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发布时间:2025-04-06 06:14

社区治理中注重老年人和特殊群体关怀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区治理策略#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提到了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理念的提出,彰显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突出了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角,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指明了方向。

所谓人文关怀,指的是人文精神的关怀或人道主义的关怀,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真心地关心一个人的生存和命运。它的核心是关心人、尊重人。心理疏导是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通过循循善诱、和风细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疏通人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人们用阳光的心态面对社会。二者都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为宗旨,而不是脱离政治性、意识形态性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方面,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都是从关心人、理解人出发,充分考虑人的内在需求,努力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另一方面,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利于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有利于分清问题的性质,找准切入点,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实效性。

注重人文关怀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看成是一种政治宣传手段,认为它的职能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以更好地服务于大局的需要。以为只要大局发展了,每个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而对人的个体需求和心理感受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只是一味的强调个人要服从组织、效力组织、贡献组织,强调组织的主导地位和单方作用。所以一旦个体与整体在价值取向上出现矛盾,就简单地提倡以牺牲个体价值为代价去迎合整体需要。这种缺乏人情味与亲和力的干部队伍管理方式,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人文关怀作用难以发挥。通过加强人文关怀,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组织的关怀,让他们确实享受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优秀成果,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其一,发扬民主,充分保证干部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权利。个人要依靠组织,组织离不开个人,如果没有个体能力的有效提升和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就不可能形成强健的组织机体。要运用民主的手段和方法,让干部群众当家作主,赋予他们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管理权。既强调干部群众在事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又要强调他们在促进事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可以通过组织民主生活会、设立信箱、领导民主对话等形式,实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让广大干部群众对组织放心、明白、支持和参与。要不断畅通沟通渠道,倾听民声民意,以干部职工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为导向,指导工作决策。切实做到真正相信群众,尊重群众,营造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工作氛围。

其二,突出个性,切实提供干部群众个体发展的空间和平台。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不同需求、能力差异,尊重人的创造和权利。给干部群众提供一切可能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可以通过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和先进工作者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基层干部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通过个性特长展示活动,给干部群众提供发挥聪明才智和个人特长的舞台,不断维护个人的荣誉感、成就感和满足感。

其三,亲情管理,增强干部群众奉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亲情化管理,增强干部队伍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最充分地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民心思上、民心思进,是人文关怀在职工个体身上的直接体现。所谓亲情化管理,就是要在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上下功夫。还要把群众当亲人,特别是在他们家庭遇到困难,工作出现问题,个人情绪低落的时候,及时把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倾注到他们身上,给予他们最直接、最深厚的关怀。切实做好考核奖惩、福利保障等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尽可能地降低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减少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组织的关心和爱护会产生强有力的感召推动作用,从而增强他们投身于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四,贴近生活,给他们身心愉悦的活动空间和娱乐氛围。工作、生活的环境对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非常大的影响。创造一个环境优美、明亮舒适的工作环境是促进工作动力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积极提供一个多姿多彩、欢庆喜气的活动氛围,是缓解工作压力,释放不良情绪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美化办公、住宅区域的环境,使他们轻轻松松地上班,高高兴兴地工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增强团队意识和工作系统的凝集力。

心理疏导正成为一种管理诉求。心理疏导是一种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通过心理疏导的沟通、引导、解压,增强干部群众的耐挫力、承受力、应变力,完善人格,优化心态,调节内在压力,真正使他们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一是对心理疏导要有个正确定位。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如何,在干部队伍管理中的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该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心理健康问题往往看不见摸不着,外在表现不明显,所以我们往往容易忽视。有的干部群众对心理健康问题不理解,不接受,谈到心理健康问题,就好像已经有了心理健康疾患,往往对这个问题躲躲闪闪,不敢正面对待,甚至有抵触情绪。因此,要想深入推进心理疏导,就要把它放到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位置,从人力、物力、精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二是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摸清干部群众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心理健康疏导,就要先掌握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进行和开展。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及时了解和掌握干部群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健康状况。结合测评结果确定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深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调适技巧,通过邀请心理卫生专家教授进行辅导授课等方式,开展心理辅导和科普知识讲座,组织有切身体会的干部群众进行现身说法,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

四是提前进行心理干预,及时做好心理疏导。注意把握干部群众的共性心理需求,区别个性心理特征,坚持提前介入、因势利导、因人施教,采用心理上容易接受、愿意接受的方式开展心理辅导,努力帮助他们自觉保持卫生、健康、平衡的心态。尤其是在干部群众生病住院、家庭出现困难、工作出现差错、同事间有了分歧、有错误苗头以及岗位变动等关键时刻,提前介入,及时谈心,进行心理评估和辅导,坚持做到预防为主,治疗及时,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两个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方面,只有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基层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具有更强的渗透力,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作者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址: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3878

相关内容

报告解读: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
加强职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国企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须以职工需求为导向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浅谈缓解职工心理压力,加强人文关怀与情绪疏导.doc
新形势下政工人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策略
对高校家庭贫困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思考.doc
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范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