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主题日 如何有效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

发布时间:2025-04-05 09:37

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节能意识 #生活常识# #环保节能技巧# #能源高效利用#

  

  图片来自大众甲壳虫的广告

  恰如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声称饶过一个壮汉一样,如果没有耗能的能力,又何谈节能。

  早两年,媒体曾报道英国王储查尔斯和首相布朗前往丹麦哥本哈根出席气候会议时分别乘坐私人喷射机和包机,两人此行估计共排放近20吨二氧化碳,被指是“绿色伪君子”。

  还是以媒体给出的统计数字为例,用1度电的碳排放量是0.96千克二氧化碳。相较而言不难看出那种只有使用灯泡的资格人需要亮多久的灯泡才能耗掉同样的二氧化碳。

  其实,在是否应该节能的问题上,很少会有分歧。真正的问题是谁来节?怎么节?

  我们惯于听到一种说法,即人人都如何如何,就会如何如何。譬如人人节约一滴水就会如何,人人节约一度电就会如何,等等。

  显而易见,这种听起来很有道理假设作为一种极限思维,其前提是极端的、不现实的,在这种前提下得出的结论又有什么样的说服力呢?

  如此推敲,节能所假设的“人人如何”的前提也就自然有些不现实了。

  现实也确实如此。

  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的碳排放也代表着其消费的能力或权限,就好比有钱的话自然就有了可以在大排量汽车或小排量汽车选择的权力,而没钱的话当然选择权就少了。

  在人与人的财富并不相等的情况下,富人是不是就要多节能?穷人就要少节能?节能的多少显然难以像税收那样进行准确的量化。

  然而,如果不能进行准确的细化、量化的话,真不知道除了喊几嗓子之外,在节能上还有多大可操作的空间。

  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了阶梯电价、水价,等等,试图以市场的手段迫使人们节能。其虽然还是以计划的方式进行着市场化运作,但显然作用是比单纯呼吁强得多了。

  原因无他,只因关系着个人的利益。正如家里的空调少有如单位一般,不管天热不热,屋内有人没人就只管开着的一样。

  说到底,利益才是绝大多数人首先考虑的因素,而非地球的温度是否有上升一摄氏度的可能。“天塌了有个高的顶”,这话用在这里绝对合适。

  所以,既然排放权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个人的消费权,而个人的消费权取决于财富多少,又不应有身份等方面的界限,那么奉劝一个人暂时不要消费,或消费少一点,这完全是没有理由的。

  针对此,倒不妨采取类似国家间或企业间所进行的碳排放交易的手段,让这种节能的资格更加量化,甚至可以交易,而非徒然地在谁该多节一点或少节一点上争论,或更加笼统地号召人人都要节能。

  2015年的“环保日”来了。如果能因此让更多的人先搞清楚自己在节能上具有什么样的资格,而非仅仅做些看似积极地关掉灯炮的事情,那么这个节日的意义或许就更大了一些。

网址:除了主题日 如何有效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2471

相关内容

涞水法院就如何提高群众满意度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如何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论如何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提高群众的节能低碳意识 重庆开展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活动
浅谈如何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提高全民节能意识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东方社区:大力提高居民节能意识
如何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