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话| 疫情之下我们为什么还要学点园艺疗法?

发布时间:2025-04-11 00:06

笑话12: 为什么小鸟飞得不高?因为它们还在学飞翔。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生活智慧笑话#

很多人听说过或学习过园艺疗法,有的人可能还不知道园艺疗法是什么。通常我们所说的园艺疗法,基本上都是指通过植物对人进行疗愈。这么理解也可以,但是,显得过于潦草。

园艺疗法说起来其实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

植物在这个地球上已经存在4亿多年了,比人类有更早的发展历史。因此,植物不仅满足了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人类在植物身上还学习到了很多智慧。我们小学课本就学习过那个木匠鲁班的传说,它讲的是鲁班被带齿的植物划伤以后,激发了想象力,于是,就有了后来木匠们使用的一个重要工具——锯子。

沈阳优创和合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从2012年开始从事园艺疗法的理论探索,并以心理学的视角进行园艺疗法的应用技术研究。

根据园艺疗法的基础理论以及具体的、可观察的程序,作为一种心理学的应用技术,我们认为,园艺疗法是以植物为媒介,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对个体的身心给予积极的支持,促进健康、提高生活品质的一种方法。

2020年,在疫情期间,易贝(Ebay)网公布的一组最新数据发现了一个现象:英国人对园艺的认识发生了新的变化。

数据显示,有45%的居民从事过园艺活动,“园艺新手”这个话题与2019年相比,搜索量上升了189%;进行“自种食物”的人增加了420%,连园艺工具的搜索量也增加了120%。而且,植物、种子和球茎的销售额竟上升了232%。

2020年6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关于幸福感的研究,研究人员对比了骑行、步行、外出吃饭等日常活动 发现家庭菜园跟以上活动一样,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幸福感。

幸福感(Sense of happiness)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

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期,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与研究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热点领域。心理学家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探讨更多地来自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老年学三个学科领域。由于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

幸福指数是测量主观幸福感的一项主观指标,通过运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去获得人们主观幸福感的数量化结果。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省市幸福感指数最低。

疫情期间,伴随隔离、封城、静默等疫情防护措施的实施,人们对疾病的恐慌和焦虑情绪增多。为了缓解焦虑,我们需要选择一些能够找到掌控感的事情去做,家庭园艺之所以能够提高我们幸福感,就是满足了我们的心理需求:其一、对生活的掌控感,会让我们有安全感;第二、种植花草、蔬菜能够激发我们体内的内啡肽的提升,让我们快乐起来。

2020年9月,疫情影响下的英国国家花园计划(The National Garden Scheme)发布了《花园&2020新冠疫情》调查报告。

共有2419人参加了这次的在线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2%的人表示,在隔离期间,花园和户外空间对他们的健康和幸福来说“极其重要”;87%的受访者表示,在封锁期间进入花园/室外空间的一个重要好处是“有助于缓解压力”;有81%的人会在花园中种植和播种,70%的人在花园中自己种植蔬菜和水果。

在绿色的花园里,可以调整我们的抑郁、焦虑情绪,还能和谐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更能帮助家里的老年人提升主观幸福感。

优创和合在园艺疗法领域深耕了十年,把中国的24节气有机融合到园艺疗法中,形成了符合中国人人格特质的中国本土园艺疗法体系。

目前, 是国内唯一用心理学理论研究园艺疗法技术的体系,是这个领域的领先者。

— 往期回顾 —

心理话 | 点击进入,来一次有趣的心理学视觉测试吧!

心理话 | 真正的爱一定是 有管!有教!有罚!

大众心理学 | 水边生活的童年经历,会让成年人的心理更健康!

文章编写:和合

责任编辑:蔡政

主创编审:周萌

网址:心理话| 疫情之下我们为什么还要学点园艺疗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8781

相关内容

【防疫科普】居家“闭关”心烦气躁?试试园艺疗法
疫情下,我们可以采取的心理应对方法
心理疏导疗法是什么
居家“闭关”心烦气躁?试试园艺疗法
疫情之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建议
心理科普丨我们为什么需要心理咨询?
面对疫情 我们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
心理咨询是做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心理咨询?
艺术为什么能疗愈心灵?
心理学:为什么我们需要心灵抚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