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标准完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
了解电子废弃物回收流程,以便妥善处理 #生活技巧# #环保生活方式# #电子废弃物回收#
本报记者 贾润梅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2020年全球电子垃圾监测报告》,全球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约为5000万吨。2020年,我国电子垃圾产生量约为1000万吨,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7400万吨。目前,尽管一些城市建立了电子垃圾回收体系,但整体回收率仍然较低。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安庭长期关注电子废弃物等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他重点关注“避免电子产品数据线重复供给”话题,提出“标准化接口建设以及完善电子产品和配件回收体系”等相关建议。
当今,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数据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配件,但随着产品的频繁更新,重复供给所导致的浪费现象日益严重,一把把“剪不断,理还乱”“用不上也不敢丢”的数据线成为困扰家家户户的生活难题,不仅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也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目前,我国已颁布一系列行业标准,数据线标准基本得到统一。然而,在生产及消费环节,生产厂家较少给予消费者是否需要数据线的选择,许多用户在没有需求的情况下,被默认收取了数据线费用,客观上造成资源浪费。”安庭认为,生产过剩也加重了处置负担,由于数据线价值较低,目前我国尚缺乏有效的二手市场,也缺少相应的数据线回收再利用机制。“尽管一些城市已建立电子垃圾回收体系,但整体回收率不太理想,数据线等小型电子产品回收率很低,许多数据线因无法得到合理处置,被闲置、被丢弃,最终成为电子垃圾。”安庭说。
针对闲置数据线问题,安庭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进一步推动数据线接口统一,同时,鼓励供给侧开发多功能数据线,支持多种设备和接口,减少用户对多种专用数据线的需求。
此外,他还指出电子产品的销售环节,应在明确标注数据线接口信息的基础上,给消费者提供是否需要数据线的更多选择。在没有新的数据线配套需求的情况下,应给予相关消费费用的减免。
在安庭看来,应鼓励完善电子产品和配件回收体系,方便消费者将废旧数据线交至专门的回收机构;鼓励生产厂家提供更换、回收服务提升消费者体验;建议政策提供税收减免或补贴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使用环保材料和可回收设计。
大部分数据线的材料不易降解,直接丢弃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这不仅对自然环境构成威胁,同时也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安庭补充道,“数据线重复供给造成浪费的困局,其实是现代消费‘负产品’的缩影。在技术创新与商业伦理、个体便利与生态代价的冲突中,‘剪不断’的是既得利益者的捆绑链条,‘理还乱’的是系统性治理的复杂性。相关部门应着眼于‘标准统一’‘循环经济’这两大关键,在技术革命与制度重构中重建秩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着眼标准完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5006
相关内容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规范》团体标准发布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国家发改委:进一步完善废弃物循环利用政策体系 夯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制度
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 相关政策与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国内外标准对比研究
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docx
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人民时评)
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推动行业绿色消费
重庆已建立起完善的资源回收体系 为废旧家电找准“归宿”
电子废弃物回收(电子废弃物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