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利民、惠民!西城区打造十分钟便民生活圈

发布时间:2025-04-11 06:49

城市居民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提高生活便利性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居民生活方式#

  购买生活用品、老人吃口热乎饭、儿童托幼有专区、缝缝补补有去处……随着西城区便民服务综合体建设的推进,市民生活便利度大为增加。

  便民服务,事关群众衣食住行,是民生所需。2022年,西城区成为北京市唯一一个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试点地区,确定了包括德胜、西长安街、金融街等10个街道在内的10个试点社区,涵盖了集聚式、街坊式、分布式三种形态,服务覆盖居民4.64万人,商业网点数量达2338家。今年,西城区结合地区实际,以拆分、整合等划分模式,细化形成了53个十分钟便民生活圈,提高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打造居民的“幸福圈”。

  01够得着家门口多了“一站式服务”

  闻女士今年65岁,家住湾子地铁站附近,走到马连道第三社区服务中心需要20分钟左右,但老人说自己愿意来这买菜,这里的菜品丰富、价格也实惠,虽然路程稍长,但自己遛个弯儿的功夫顺便把菜买了,很方便。“这里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小修小补服务,配个钥匙、扦个裤边,再也不用到处去找了。”闻女士说。一旁的居民郝晓宁补充道:“便民中心不仅方便大家买菜,还提供了美味可口的早餐,不想做饭过来吃一点经济实惠还方便。”

据悉,西城区在深化便民商业网点搭载综合服务功能的同时,鼓励便民网点开展“混搭”服务模式,增设多样化、可定制服务,实现“小店面撑起大服务”,打造群众家门口“一站式”便民服务圈。

  “原来的双安菜市场因道路施工,2016年底疏解散市,市场撤了,周边居民少了买菜的地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这个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仓库,升级改造为百姓生活服务中心,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马连道第三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林宏桦介绍,马连道百姓生活服务中心可提供家政保洁、家电维修、便民药店、便民早餐、以及送菜上门等一站式服务,覆盖包括茶马南街、茶马北街等五个社区的3万余居民。

  在西城区十分钟便民生活圈范围内,很多功能还在不断补齐、延伸。配钥匙、补衣服、上门维修……这些与市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小修小补”正规范有序回归。

  55岁的陈宝东从事家电维修工作30多年了,有着自己的小门店。2021年,随着疏整促工作的推进,他租用的房子被拆,恰好,广外街道为了便利辖区居民,在多方协调下,安排陈宝东来到马连道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上门维修服务。“便民服务中心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这两年我母亲病重和去世,我停业两个多月,期间的房租都给我免了,日常也有一系列的优惠,让我有更多能力为附近居民提供低价服务。”陈宝东说。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建什么、补什么。”西城区商务局社区商业科负责人丁宁介绍,截至7月底,西城区便民服务网点共7834个,经营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其中,基本保障类业态网点4549个,连锁化比例达46.3%;累计建成百姓生活服务中心55个,每个社区平均配备17.3个网点,千人网点数为7.12个,基本便民商业服务功能社区覆盖率达到了100%。

02信得过国企“老字号”+便民服务

  走进和平门菜市场,记者一眼就看到了便民服务专区,别看地方不大,这里可提供衣物裁改、干洗,十元便民理发,便民雨伞等多种便民服务。作为离红墙最近的菜市场,已建成40多年,也是和平门地区标志性商超之一。

“2019年装修重整后,不仅购物环境更舒适,还新增加很多便民服务,老品牌大家都信得过。”8月23日一早,刚刚结束购物的83岁居民关美茹老人感慨道。结伴一起买菜的杨继敏老人补充道:“我在和平门地区生活四十多年,有了这个菜市场我们就在这买菜,大品牌,食物新鲜,品质有保障。”

  和平门菜市场经理焦桐芬介绍,为响应西城区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作为国企单位,和平门菜市场开辟了服务专区,增加便民早餐、快剪业务、钟表维修、配钥匙及衣物裁改业务、洗衣业务,为顾客免费提供便民雨伞,并为老年顾客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为了最大程度惠及居民,我们对便民服务商适当减免摊位费,以激励其为居民提供优惠服务。”焦桐芬说。

03“享”得到全方位打造民生“幸福圈”

  8月25日中午11点,长安商场地下一层的“西城区父母食堂”里,老人们接踵而至,不一会儿便排起了长队。炸山药卷、酱香鸭珍、小炒肉、家常豆腐……12种菜品、4种主食一字排开,老年人自助选择餐品后,食堂按照2.98元一两的优惠价格称重收费。

“买菜、做饭、收拾餐具,做一顿饭需要准备的太多了,我们老年人吃的不多,还不够麻烦的,现在有了父母食堂,我基本每天都来,打一次饭够我和女儿吃两顿。”79岁的宋瑞琴老人端着选好的午餐笑着说,“女儿生病需要手术,我也无暇准备餐食,现在来这干净卫生,我也很放心!”除了满足前来食堂就餐老年人的需求,长安商场“父母食堂”的后厨,还通过集中配送的方式,向周边乃至西城区其他街道养老服务驿站提供配餐服务。

  服务“一老一小”是打造便民生活圈的重要载体。2019年,长安商场由百货商场转型升级为高品质的“社区商业体”。丁宁介绍,商场在三层设置儿童区、最美稻城书店、户外运动的结合打造最活跃的空间。四层还设有怀旧主题的电影院,融合了美发、旅行社、甜品、咖啡店等休闲业态的“时光造办处”主题街区……

  自西城区全面推进生活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以来,累计建成便民商业服务综合体55个,实现每2万居民配置一个百姓服务中心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区百姓生活服务中心48家,以养老、托幼、文化、社区客厅等不同侧重打造的便民生活“第三空间”17个,不断提升居民消费品质和生活便利性水平。

  下一步,西城区将坚持问题导向,把居民所需所盼、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十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满意清单”,在服务基本民生、促进消费升级、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预计,西城区在2024年完成全区十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同时,将进一步在全区推进八分钟便民生活圈的试点建设,满足更多居民的生活需求,真正把便民生活圈建设成社区居民的“幸福圈”。

网址:便民、利民、惠民!西城区打造十分钟便民生活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9256

相关内容

125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泉城市民社区“幸福圈”
西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5分钟打造便捷消费半径
十五分钟便民圈 幸福生活
打造真便民的“便民生活圈”
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居民“近”享便利生活
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湖南多项惠民服务进社区
西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出幸福 “近”享便利
洛江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便民服务“圈”出美好生活——七里河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打造宜居幸福新社区
以“数”便民 以“惠”利民我市多举措引导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平台建设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