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关键在于这些日常保健常识!

发布时间:2025-04-11 01:04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定期运动、戒烟限酒等,都是防治动脉硬化的关键。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健康生活技巧# #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和组织缺血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管理该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管壁内脂肪、胆固醇等物质的沉积,形成所谓的“斑块”,导致血管壁变厚、硬化,甚至破裂。

这种病变主要发生在冠状动脉、颈动脉和脑动脉等重要血管,引发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健康问题。了解其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是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关键。

01 主要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病因的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

1.年龄、性别

本病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但在一些青壮年人甚至儿童的尸检中,也曾发现他们的动脉有早期的粥样硬化病变,提示这时病变已开始。

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男性与女性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

2.血脂异常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即β脂蛋白,特别是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即前β脂蛋白)增高,相应的载脂蛋白B(ApoB)增高。

高密度脂蛋白(HDL即α脂蛋白)减低,载脂蛋白A(ApoA)降低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

此外脂蛋白(a)[Lp(a)]增高也可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以TC及LDL增高最受关注。

3.高血压

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都与本病密切相关。

4.吸烟

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比。被动吸烟也是危险因素。

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患者中不仅本病发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出数倍,且病变进展迅速。本病患者糖耐量减低者也十分常见。

其他的危险因素

①肥胖

②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经常有工作紧迫感者。

③西方的饮食方式

常进食较高热量、含较多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和盐的食物者。

④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在年龄<50岁时患本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致的家族性高脂血症是这些家族成员易患本病的因素。

此外,近年已克隆出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相关的易感或突变基因200种以上。

⑤性情急躁、好胜心和竞争性强、不善于劳逸结合的A型性格者。

近年提出肥胖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同时存在时称为“代谢综合征”是本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新近发现的危险因素

①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②胰岛素抵抗增强③血中纤维蛋白原及一些凝血因子增高④病毒、衣原体感染等

02 防治措施

首先应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逆转。已发生并发症者要及时治疗,防止其恶化。

1.一般防治措施

①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

已有客观根据证明:经过合理防治可以延缓和阻止病变进展,甚至可使之逆转消退,患者可维持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此外,缓慢进展的病变本身又可以促使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使病情得到改善。

②合理的膳食

控制膳食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40岁以上者尤应预防发胖。

正常体重的简单计算法为: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一般以20~24为正常范围,或以腰围为标准,一般以女性≥80cm,男性≥85cm为超标。

③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

体力活动量应根据原来身体情况、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而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

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做剧烈活动。建议老年人散步每日1小时,可分次进行,做保健体操,打太极拳等。

④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

⑤提倡不吸烟,不饮烈性酒

虽然少量低浓度酒能提高血HDL,但长期饮用会引起其他问题,因此不宜提倡。

⑥积极控制与本病有关的一些危险因素

与本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

不少学者认为,本病的预防措施应从儿童期开始,即儿童也不宜进食高胆固醇、高动物性脂肪的饮食,亦宜避免摄食过量,防止发胖。

2.药物治疗

(切勿自行用药,请遵医嘱,这里只做介绍)

①调整血脂药物

血脂异常的患者,经上述饮食调节和注意进行体力活动3个月后,未达到目标水平者,应选用以他汀类降低TC和LDL-C为主的调脂药,其他如贝特类、烟酸类、胆酸隔置剂、不饱和脂肪酸等。

②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可能有助于防止血管阻塞性病变病情发展,用于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最常用者为阿司匹林,其他尚有氯吡格雷、阿西单抗、埃替巴肽、替若非班等药。

③溶血栓和抗凝药物

对动脉内形成血栓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者,可用溶解血栓制剂,继而用抗凝药。

④针对缺血症状的相应治疗

如心绞痛时应用血管扩张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

总的来说,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疾病。只有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及时的治疗,我们才能有效地防止它的发展,保护我们的心血管健康。

网址: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关键在于这些日常保健常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8846

相关内容

中医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穴位
动脉粥样硬化怎么在饮食上进行预防
动脉硬化检测仪:日常血管保护的小贴士
中医心脑专家孙岚医生浅谈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调理从饮食入手
针对动脉硬化的老人健康饮食指南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保健常识
针对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健康饮食指南
女人抗衰老最佳饮食 松子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如何通过日常生活改善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症的治疗 一一饮食疗法和日常生活的管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