要提太高的要求。
像孩子上幼儿园,许多家长就觉得娃在学校肯定坐不住,喜欢开小差,专注力几乎为零,然后又没有耐心。
因此家长们就会千叮咛万嘱咐老师一定要密切注意孩子,该批评就要批评。关于类似的焦虑情绪,大家要自我排解和缓解。
比如说,从源头去解决问题。现在市面上有许多各种玩具,和书籍可以提高孩子注意力,所以孩子的兴趣延展至很多方面可以让家长培养。
不过,最最关键的首先还是要懂孩子,这样才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替孩子考虑和选择更适合孩子的事物。
了解孩子的特征后,设立一个大方向的目标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脾气,因此父母要了解自家孩子的特征,然后设立一个大方向的目标。因为孩子一过五岁,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都已经熟练了。
比如让孩子自己穿衣脱衣,吃饭洗脸洗澡等等。那在此之前,就需要逐步发展他的自己动手能力。
所以陪伴孩子一定要高效率的陪伴,切勿将注意力放在手机上。当带着孩子一起阅读绘本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情景来表达逻辑关系,通过互动来锻炼孩子的逻辑关系表达。
给孩子要高质量的陪伴
在很多广告语上都有一句话:“陪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无论是对老人的陪伴,还是对孩子的陪伴,我们都要付出时间的同时,付出真心。
除了全职太太外,我们都要工作,偶尔还得去出差,压根没办法抽出时间来做到全身心的陪伴。
孩子对父母会产生天生的仰慕之情,希望爸爸妈妈时常待在自己身边。所以有机会陪伴孩子的时候,就要和他一起玩,一起聊天。
如此才能了解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他们喜欢什么,他们不喜欢什么等等。
陪伴不仅仅是让家长陪在孩子身边,更是要做到高质量的陪伴,才能有明显的陪伴效果。当家长和孩子有更深的沟通和了解后,也能给孩子更正确的引导。
那么,何为放养呢?
根据前文的例子,放手讲得不要过分焦虑,那么放手呢?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是放养吧。
对孩子实行放养政策,从某种程度来说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年轻夫妻们不愿意再延续传统思想去教育孩子,看多了育儿文章后,逐渐接受“放养”。
堂姐是时尚辣妈,对自家娃的教育也是放养。侄子不止在家里是小祖宗,在幼儿园则是个小霸王。欺负同学,喜欢打架,简直让人头疼。
老师多次找家长沟通,结果堂姐却说不能压抑小朋友的天性,只要他快乐就好。
“教育要放任其天性,不以约束”,很多家长以为自家奉行的是当下正流行的“自由放养”政策。
什么才是正确的放养政策?
像堂姐这样教育孩子,真的是正确的放养式教育吗?我并不认同,所以当下流行的“放养式教育” 到底是如何界定的?
孩子不能任性的快乐:孩子需要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没有一点问题。毕竟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家儿女能够开心成长,但却不是放任自由。
他们的快乐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规则和约束之上,要是没有一点规矩,随便孩子胡闹,那就是家长的不负责任!因此千万不要觉得对孩子提出要求,就是约束了他的天性。
给孩子精神上给予高度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包容,绝不是对孩子没有规则的放纵。因为放纵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很大程度上会毁掉他们的一生。
过度溺爱和保护,会给孩子营造一个虚幻的世界。在虚幻的世界里,在孩子们看来,这里只有爱护他们的家人,没有其他人。
毕竟真实的世界是有规则的,不可能所有人都这么放纵孩子,一旦孩子养成被放纵的习惯,今后在社会上很难生存下去。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父母没有形成一个有计划和规则的放养后,其实无外乎就是在教孩子侵犯他人利益。
人们在儿童时代对万事万物都是充满好奇的,所以探索世界本无错,但是“探索”的同时扰乱了课堂秩序、打扰了别人听讲,扰乱了别人的正常生活,家长看到了就应该及时制止。
因此,父母在孩子懂事之初,就要告诉他们害人之心不可有。当然,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同样要授予给孩子们,要让他们保护自己。
不要过分虚荣,不要过分强调自尊: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个中间的度要把握好。
因此希望父母们教会孩子不要过分虚荣,同样也不要过分强调自尊。不管男女,起码的自尊肯定要有,但不需要总是时时刻刻地强调。
(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址:带孩子没必要过度焦虑,二胎妈妈分享育儿心得:放松和放手是基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2152
相关内容
二胎妈妈育儿经验分享 二胎家长育儿心得范文新手妈妈,明白这两点育儿技巧也能轻松育儿!
2021最新育儿常识大全 新手爸妈必须要看的基础育儿常识
妈妈们必备的基础育儿知识大全
新手妈妈如何轻松育儿?过来人的六点实用小建议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做一个60分妈妈! | 精选
焦虑是个伪命题?心理学家解读“育儿焦虑”
宝妈育儿心得经验分享范文
宝妈育儿心得(精选14篇)
育儿知识经验分享 新手妈爸必备的育儿指南 携手宝宝成长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