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巧断家务事 良言化解亲情案
亲子阅读方法:睡前故事时间,增进感情,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生活技巧# #生活小妙招# #亲子教育小常识# #幼儿启蒙读物#
她,身患残疾,10多年前与表叔达成遗赠扶养协议,将房产、耕地交与表叔经营;她,与有缘人喜结连理,表叔终止扶养;但,因此引发了矛盾纠纷6年之久,最终诉至法院——难题摆在法官面前,看甘溪法庭的法官如何化解亲情案。
5月11日,旬阳法院甘溪法庭法官干警经过一天的忙碌,终于调处了这一起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遗赠扶养纠纷案件,成功弥合了双方当事人的亲情纷争。
原告曹某系麻坪镇枫树村人,自幼患病导致瘫痪,加之其父是聋哑人,故二人一直由曹某的祖父负责照顾,2003年曹某的祖父去世,父女二人生活顿时陷入困境。村组干部考虑到曹某父女的实际情况,出面协调签订了《承领协议书》,约定由曹某的表叔付某对曹某父女尽扶养义务,曹某父女名下房产和耕地交给付某经营,待曹某父女去世后房产和耕地归付某所有。不幸的是,2011年曹父独自上山砍柴跌入山崖身亡,后曹某双眼失明可谓雪上加霜。幸运的是,曹某通过广播电台的帮助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并于2011年6月喜结连理。自此曹某同丈夫一起生活,其表叔亦终止了对曹某的扶养。此后,曹某多次要求其表叔归还“承领协议”约定的房屋、宅基地及土地,经过村、组多次协调,均索要无果。今年4月,曹某将表叔诉至法院,诉请解除“承领协议”,将房屋、宅基地及耕种土地予以归还。
鉴于原告曹某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甘溪法庭对该案高度重视,为原告开通了“绿色诉讼通道”,免交了诉讼费。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甘溪法庭法官依照“家事审判”的指导精神,针对本案亲情关系复杂、矛盾争议时间长、当事人行动不便,又是“涉贫”案件等实际情况,采取了上门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
甘溪法庭法官来到双方所在村,耐心对被告讲解了相关法律规定,但双方积怨时间较长,一时难以达成协议。不甘放弃的法官抓住双方曾共同生活的有利基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的从多方面耐心细致的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在双方逐渐缓和心态后抓住有利时机,采取背对背的方式,依据法律和情理向双方分别进行了法律解读,分析了双方签订的“承领协议”实际应为遗赠扶养协议,被告履行了部分义务,应得到一定的补偿。同时劝解被告,应考虑原告不幸的遭遇,如今得遇贴心人,作为长辈应该帮扶晚辈过上幸福生活。
在法官深入浅出的剖析下,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双方解除了2003年签订的“承领协议书”,原告给付被告部分补偿,被告将房屋、宅基地和部分耕地返还原告,其余耕地继续耕种。为防止在分配土地的问题上再起波澜,法官同村组干部一起来到现场亲自丈量,划界分地,让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
自此,一起剪不清、理还乱的家事纠纷在甘溪法庭的努力下圆满化解。
网址:法官巧断家务事 良言化解亲情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2822
相关内容
法官巧断家务事 晰情明理续亲情法官巧断家务事 柔性执行“愈”亲情
法官巧断家务事 矛盾“破冰”续亲情
阳西法院法官洪文政:巧话家常,温情断“家务事”
利用家事调解室 法官巧断“家务事”
老人状告六子女 法官巧断家务事
法官协同“银发力量” 以情巧解“家务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个法庭有妙招,解“案结”更解“心结”!
倾情解难题 巧断“家务事”
龙华法庭法官赵曼琪:融合情理法 巧断家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