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宣传】春节将至,这份健康饮食指南请收下!
普及健康饮食:社区活动中的宣传与推广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健康饮食推荐#
每逢佳节,阖家团聚。您是否会有“衣带渐紧终不悔,每逢佳节胖三斤”这样幸福的烦恼呢?其实,春节假期亲友相聚不仅要“吃得好”,更应注意饮食安全和营养搭配,度过一个健康又愉快的春节假期哦!下面这份超全的健康饮食攻略送给您!
一、合理搭配
节日期间饮食安排上,应在色、香、味、形的前提下,做到合理搭配、健康饮食。
1.肉类选择很关键
优选脂肪含量低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虾类;其次是脂肪含量较低且脂肪酸组成优于畜类脂肪的禽类;再次是脂肪含量低,铁含量丰富的畜类瘦肉。尽量减少动物内脏、鱼子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这样的膳食模式有利于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2.蔬菜、水果不可少
蔬菜水果不仅能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抗氧化成分,特别是深色蔬菜中含量更高,比如β-胡萝卜素、花青素、番茄红素等,含有的维生素C、钙、叶绿素和多酚等成分能抑制N-亚硝基化合物或其他致癌物质的形成,对预防癌症有重要作用。
尽量保证种类多样和色彩丰富,这样可以摄取多种微量元素和营养,但也要注意部分水果含糖分较高,不能过量食用。
3.主食很重要、粗细粮搭配
春节期间不吃主食,会增加饮食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可能会过多摄入大鱼大肉,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等疾病的风险。而且,不吃主食碳水化合物摄入过低,可能会让脂肪不完全代谢产生酮体,也就是丙酮,会导致口腔、汗液、尿液中都存在这种不愉快的气味,还会有口臭。另外,碳水化合物是大脑能量的主要来源,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反应变慢、低血糖、疲劳。
最好主食能粗细搭配,比如燕麦饭、荞麦饭、杂豆饭,增加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的摄入。建议粗杂粮占每天全部主食的 1/3~1/2,每天摄入全谷物和杂豆类 50~150 克,薯类 50~100 克。
二、健康烹饪
在烹饪肉类的时候建议采用蒸煮炖的方式,少用炸烤煎的方式,不建议吃太多烟熏、火烤、腌制的肉类。
油含有较高的脂肪,像炸藕盒、炸大虾、炸虾片、锅包肉等油炸食物,不仅热量高会长胖,还会产生丙烯酰胺、苯并芘、杂环胺等致癌物,常吃可增加患癌风险。过多盐的摄入不仅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还会促进钙流失,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吃太多甜食不仅容易导致龋齿、增加患痛风、高血糖风险,也可能会导致皮肤长痘、松弛,影响颜值。
三、切勿暴饮暴食
春节期间气氛浓厚,看着餐桌上的美食,难免控制不住吃的欲望。提醒大家,千万别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对人体的损害:一是使人出现头晕脑胀、精神恍惚、胃肠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二是导致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三是增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
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充足的水分能加快人体代谢,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对肾脏和泌尿道结石的预防和治疗很有帮助,还可以改善便秘。
四、慎选坚果
坚果是家人“侃侃而谈”之时必不可少的配角,比如瓜子、花生、腰果、开心果等,它们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以及维生素E,可补充多种营养。
不过,最好选择原味坚果,少选五香、盐焗等口味的,尽量别选开口的坚果,容易变质,不好保存。如果吃到有霉苦哈喇味的坚果,一定要直接吐掉并漱口,因为这样的坚果很可能已经被黄曲霉毒素污染,过多食用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五、适量饮酒
春节期间聚会难免要喝酒,但饮酒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过量饮酒更会危害人体健康:一是刺激神经兴奋、动作失调,容易引发意外事故;二是造成肝脏、大脑和消化系统的损伤,轻者引起酒精性胃炎等急性病症,重者导致中风、急性胰腺炎等。
如果不能避免,尽量小酌慢饮,不要空腹饮酒。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的说法:成人如饮酒,每天的酒精摄入量最好控制在15g以内(大约相当于啤酒450ml,葡萄酒150ml,38%度白酒50ml,高度白酒30ml)。
要想降低酒精对身体的伤害,可以在喝酒前吃点主食,延缓酒精的吸收速度,也能减轻对胃黏膜的伤害;别把啤酒、白酒、葡萄酒等和碳酸饮料一起喝,否则会醉酒更快;饮酒后一定要多喝水,加快酒精的代谢。
稿件来源:仁化县人民医院公众号
网址:【科普宣传】春节将至,这份健康饮食指南请收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2409
相关内容
春节将至 这份健康饮食攻略请收藏【小南话科普】老年健康宣传周:附食谱!这份老年人健康饮食指南请收好
春节怎么吃才健康?请查收这份饮食指南
这份老年人健康饮食指南请收好
【健康科普】秋季健康饮食指南:这份攻略请收好!
【卫生健康科普】春节健康饮食指南
春节健康不放假 饮食秘籍请收下
安全提示|春节将至,这份年夜饭食品安全指南请收好
这份春节健康指南请查收!
【健康科普】春节大扫除,清洁指南请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