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育己,法无定法

发布时间:2025-04-05 06:06

学习科学育儿方法,避免无谓的压力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育儿生活经验# #育儿焦虑解决#

育儿育己,法无定法

游戏即童年

玩是学问的根本

求知是每个灵魂固有的能力

作者:王渝

在2016年的某天刷朋友圈,看到表哥推荐了一门课程,带着好奇心,点了进去,看着课程介绍,老师介绍,心想这200多块钱,咱就听听看,于是报了第一期的4节课,这一报让我追逐孙老师的脚步从未停歇,从2016年的《妈妈可以教的数学》52讲开始到现在孙老师的所有课程,我最大的收获:作为父母,任何时候,提升自己,身体力行都是第一位的。作为父母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对孩子真正的接纳、尊重、理解、信任、包容……

很多人谈到自己的孩子都会说道孩子身上的很多存在的问题,比如粗心,动作慢,甚至连孩子扳手指数数都看不顺眼要去制止等等,而孙老师的课程极大的转变了我的观念,真正去解决孩子问题的途径通常不是去改变孩子,而是去改变影响和熏陶孩子的榜样、关系和环境。当父母立足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时,会发现很多曾经让自己困扰的孩子的问题会迎刃而解。因为孩子的问题多是“果”,而父母的榜样示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和家庭环境才是那个“因”。

今天我就先来说说这个环境,孩子是一粒种子,父母需要做的,只是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唤醒孩子内在的自觉。从《妈妈可以教的数学》52讲的第一期开始,老师谈到了月历的引入布局,于是就此开始了每天与月历的朝夕相处。

从课程的渐渐深入,月历上能做的活动越来越多,购买现成的月历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了,从此又开始了自制月历的历程,那时的儿子是2岁5个月,对于参与活动来说,他还做不到,这大半年的出行,我都主动的进行记录,用我身体力行的行动去给他有意或无意的示范,在经过了漫长的等待,2016.10月的某天他拿着笔抢在我的前面说:“我来画,我来画”我知道这期间虽然我的行为占主导,但是却是润物细无声的在影响着他。

在听了老师的数学王国课程后,我为儿子购买了5个大小不同的钟表,挂在他经常活动处所,在日历前我也挂了一个闹钟,现在每每回家,只要我说噢,我来看看时间几点啦?儿子绝对是冲到前面说我来我来,短针指到…..长针指到…..

给孩子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和爱学习的榜样,才是父母最该做的。

记得在《妈妈可以教的数学》52讲1期2讲里面,老师谈到了一个图形的话题,给孩子触摸各种形状的图形为今后学习立体几何布局,其实老师在课堂上的授课带给我们家长的是一种选择、一种声音、一种可能性。法无定法,所有的方法都因人因时而异。

于是我结合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将摸积木游戏化变得更加灵动,更加贴近孩子的认知,我给所有的积木都贴上眼睛,变身为积木宝宝,这一变身让2岁的儿子好心欢喜,每每只要我说“正方体爸爸正在找他的儿子呢,藏在哪里呢,你能摸出来吗”孩子的参与度那是极高的,整个过程没有一丝说教,但他却把三菱柱、四菱台这些抽象的术语完全内化。

我想这就是老师所传递给我们的:“孩子自己的体会和修行才是最重要的,中国的父母总是说教太多,唠叨太多,给孩子自我的体会太少”

感谢孙老师提供了这么多丰富实操性强且又不重样的游戏,感谢白雪的约稿,让我能够静下来,通过回顾梳理感受到这一年儿子的细微变化,虽细微虽慢,但我想凡是自然的东西都是缓慢的。太阳一点点升起落下。花一朵朵开一瓣瓣地落下,稻谷成熟都慢得很。那些急骤发生的自然变化多是灾难。火山喷发,飓风和暴雨,地震和海啸。身体也是慢的,一个孩子长大是很慢的。一个人要睡觉,也是很慢的,从日落到日出,人才能休息过来...

站在手段的桥梁上,而忘记了彼岸,是父母育儿育己中的一大误区。如果时刻能记住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向是让孩子成为独立的、幸福的人,有能力接管自己的生活,对自己负责,就不会用打骂、利诱的方式去要求孩子迎合我们的期待,也不会把成绩和外在表现置于孩子身心健康和内在需求之上。

养育之道,勿忘初心。

游戏即童年,玩是学问的根本,求知是每个灵魂固有的能力。当我们的孩子不愿意学习时,先想想我们是怎么毁掉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的。

以下图片出自《妈妈可以教的数学》第四期的第一讲,也是52讲中的第13讲,这一期的主题是“由浅入深,浅入深进”

这一讲的开篇孙路弘老师提到了小学教育中最长出现的问题有三点:

第一点:浅不够

拿昨天公众号片尾话里推送的第二期第四讲“循序渐进”里的语文例子来说:

认识的字,词汇,不是放在具体情景里,实际的场合中,反复运用,多次出现的话,也就是说字,词汇用的次数不够多,不能训练到张口就来的程度的话,怎么能做到出口成章呢?

数学思维能力的话也是一样,如果我不是把基础的平面图片用A4白纸剪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并且实际上如王渝培养自己的孩子一样,摸个够,玩个够,那么,怎么可能从平面进入立体,理解三维效果呢?

第二点:浅到深速度太快

从认字到句子,从平面到进入立体,不是今天认字,明天可以说出长句子;不是今天还在用剪子剪纸,明天就要清楚每一个立体结构。这之间有一个过度,有人10天,有人100天,有人更久。

第三点:深不够

如果第一步认字的混个脸熟没混好,而且还着急要跑到第三步,本来你第一步要走100天,50天你就受不了了,非要在50天的时候让孩子做100天要做的事儿,根基没打好,句子造不好,平面没掌握,立体搞不懂,再往下都是一种折磨。

养育之道,勿忘初心。

育儿育己,法无定法。

本文作者王渝,本人从事学前教育。如果购买过孙路弘老师《识字:三个阶段认字与理解力方法》的这门课程,并且听过《第二讲:3-6岁阶段的认字输出阶段》的伙伴,一定对王渝这个名字熟悉,因为孙路弘老师在课堂上有用她在家里用到的《小兔子的蓝毯子》来给大家示范了伴读的正确打开方式(点击左侧蓝色链接可跳转)

这里有人会说我也买了识字课,我怎么不知道王渝用过的《小兔子的蓝毯子》,因为你没听课,不啊,我听了啊,你没听到第二讲。

还有人会说我的孩子两岁多,感觉很多内容对两岁多的孩子操作性不强。

嗯,王渝是儿子2岁2个月开始跟的《妈妈可以教的数学》52讲,她在文章里说:

“2016年10月份的某天他拿着笔抢在王渝的前面说:“我来画,我来画”我知道这期间虽然我的行为占主导,但是却是润物细无声的在影响着他。”

而且王渝还配了图:

如果你觉得怎么不能进一步深入了呢?回头看一看:

第一步:浅够不够

第二步:由浅入深慢不慢

第三步:深够不够

回看第一步第二步才有可能解决第三步。

游戏即童年,玩是学问的根本,求知是每个灵魂固有的能力。当我们的孩子不愿意学习时,先想想我们是怎么毁掉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的。

欲报名《妈妈可以 教的数学》52讲加白雪微信:xiaoxue07042011;审核比较严格,我们考核的是妈妈们的能力。

网址:育儿育己,法无定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2182

相关内容

育儿即育己
育儿先育己
育儿体会:讲究育儿方法
家园共育育儿知识? 育儿育己的意思?
育儿方法
家长育儿方法
育儿育己,一起成长
科学育儿方法? 如何科学育儿?
大班育儿常识大全,大班育儿教育方法分享
最为科学的育儿教育方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