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合理膳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荐,指导日常饮食健康。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营养学权威书籍#
如何让孩子摄入足够营养以增强体质、健康成长,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其实,合理膳食是提高孩子体质的好办法,科学喂养和良好的营养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为其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江西省卫生健康监测评价中心为大家分享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膳食指南。
1.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婴儿出生后的最佳喂养方式。
2.回应式喂养,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
及时识别婴儿饥饿及饱腹信号,并尽快做出喂养回应。哭闹是婴儿表达饥饿信号的最后表现,按需喂养,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但生后最初阶段可能会在10次以上。婴儿异常哭闹时,应考虑非饥饿原因。
3.适当补充维生素D。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生后数日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 10ug。出生后应注意补充维生素K。
4.定期监测婴儿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身长和体重是反映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6月龄内婴儿每月测量一次身长、体重和头围,病后恢复期可适当增加测量次数;选用国家卫生标准《5岁以下儿童生长状况判定》(WS/T 423-2013)判断生长状况;出生体重正常婴儿的最佳生长模式是基本维持其出生时在群体中的分布水平;婴儿生长有自身规律,不宜追求参考值上限。
1.继续母乳喂养,满6个月添加辅食,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
对该阶段的婴幼儿来说,母乳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但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孩子对能量及营养素的需要,是时候合理添加辅食了。婴幼儿满6月龄后,逐步引入各种食物,首先添加肉泥、肝泥、强化铁的婴儿谷粉等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
2.及时引入多样化食物,重视动物性食物的添加。
每次只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待适应2~3天,无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后,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逐步达到食物多样化。不盲目回避易过敏食物,1岁以内适时引入各种食物。从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逐渐增加辅食频次和进食量。
3.尽量少加盐糖,油脂适当,保持食物原味。
婴幼儿辅食应单独制作。保持食物原味,尽量少加糖、盐及各种调味品。辅食应含有适量油脂。1岁以后逐渐尝试淡口味的家庭膳食。
4.提倡回应式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进餐时父母或喂养者与婴幼儿应有充分的交流,识别其饥饱信号,并及时回应。耐心喂养,鼓励进食,但绝不强迫喂养。鼓励并协助婴幼儿自主进食,培养进餐兴趣。进餐时不看电视,不玩玩具,每次进餐时间不超过20分钟。父母或喂养者应保持自身良好的进餐习惯,成为婴幼儿的榜样。
5.注意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
选择安全、优质、新鲜的食材。制作过程始终保持清洁卫生,生熟分开。不吃剩饭,妥善保存和处理剩余食物,防止进食意外。饭前洗手,进食时应有成人看护,并注意进食环境安全。
6.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体重、身长、头围等是反映婴幼儿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每3个月测量一次身长、体重、头围等体格生长指标。平稳生长是婴幼儿最佳的生长模式。鼓励婴幼儿爬行、自由活动。
2—5岁仍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求较大,所摄入的食物种类和膳食模式已接近成人,但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其膳食制备与成人有一定的差异。此时儿童的自主性、好奇心、学习模仿能力增强,学龄前期是形成良好饮食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基于儿童的生理和营养特点及饮食习惯培养规律,结合我国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现状和饮食行为问题,其膳食指南应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基础上增加5条核心推荐。
1.食物多样,规律就餐,自主进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2.每天饮奶,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零食。
3.合理烹调,少调料少油炸。
4.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增进对食物的认知和喜爱。
5.经常户外活动,定期体格测量,保障健康成长。
学龄儿童处于特殊生理阶段,生长发育迅速,需要充足营养以保证健康成长。
1.主动参与食物选择和制作,提高营养素养。
主动参与食物选择和制作。会阅读食品标签,和家人一起选购和制作食物,不浪费食物,并会进行食物搭配。
2.吃好早餐,合理选择零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规律是保证学龄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应每天吃早餐,并吃好早餐,早餐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奶豆坚果等食物中的三类及以上。适量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作零食。在外就餐时要注重合理搭配,少吃含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做到清淡饮食、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3.天天喝奶,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禁止饮酒。
奶制品营养丰富,是钙和优质蛋白质的良好食物来源。足量饮水是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有助于维持身体活动和认知能力,学龄儿童应每天至少摄入 300g 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要足量饮水,少量多次,首选白水。饮酒有害健康,常喝含糖饮料会增加患龋齿、肥胖的风险,学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禁止饮酒及含酒精饮料;应不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含糖饮料代替白水。
4.多户外活动,少视屏时间,每天60分钟以上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积极规律的身体活动、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学龄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学龄儿童应每天累计进行至少 60 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以全身有氧活动为主,其中每周至少3天的高强度身体活动。身体活动要多样,其中包括每周3天增强肌肉力量或骨健康的运动,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多在户外活动,每天的视屏时间应限制在2小时内,保证充足睡眠。家庭、学校和社会应为学龄儿童创建积极的身体活动环境。
5.定期监测体格发育,保持体重适宜增长。
营养不足和超重肥胖都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学龄儿童应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正确认识自己的体型,定期测量身高和体重,通过合理膳食和充足的身体活动保证适宜的体重增长,预防营养不足和超重肥胖。
对于已经超重肥胖的儿童,应在保证体重适宜增长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摄入,逐步增加身体活动时间、频率和强度。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参与儿童肥胖防控。
网址: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合理膳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4245
相关内容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等关于印发浙江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中小餐饮行业协会和浙江省健康膳食公益促进会联合开展营养健康餐厅创建活动
张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双鸭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双清区志成学校召开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成立大会
2024学校膳食委员会会议记录(精选13篇)
健康生活之合理膳食
盱眙县卫生健康委员会涉企行政检查清单
膳食伙委会会议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