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圈住更多人?代表委员有话说
如何快速去除黑眼圈:用冷茶包敷眼15分钟,有助于消肿。 #生活常识# #生活小技巧# #美容化妆#
在社区食堂里,居民品尝美食佳肴;在宝宝屋里,小朋友嬉笑玩乐,度过美好童年;在社区学校里,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2023年,徐汇区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在市里66项重点任务基础上,叠加徐汇特色项目,布局集“社区食堂、社区卫生站、社区文体、社区助浴”等功能为一体的邻里汇·党群服务中心,并完成推进标准化菜市场改造、社区医疗资源补足、养老服务设施优化、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社区商业布局优化等五大专项行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今年的徐汇区两会上,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情况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围绕这个主题,徐汇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展开热议,并就未来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以需求为导向,回应居民更多期待
“居民对各个站点都是交口称赞,竖起大拇指。除了这些站点中心,周边生活服务网点也越来越多,休闲娱乐到了家门口,真正做到了群众生活更加便捷。”来自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乔鏖代表说道。
为何居民对“15分钟社区生活圈”项目纷纷竖起大拇指?根源在于居民切实地感受到社区生活的便捷化与人性化,满足了自己日常生活需求。
孙静委员告诉记者,现阶段上海依旧面临很多挑战:人口总量增速加快、建设用地总量接近天花板、用地结构不合理……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创新存量土地再开发模式,推动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利用城市更新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和社区功能。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不仅有菜场、医疗卫生站等基础民生服务点,还提供“宝宝屋”“宜业box”“公共法律服务客厅”等专业化服务。利用最少的资源发挥更大的功效,满足全年龄段人群的多样需求。
增加百姓参与感,让百姓建言献策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是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转向,是从居住空间到营造生活的转变,是推动构建社区生活共同体的重要路径。经过多年的调研,唐有财代表认为,发动公众参与,建立健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促进畅通信息渠道与机制十分重要。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包含硬件改造、业态布局、管理机制、服务供给等综合性的内容,也涉及社区居民、辖区单位、商户多方面。以多元参与作为引擎,推动实现“活力圈”。依托全过程人民民主,以特色项目的多主体参与激发“生活圈”活力,不断提升城区烟火气和精细化治理能力。
确保桩桩件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建设得如何,项目开展得如何,如何保障惠民利民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通过引入第三方信息化监测和评估机制等方式,加强项目过程跟踪与绩效评估,以跟踪问效为抓手,抓好治理“全流程”。来自枫林代表团的宋玲代表说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事关民生福祉。加强运营监管,制定相关运营管理制度、质控标准、绩效考核和服务标准,才能让居民更加放心。”
保障项目过程公开透明,让更多人参与到监督管理活动中。以社区食堂为例,如何更好地确保民生“食”事?张恒通委员告诉记者,是否可以在保障新鲜瓜果蔬菜、肉类等食材稳定供应的前提下,公开食材原产地,并将食堂供应商的选定方式、流程与信息公开。这样一来,老百姓不仅能吃到实惠的饭菜,也能吃得更安心。
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如何让更多人知道了解“15分钟社区特色生活圈”提供的服务项目,推进“15分钟社区特色生活圈”范式推广?这是不少代表委员都关心的问题。
从去年爆火的“淄博烧烤”,再到如今“尔滨”,宋玲代表看到新媒体的力量不容忽视。她提议:“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互联网平台进行集中宣传展示,进一步提升徐汇‘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知晓度和影响力。”与此同时,乔鏖代表还提议,要依托各个点位特色,推出“拳头产品”,不断创新方式、做优服务,体现徐汇特色、打造徐汇品牌。
记者:冯赟
编辑:叶芳芳
校对:陈海笑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网址:如何让“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圈住更多人?代表委员有话说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3491
相关内容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生活更美好“15分钟社区生活圈”有多便利?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百姓生活更便利
【15分钟社区生活圈怎么做到了以人为本】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居民生活更幸福
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基础上,如何织密“15分钟就业服务圈”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普陀 15分钟生活圈 圈出美好生活
一键叫车、3分钟免费通话、预约就医——上海公用电话亭助力“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普陀 15分钟生活圈 圈出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