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育己,一起成长

发布时间:2025-04-05 06:04

《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记录和分享育儿过程中的点滴感悟。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育儿生活经验# #育儿书籍推荐#

★管理情绪

▹耐心,耐心和耐心

其实情绪管理不仅在育儿里,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前在大J的音频里也听到了关于情绪的分享。的确,每一个妈妈都有情绪爆发的时候,熊孩子们确实磨灭了很多的耐心。更何况,我们的日常不仅有熊孩子,还有琐碎的家事,冗繁的工作,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啊。不可选择的是,我生来性急,养育我长大的姥姥姥爷也都是性急的人,先天加后天,可想而知,我性急的无可救药。但是,这一年半以来,我认为我把有生以来最多的耐心都给了女儿,但我做的还差很远。我的目标也很明确,做一个孩子眼里平静温和强大的妈妈。要做到的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你让孩子看到的是能够冷静有条不紊处理事情的妈妈,而不是急躁发火六神无主的样子,这会让她没有安全感,认为很多事都是父母无法掌控的。从小事做起,我是这样的,当她做了特别让你恼怒的事,比如从垃圾桶里捡一个东西出来吃(对于口欲期的孩子来说太正常了),不发火,而是平静的告诉她,吐到妈妈手里,妈妈知道你在长牙齿很痒,但是垃圾桶里的东西是脏的,吃了会生病,找一个牙胶给她,告诉她这个可以吃。

▹接纳家庭成员的教养方式

为什么这一点放在情绪管理呢,因为很多的情绪是由家人的带管方式与我们的不一样甚至有冲突引起的。我也在这条路上慢慢探索,怎么与不同的教养方式和谐共处。开始,我是不接受与我不同的甚至矛盾的方式,认为是我的孩子当然要听我的,况且我是认真做功课,每一步都好好研究的。有一天,我跟队友说,当孩子做了很棒的事情,不要直接说好棒,而是把她做的重复一遍,比如你把垃圾扔进垃圾桶了,好棒呀!队友马上回复,麻不麻烦,扔进垃圾桶了她知道,马上说一句好棒很正常,不用那么累。我意识到,他说的确实没错,不是所有人都应该跟我一致,只要他们的做法也是正确的对孩子有益的,我们应该接受认可,并保持尊重。这不仅让我们学会耐心,更学会包容,父母包容的心态,一样会传递给孩子。

★平衡做自己和做父母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没有完美的妈妈,宝宝也并不是一定要完美妈妈。曾经有一段时间,是我的带娃焦虑期,关于宝宝的所有都要做功课,读很多资料,最后我很累,也并没有表现出很好的输出。我渐渐放松自己,无足轻重的不再特别在意,比如口欲期的问题,女儿的口欲期来的很晚,就导致很大了,突然开始爱把各种东西放进嘴里,而处于口欲期的孩子,你是没办法用语言干预她的,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看住,索性解放自己,尽可能她可以够到的都是放进嘴里无大碍的,即使偶尔吃了点不太干净的东西,也无所谓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可以有重点的关注,可以聚焦精力在几件事情上,我的着力点变得更加清晰。

▹不放弃自己的喜好

孩子一岁以后,我开始重新规律地阅读,有计划的输出,整理家里,重拾生育之前能够抚慰自己的兴趣爱好。情绪也变得更加平稳和饱满,体会是令我诧异的,当我的24小时都是孩子的时候,我疲劳并且收获寥寥,当我开始把自己独立出来,把自己的一部分时间安排给孩子,让她做我的一部分的时候,我觉得快乐充实充满动力。所以,父母特别是妈妈,更应该先做好完整的自己,再去做妈妈。

▹把养育孩子作为一门终身的功课

从女儿还在肚子里,就开始学习怎么带孩子,现在最大的心得就是:尽量学习科学的养育方式,最好的老师是身边的妈妈们。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要面临的问题更多的在考验家长,就像正面管教这些技巧和方式,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不断输入,才能有更恰当的输出。以前总是觉得不理解生完孩子的女人们在一起只有孩子这个话题吗?现在明白每一个妈妈作为一个学习者,都需要交流,她们没有固定的课堂没有指定的老师,彼此交流确实受益匪浅。学习养育,是我成为人母后为自己设立的一门终身功课,希望在这门课上遇到更多的良师益友。自己也变成优秀的学生。

★不把孩子当做孩子

▹鼓励。任何时候鼓励都是对孩子最大地推动力,书里关于鼓励的描述,绝大部分我都无比认同。女儿不到一周岁的时候,对于鼓励的反应就很明显,爬行停止后,能自己坐好,我们会给她鼓掌,并表扬她好棒,几次以后当她自己坐好就会为自己鼓掌,直到现在19个月了,当她自己完成一项自己觉得很难的动作后,都会给自己鼓掌。这会增加她的自信真是毋庸置疑的。而这种鼓励在孩子越小的时候作用越大,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属于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很难考个第二名,有一次,我想试试如果我考了很差的成绩家人是什么反应,于是我回到家,不开心的告诉姥姥我考了第八名(那在我心里已经很差了,现在觉得那时候自己真优秀),我姥姥没说话,过了一会儿说,太差了吧。我心里挺失落的,到现在还记得那时候的感受。等我们长大了,工作上有了什么成绩,在家里群说说,我妈总是说我大女儿最棒了,我二女儿真棒,也不知道我妹妹弟弟什么感受,反正我的心里没有任何波澜,因为这是一种无法得到过程认同的表扬,对我来说,可有可无吧。所以还是把最最真心的最最真诚的鼓励和赞美给幼小的孩子们吧。

▹倾听。这个环节我涉及到的还不多,但心里觉得特别重要,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对于大人。现在给女儿讲绘本,更多是我讲,她有时候会说一两个词,我便忽略了倾听的环节,有一天,我指着书页上的小花问她,这是什么呀,她说花花,惊到我脸都变形了,对啊,平时也没给她说得机会,怎么就知道她不会说呢。孩子开始说话以后就有表达欲望,我们早早就应该学会倾听,让他们有一种更强烈的参与感。

▹管教。当孩子做错了事的时候她是什么样的情感?我的孩子还小,我倒是想起了我的小外甥女,她没当做错事,会首先大哭,比如她不小心碰到妹妹之类的,我妹妹的教育方式比较粗暴,直接拉到房间里说教一通,“你碰到妹妹,买没还没哭你哭什么,你应该说什么?”,看完书我才知道我们应该体验孩子当时的心情,她害怕又不知所措,她需要的是安慰和鼓励,首先父母应该表达自己很理解她“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碰到妹妹的,你现在很难过,你怕妹妹受伤也怕妈妈责备你”,然后给她安全感,好好抱住她,不让她觉得无助,然后告诉她“妈妈看到你当时是想怎样,然后不小心胳膊就碰到妹妹,妹妹也不会怪你的”,“妈妈没有及时注意到你们,没有来得及提醒你,妈妈也做的不够好,我们应该一起面对,一起和妹妹说对不起是吗?”共情真的太重要了,它让孩子在无助的时候不会哭的孤立无援,好像自己是靶心,全世界的责备和讨伐都会蜂拥而来。

▹倾诉。这里所说的倾诉是对孩子倾诉,有时候心里有些事,有些想表达的东西,大可把女儿作为你的小闺蜜,告诉她们,孩子的灵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不把他们当成小孩,会收货意想不到的惊喜。

▹告知。在书里学到的这点其实想想日常也是经常践行的。最早了解到是满月带孩子去打疫苗,当时她睡了。护士让我告诉她要打针了,我有点懵(这么小的孩子听得懂?我怎么说呢?)护士看到我经验匮乏,直接帮我说,宝宝要打针啦,然后才打,回去我一直回味这一幕,觉得护士小姐姐做的真好。直到现在我也是,什么都会告诉孩子,不会突然消失在她眼前,如果她在客厅玩的很好,我要去上厕所,我就说宝贝妈妈去上洗手间,你如果想找妈妈就自己过来。过一会儿她会慢悠悠过来扒扒头,笑一笑就走了,应该是很安心的吧。

▹以身作则。很多的育儿书里都提倡以身作则,真是不能太赞同了。最近看的电影《怦然心动》,女主的父母正是靠自己的言传身教把女儿教育的非常棒。我们不想孩子玩手机,却整天在孩子面前捧着手机,幼小的孩子会很困惑,一方面更加好奇,一方面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不可以做这件事。我小的时候,08年我读高中,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奥运会很精彩,恰逢暑假没有时差,我想看,我爸躺在客厅看奥运会的时候,我偷摸看上一两眼,果不其然会被喊“看书了吗,就知道看电视”,现在心里想起来还是一股叛逆的情感。

我总觉得,在养育孩子的这段时间自己也进步了很多,对于自我的管束,对于责任感的认知,育儿育己,真是这样。正面管教,更多的是要好好反思和梳理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和孩子一起往更好的方向成长吧。

网址:育儿育己,一起成长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2171

相关内容

【育儿】育儿先育己,高情商家长做好4个方面,和孩子一起成长
育儿心得——陪孩子一起成长
“育儿先育己 陪伴幼儿成长”——同心第一幼儿园“育儿知识”第十期
育儿即是育己,真正的教育,是和孩子共同成长
【科学育儿】育儿知识分享——科学育儿,助力成长
育儿先育己
【庆泓 ·育儿知识】科学育儿——快乐成长
育儿请先育己 合格家长育儿必须做的事
【科学育儿,快乐成长】——育儿知识分享
育儿就是育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