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城“无废城市”艺术展结果出炉,看这些巧夺天工的“匠心之作”

发布时间:2025-04-10 09:42

这些空间通常会举办各种艺术展览、讲座和工作坊,丰富城市居民的艺术生活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城市艺术空间#

西部(重庆)科学城

“无废城市”主题艺术展

获奖作品今日亮相!

2020年10月,重庆高新区启动开展“艺术创享无废生活”——西部(重庆)科学城“无废城市”主题艺术展活动。面向全市征集融合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利用、处置的艺术作品,用艺术形式倡导市民积极开展废物利用、减少废物产生。

本次活动也是重庆首个“无废城市”主题的环保艺术展。

自从艺术展征集作品以来

经过广大市民、艺术家积极参与

共收到350余件作品

其中 48作品入围

经过网友投票及专家评审

共有 18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这些脱颖而出的作品

到底有多么优秀?

一起来康康吧

↓↓↓

专业组

一等奖

▲《丛.生》系列

四川美术学院

“丛"代表城市丛林中被忽视的废弃物堆叠在一起的日常状态。“生”寓意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使城市更新过程中废弃的房梁、钢筋水泥拥有遁地而出的生长力。一方面体现艺术创作的生态环保观念,让市民关注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的物质消耗;另一方便也是借鉴中国传统雕塑中“因物造型”手法,从物本身的自然状态出发进行主观处理。艺术可以是创造新事物,也可以是让无用之物被看见。

▲《金山银山·绿水青山》

一丝光线刺绣艺术工作室

该作品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作品、并运用了蜀绣独有针法来创作。作者用传统的手法表达出对当代环保的一种生活态度:作品中的材料,是作者从奶奶的旧被面上拆下来的一些丝线,经过后期处理、再运用到作品上,充分体现了废物再造为宝的全过程。从作品的形式上来说,画面以抽象、凝练的形式,描绘出重庆山城的山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从艺术形态上直观地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生活的美好向往;从作品观念上,更是将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与日常生活相连接。希望蜀绣这种具有历史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在当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等奖

▲《问羊知马》

中国美术学院

这组作品以一些小羊与小马吃草、嬉戏的场景为主题,表现了和谐美丽的动物生态图景。表现了千百年来,农耕文明中动物与人的和谐关系。作品名《问羊知马》既有展现了这一主题,也有着穷究实物真理的探索精神,符合大地艺术的种子生根发芽的创新精神。我想以最原始自然的材料—木,结合农耕文明背景下的一些动物造型,探索人与动物、自然的关系。作品的观念意义是“Original”(根源)的、创作过程是“Occasional” (偶然)的、而材料又是“Organic ”(有机)的。让人们从紧张的都市生活中抽离出来,在这里唤醒自我,重新思考新的场域。

▲《城市画框》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用废弃的易拉罐为主要材料设计一个无废城市宣传的艺术装置,易拉罐穿置于装置骨架上,可绕固定钢棒旋转,易拉罐底面采用醒目颜色涂装,借鉴马赛克点阵图形原理提供一个简易画板,创造一个可供人们互动的艺术装置,在人们互动参与创意、创造的同时,也用艺术的形式倡导市民积极开展废物再利用、减少废物产生,起到本次活动的目的。

▲《重复劳作》

四川美术学院

《重复劳作》建立在对废弃物品的情感表达上。通过重复的与材料触摸讨论废旧物品的情感再生可能。【1】作者与母亲合作完成,所用布料来自于身边女性朋友的废旧衣物。70年代出生的母亲曾经是裁缝,缝制的过程唤起了她对个人历史、时代历史的回忆,衣物、人、故事组成了这件作品的意义。【2】将蜡烛燃烧后的废弃蜡,烧热融化后倒入手心,感受它的温度并揉搓成圆形,直至冷却,感受温度的消逝。作者认为所谓废弃物都是使用时间的集合,是情感的容器,“废旧”本身代表的是人与物的相处结果,而触摸能唤起被忽视的情感部分。

三等奖

▲《虾瞪灯》

四川美术学院

生活中大家平时见面少不了聚餐,而小龙虾则是重庆乃至全国都非常受欢迎的海鲜之一。由于小龙虾体型小,一顿聚餐下来会产生大量的壳体;而小龙虾的壳体颜色鲜艳纹理漂亮,加以妙用会呈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我们通过醋泡软化壳体从而使龙虾扁平化,再加上明胶泡泡形成的气泡纹理,最后用滴胶固定形态。同时我们在灯的周围涂上夜光粉,让它在夜晚关掉灯的后也能发出幽幽夜光。

▲《边角加强环保型运输包装》

重庆工商大学

传统的运输包装大部分都是利用瓦楞纸盒加胶带组成,可以起到良好的运输保护作用,但是胶带并不能回收,而胶带对环境的污染特别严重。面对以上问题,将设计理念方向归为以下四点:①考虑包装的经济型和效率——一纸成型,合理利用版面布局;②减少快递运输过程中因边角被破坏带来的损失——增强包装边角的强度;③提高包装的环保型——利用插合结构保证整体包装无胶带、无粘合剂;④可根据需要在两侧开提手孔,方便携带。

▲《源》

上海美术学院

古代先哲们阐述的天圆地方,演化成构成万物的基本原子,从而孕育出自然界赖以生存的地球,拥有着和顺圆满的美好承载。

作品在现场的呈现,也是一种交互体验,艺术家期待现场观众能够用自己的方式,以增减、破坏或修复的手法去改变作品的塑造,最终构成作品的不同状态。这种参与和交流,也是社群对生态环保的真实体验与关注的一种方式。

▲《潜行·前行》

鲁迅美术学院

创作的理念来源于自然与现代的都市生活,都市大厦隐喻成深海,潜行其中。

主体雕塑是正在前进的古老潜水员,所用的材料为废弃的工地建筑材料,在敬畏大自然的同时,想到了如今我们的生活环境,呆在钢筋混泥土构架的城市中,雾霾笼罩在高楼大厦之中,潜行在其中的人们如同潜行在深海的潜水员,需要海面上干净的空气。借此作品倡导人们保护环境,绿色生活,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大众组

一等奖

▲《绿色生活 创美明天》

中山小学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活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在未来,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科技会更加先进,小朋友用自己的构思幻想着未来的模样,打造着属于自己的绿色无废城市!

▲《绿色之家》

树人思贤小学校

经常看见妈妈收快递,就有了很多废弃的纸壳,我想要是能把纸壳收集起来,再给它生命就好了,纸壳撕开的部分的瓦楞面很像房子的屋顶,这就是最初设计这座房子的最开始的灵感来源,经过很多次的尝试,最后的房子终于完成啦,希望看到这个房子的我们都能爱护环境,不要浪费身边的资源,再利用和回收产品、包装及材料的方法来保护地球的资源,也希望以后我们人人都可以住进真正的绿色之家。

二等奖

▲《无废积德-受伤的鱼》

大学城人民小学

我们的城市有很多垃圾,但是我喜欢五颜六色的城市,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把这些垃圾都消灭掉!

▲《眼中的城市》

重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希望城市的环境越来越好,让世界的斑斓色彩一直停留在我们的眼睛里。

▲《百物易用-家乡情》

高新区西永第一小学

画面中运用到的材料均为废旧物,有废弃布料、塑料瓶盖、废弃快递盒、瓦楞纸、废旧小纸条、黏土、破损扑克牌剪成的三角形等等,共同构成了本幅作品,呈现出的画面丰富有趣。描绘的母子礼让橘子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不仅是一座环保城市,无废城市,更保留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还描绘了家家户户环保的样子(自制虎头鞋, 织布等),窗外显现出绿色的大自然,使画面更加和谐。通过邻近色,对比色,渐变色等绘画手法,让画面多了层次感。虎头鞋,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母女二人用废弃的毛线编制虎头鞋,废弃物品,也通过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

三等奖

▲《废池中无——太空垃圾》

大学城人民小学

现在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很发达,为了提高技术我们发射了很多航天器,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我们的太空也有承载能力的。这副画是画的太空人飞上太空看到的不是城市的美景而是满是垃圾的现场。希望我们都变成“无废城市”。

▲《变废为宝》

大学城树人小学

在当今生活节奏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些垃圾最后的归宿也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着大自然的生活环境,还关系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此次设计是利用垃圾进行焚烧发电,用快递纸箱盒做一个可以下潜的捡垃圾机器人来拯救海洋里的生物,也代表大自然是一个整体,因为我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影响生态的平衡,鲸鱼留着眼泪向上游也寓意着它对未来的一个期望。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城市印象》

高新区沙坪坝小学

城市印象是一副废旧材料再利用的一组综合材料作品。快递纸盒为画布,我们的废旧乐高玩具、用完的各种笔套、妈妈做丝带发卡剩下的线圈、爸爸帮我们收集的三角木块、钉子、石榴包装盒中的纸屑和包装泡沫等等废旧材料为材料,进行废旧材料艺术再生创作。我们以重庆特色的立交桥、洪崖洞、山城建筑为原型,利用收集的材料的不同形状、颜色、质感表现城市主题,也呼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废弃物。

▲《仅存的家》

含谷小学

作品理念说明:这幅作品绘画的是一个女孩抱着一个正在破碎的地球伤心的流泪,这个女孩就是我们的地球母亲,而我们生存的地球由于被不断地破坏、污染而一点点的破碎。如果我们不保护地球、爱护环境,那么我们会连仅存的一个家也没有了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西部(重庆)科学城‘无废城市’主题艺术展”将改期至2021年3月底于重庆高新区大学城熙街钟楼广场举行(暂定)。届时我们将电话提前通知您作品交件的时间、地点等参展、颁奖和开幕式等详细事宜。

责编:肖腾

校对:朱林国

版权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址:科学城“无废城市”艺术展结果出炉,看这些巧夺天工的“匠心之作”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7556

相关内容

妙!虾壳变台灯 废旧纸壳变艺术品……全市首个“无废城市”主题艺术展在科学城开幕
科技赋能“无废城市”建设
上海市民文化节手工艺大赛展现“匠心之约·艺创生活”
巧用匠心“变废为宝” 这场“无废”展览值得一看
巧用匠心“变废为宝”!这场“无废”展览值得一看
重生之美 点亮生活 科勒「Re-重生」城市空间艺术展 惊艳亮相科勒上海体验中心
典型案例 | 创新固危废处置技术,助力海安“无废城市”建设
废旧POS机的艺术再生之路,从废弃到雕塑创作的探索之旅
百件佳作匠心传承 非遗生活美学展亮相申城
上海速度、烟火日常……“申城故事主题摄影展”跨年展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