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手记

发布时间:2025-04-05 06:03

对于孕妇,应准备孕期特备药品 #生活常识# #应急生存技巧# #急救箱必备物品#

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在备孕和怀孕的阶段,大多数人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身体准备、饮食调理上,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但还要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心理上的准备和建设。

我们已经处在一个物质基础较过往的年代愈加发达的阶段,整体的营养水平、医疗水平等等都较高。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寻求生理和心理平衡、科学的养育方式开始成为爸爸妈妈们的关注重点。但大部分爸爸妈妈对心理上的关注和学习却往往相对滞后些,有些会等到孩子出生后,甚至上到幼儿园后才开始关注。

但其实,对心理的关注和准备应该提前得越早越好,并且,养育者不仅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更应该首先关注自己,我一直信守一个理念,育儿先育己。养育者首先要尽可能完善自己的心理准备度,看到并一定程度上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用一个较好的心态和相对科学的技巧去拥抱孩子,我想这是对养育者和孩子都比较有利的选择。

那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姿态去拥抱孩子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要想清楚,孩子只是经由父母这个通道来到了这个世界,但其实并不从属于父母。他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有个人意志的个体,他和父母应是彼此独立、相互依存、共同影响的关系。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一个生命的降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不仅仅是孩子的新生,更是家庭内部规则、秩序的打破重组,甚至,这是引领父母重新审视自己人生,也重新养育自己的一次机会。某种意义上讲,父母和孩子是完全平等的,我们甚至没有办法去“教”孩子,我们更应该以养育者的身份,去倾听、陪伴、呵护着他一路长大,最后挥手目送他。

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才能够进入下一步,去看看在一个新生命降临的时候,我们要怎么面对?实际上,养育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想这个起跑线从本质上讲,并不是对孩子的要求,更应该是对父母自身养育水平的要求。

以前我会认同那个传统的观念,“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后来我发现,可能并不是这样,孩子具备自己的精神内核,只不过这颗像种子一样的内核,囿于他小小的无法自理的身躯,才需要在成长初期完全依赖养育者的呵护。而养育者要做的是支持孩子把自己的种子深深的种下去,然后引导这颗种子长自己的枝条,开自己的花,结自己的果实,而不是让孩子顺应、满足大人的需求。孩子能否这样自由健康的发展也完全取决于养育者的养育能力。这个阶段养育者的心理成熟程度、对孩子的了解程度、以及养育的技巧对孩子的早期发展格外重要。

也就是说,如果养育者够先把自己滋养好,让自己的自我、内在、情绪等这些肉眼不可见,但影响非常深远的心理因素发展好,他才能够有力量去养育孩子,孩子也才会因此得到相对健康的身心成长环境。

观察下来,其实很多养育者对孩子的养育模式都是非常简单粗暴的,但也往往是这些养育者认为自己已经对孩子的养育已经非常细致甚至竭尽全力了。他们给孩子提供了非常优渥的生活条件、关注孩子的健康、细致照顾起居等等,但其实,这才仅仅是基础。

很多养育者忽视了对孩子内在感受、情绪、以及心理变化的关注,把对孩子的陪伴交给保姆、老人;希望孩子服从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蹲下来听听孩子的心声,等等。说到底,这不是养育,是控制,这才是养育模式简单粗暴的根源所在。记得有一次我在地铁站,看到一位爸爸和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对峙,他们之间隔着三四米的距离,小女孩拼命呼喊,爸爸你过来,你过来找我,一边说一边急得跺脚;而这个爸爸在另一边无动于衷,大喊,你给我过来!语气非常不好。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能发生多严重的事情,让你可以这样残忍的任由自己的女儿在自己眼前这样撕心裂肺的哭泣呢?尤其还是在这样的公众场合。就算是小女孩犯了错,爸爸就不能先走过去把她抱起,安抚好她的情绪后再给她纠错吗?那样的一幕看的我很揪心,相比于大人,孩子常处于弱势,他们没有力量反抗,也因此常会受到很多伤害。

我承认,现代人压力真的太大了,对孩子,我们常常在 “拿着刀就没法抱你,放下刀就没法养你”的困境里挣扎。有时工作和生活琐事就消耗了大部分精力,让我们无暇再顾及其他;再加上养育者自身成长过程中积压着一些自己尚未意识到的心理问题等等,这些无形之中给养育孩子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和干扰,让养育者常常有心无力,或者陷入过往自己被对待模式的死循环,大人和孩子都在这个过程中被过度消耗了。

没有人可以摆脱生活压力和各种现实问题去抚养孩子,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随意”的去抚养孩子,烦躁的时候就粗暴,平静的时候就温柔,这对孩子是灾难。我想,其实最大的矛盾并不在于生活压力和养育的冲突,我们可能只是缺少了意识到“这是个问题”的念头。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其实养育孩子也有技巧,也需要不断学习,可能父母的观念稍微转变一下,养孩子的技巧多一些,有些问题可能就会慢慢化解。因为亲子关系中,父母才是养育孩子的主体,我们需要承担起应当的责任,有多少父母斥重金把孩子送进了各种培训班,但又有多少父母掏过钱把自己送进培训班去学习如何养育孩子呢?

养育者不学习还不是最糟糕的,更可怕的问题在于,现在市场上的养育技巧五花八门,有一些实质就是对孩子的控制和训练,在不了解、不能辨别的情况下,养育者学了这样的方法更是害惨了孩子。

孩子的养育实质上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说他是科学,因为孩子的养育背后有生物学、神经学、脑科学、发展心理学等等多门学科的支撑;说他是一门艺术,因为每个孩子又都完全不一样,没办法用单一的片面的方式去养育所有孩子,一千个孩子就有一千种不同的性格特质,也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养育模式。并且孩子的学习成长从他落入这个家庭时就开始了,这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高质量陪伴、耐心的观察引导,陪伴他一起去发现和探索这个世界,这是艺术。养育的科学因为太专业,大多数父母无法系统性习得,我想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科普,会有人或者机构把那些高深的原理用平实的语言解读给家长听。而养育的艺术,也可以通过父母自身的学习、积累,以及因着对孩子的爱和包容而逐渐养成。

如果养育者自己的整体素质良好,有很好的觉知,有对孩子充分的爱与耐心,自己花时间进行高质量的陪伴和引导,真的比送去各类培训班对孩子的影响更积极。当然,一些技能类的培训班除外。

只有真正被好好爱过的人,才能去好好爱别人。每一个孩子都是暗暗收起翅膀,隐匿在我们身边的天使;每一个被好好爱过的孩子,以后才能很慷慨的张开他们天使的翅膀,将他所拥有的爱给出去。

我们常常期待会有天使陪伴我们身边,但我们也常常忘记,天使的翅膀,可能是被我们亲手折断的。我们常常期待这是个美好的人间,但我们也常常忘记,这个人间,其实也是我们自己亲手塑造的。

网址:备孕手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2154

相关内容

谨记!备孕这3种营养素不可缺少,准备怀孕的快来看下
【怀孕前的准备】孕前准备工作
孕妇必备食谱
什么时候开始备孕最好,备孕时间规划指南
北京孕产妇指南:全面了解备孕、产检及分娩
孕妇日记大全孕妇饮食禁忌
备孕紧张怎么放松心情 备孕期间放松心情的好方法
高龄备孕饮食食谱
孕期照片是幸福的记录
吃不胖的备孕怀孕营养餐——备孕食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