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生活用具有除味功能的垃圾桶.pdf

发布时间:2025-04-11 07:00

选择具有除味功能的垃圾桶,保持居家清新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家居生活小物# #舒适生活用品#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565119.1 (22)申请日 2019.04.23 (73)专利权人 李江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 丽江花园星海洲粤风阁2107室 (72)发明人 李江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弘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4492 代理人 董武洲 (51)Int.Cl. B65F 1/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家居生活用具有除味功能的垃圾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居生活用具有除 味功能的垃圾桶, 包括壳体, 所

2、述壳体的上端固 定有顶座, 且顶座的前端固定有蜂鸣器, 所述顶 座的内壁固定有漏斗, 且漏斗的外壁固定有微控 制器, 所述壳体的左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烟 雾传感器和左除味盒, 所述烟雾传感器的输出端 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控制器的输出端 与蜂鸣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壳体的右内壁安装 有右除味盒, 所述左除味盒的内部放置有高碘值 活性炭, 所述右除味盒的内部放置有清新剂, 所 述壳体的内部放置有垃圾桶主体。 本实用新型通 过设置蜂鸣器、 烟雾传感器、 左除味盒、 微控制器 和右除味盒, 解决了没有除味功能影响住宿环境 和没有自动提醒功能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发现 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3、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09956693 U 2020.01.17 CN 209956693 U 1.一种家居生活用具有除味功能的垃圾桶, 包括壳体(7),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7)的 上端固定有顶座(1), 且顶座(1)的前端固定有蜂鸣器(4), 所述顶座(1)的内壁固定有漏斗 (9), 且漏斗(9)的外壁固定有微控制器(10), 所述壳体(7)的左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烟 雾传感器(5)和左除味盒(6), 且壳体(7)的右内壁安装有右除味盒(11), 所述壳体(7)的内 部放置有垃圾桶主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居生活用具有除味功能的垃圾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

4、 座(1)的上端开设有开口(3), 且开口(3)的内壁固定有固定轴(13), 所述顶座(1)上安装有 顶门(2), 且顶门(2)上开设有通孔(12), 所述顶门(2)通过通孔(12)与固定轴(13)套接连 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居生活用具有除味功能的垃圾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 体(7)的左内壁与烟雾传感器(5)固定连接, 所述蜂鸣器(4)的输入端与微控制器(10)的输 出端电性连接, 且微控制器(10)的输入端与烟雾传感器(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居生活用具有除味功能的垃圾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 除味盒(6)和右除味盒(11)上都粘结有双面胶

5、(14), 且左除味盒(6)的左端通过双面胶(14) 与壳体(7)的左内壁粘结连接, 所述右除味盒(11)的右端通过双面胶(14)与壳体(7)的右内 壁粘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居生活用具有除味功能的垃圾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 除味盒(6)的内部放置有高碘值活性炭(15), 所述右除味盒(11)的内部放置有清新剂(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居生活用具有除味功能的垃圾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 体(7)的前端安装有前门(17), 且前门(17)通过铰链(19)与壳体(7)转动连接, 所述前门 (17)的前端固定有把手(18)。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6、209956693 U 2 一种家居生活用具有除味功能的垃圾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生活用具垃圾桶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家居生活用具有除味 功能的垃圾桶。 背景技术 0002 垃圾桶, 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 是指装放垃圾的地方。 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 用时 放入塑料袋, 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 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 也是社会 文化的一种折射。 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 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 家 居的垃圾桶多数放于厨房, 以便放置厨余。 有些家庭会在主要房间都各置一个。 有些游乐场 的垃圾桶会特别设计成可爱的人物。 0003 但是现有的技术还

7、存在以下不足: 0004 1、 家用垃圾桶会存放各种生活垃圾, 在夏天温度较高的时候, 垃圾会产生较大异 味, 由于传统的家用垃圾桶没有除味的功能, 异味分散到空气中, 大大影响住宿环境; 0005 2、 人们在抽完烟后, 通常都会将烟头放入垃圾桶, 没熄灭的烟头直接放入垃圾桶 会造成火灾, 而传统的垃圾桶没有自动提醒功能, 不能及时地发现火灾而造成重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居生活用具有除味功能的垃圾 桶, 解决了没有除味功能影响住宿环境和没有自动提醒功能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发现的问 题。 0008 (二)技术

8、方案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居生活用具有除味功能 的垃圾桶, 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有顶座, 且顶座的前端固定有蜂鸣器, 所述顶座 的内壁固定有漏斗, 且漏斗的外壁固定有微控制器, 所述壳体的左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安装 有烟雾传感器和左除味盒, 且壳体的右内壁安装有右除味盒, 所述壳体的内部放置有垃圾 桶主体。 0010 优选的, 所述顶座的上端开设有开口, 且开口的内壁固定有固定轴, 所述顶座上安 装有顶门, 且顶门上开设有通孔, 所述顶门通过通孔与固定轴套接连接。 0011 优选的, 所述壳体的左内壁与烟雾传感器固定连接, 所述蜂鸣器的输入端与

9、微控 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且微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烟雾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2 优选的, 所述左除味盒和右除味盒上都粘结有双面胶, 且左除味盒的左端通过双 面胶与壳体的左内壁粘结连接, 所述右除味盒的右端通过双面胶与壳体的右内壁粘结连 接。 0013 优选的, 所述左除味盒的内部放置有高碘值活性炭, 所述右除味盒的内部放置有 清新剂。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9956693 U 3 0014 优选的, 所述壳体的前端安装有前门, 且前门通过铰链与壳体转动连接, 所述前门 的前端固定有把手。 0015 (三)有益效果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居生活用具有除味功能的垃圾

10、桶,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左除味盒和右除味盒, 解决了没有除味功能影响住宿环 境的问题, 利用左除味盒的内部放置有高碘值活性炭, 且右除味盒的内部放置有清新剂, 高 碘值活性炭能有效清除垃圾产生的各种异味, 高碘值活性炭通过物理吸附, 不会产生二次 污染, 用完一个月后可在烈日下曝晒几小时, 可以恢复活性, 重复使用节能环保, 而清新剂 可以清除垃圾箱内空气异味的物质, 达到除味的效果, 给人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且左除 味盒和右除味盒都通过双面胶与壳体内壁粘结连接, 更换左除味盒和右除味盒时, 只需向 左除味盒和右除味盒施加作用力, 使得左除味盒和右除味盒

11、与壳体的内壁分离即可。 0018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蜂鸣器、 烟雾传感器和微控制器, 解决了没有自动提醒功 能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 利用蜂鸣器的输入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且微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烟雾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使用时烟雾传感器能感受周围的烟 雾浓度并转化为可输出信号传输给微控制器, 事先通过微控制器设定着火时的烟雾浓度, 当烟雾传感器检测的烟雾浓度超过设定着火时的烟雾浓度, 微控制器会自动接通蜂鸣器的 电源, 接通电源的蜂鸣器会发出声音提醒人们发生火灾, 达到具有自动提醒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

12、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顶门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左除味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右除味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0025 图中附图标记为: 1、 顶座; 2、 顶门; 3、 开口; 4、 蜂鸣器; 5、 烟雾传感器; 6、 左除味盒; 7、 壳体; 8、 垃圾桶主体; 9、 漏斗; 10、 微控制器; 11、 右除味盒; 12、 通孔; 13、 固定轴; 14、 双面 胶; 15、 高碘值活性炭; 16、 清新剂; 17、 前门; 18、 把手; 19、 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13、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如图1-6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家居生活用具有除味功能的垃 圾桶, 包括壳体7, 壳体7的上端固定有顶座1, 顶座1的上端开设有开口3, 且开口3的内壁固 定有固定轴13, 顶座1上安装有顶门2, 且顶门2上开设有通孔12, 顶门2通过通孔12与固定轴 1

14、3套接连接, 且顶座1的前端固定有蜂鸣器4, 蜂鸣器4的型号为SS3026IS24L, 已知现有技 术, 顶座1的内壁固定有漏斗9, 且漏斗9的外壁固定有微控制器10, 微控制器10的型号为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9956693 U 4 LPC1751, 已知现有技术, 壳体7的左内壁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烟雾传感器5和左除味盒6, 烟 雾传感器5的型号为SS-TAD-169, 已知现有技术, 壳体7的左内壁与烟雾传感器5固定连接, 蜂鸣器4的输入端与微控制器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且微控制器10的输入端与烟雾传感器5 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使用时烟雾传感器5能感受周围的烟雾浓度并转化为

15、可输出信号传输 给微控制器10, 事先通过微控制器10设定着火时的烟雾浓度, 当烟雾传感器5检测的烟雾浓 度超过设定着火时的烟雾浓度, 微控制器10会自动接通蜂鸣器4的电源, 接通电源的蜂鸣器 4会发出声音提醒人们发生火灾, 且壳体7的右内壁安装有右除味盒11, 左除味盒6和右除味 盒11上都粘结有双面胶14, 且左除味盒6的左端通过双面胶14与壳体7的左内壁粘结连接, 右除味盒11的右端通过双面胶14与壳体7的右内壁粘结连接, 左除味盒6的内部放置有高碘 值活性炭15, 右除味盒11的内部放置有清新剂16, 高碘值活性炭15能有效清除垃圾产生的 各种异味, 高碘值活性炭15通过物理吸附, 不

16、会产生二次污染, 用完一个月后可在烈日下曝 晒几小时, 可以恢复活性, 重复使用节能环保, 而清新剂16可以清除垃圾箱内空气异味的物 质, 更换左除味盒6和右除味盒11时, 只需向左除味盒6和右除味盒11施加作用力, 使得左除 味盒6和右除味盒11与壳体7的内壁分离即可, 壳体7的内部放置有垃圾桶主体8, 壳体7的前 端安装有前门17, 且前门17通过铰链19与壳体7转动连接, 前门17的前端固定有把手18。 0028 工作原理: 接通电源, 使用时烟雾传感器5能感受周围的烟雾浓度并转化为可输出 信号传输给微控制器10, 事先通过微控制器10设定着火时的烟雾浓度, 当烟雾传感器5检测 的烟雾浓

17、度超过设定着火时的烟雾浓度, 微控制器10会自动接通蜂鸣器4的电源, 接通电源 的蜂鸣器4会发出声音提醒人们发生火灾, 然后左除味盒6内的高碘值活性炭15能有效清除 垃圾产生的各种异味, 高碘值活性炭15通过物理吸附, 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用完一个月后可 在烈日下曝晒几小时, 可以恢复活性, 重复使用节能环保, 而右除味盒11内的清新剂16可以 清除垃圾箱内空气异味的物质, 更换左除味盒6和右除味盒11时, 只需向左除味盒6和右除 味盒11施加作用力, 使得左除味盒6和右除味盒11与壳体7的内壁分离即可。 0029 综上可得,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蜂鸣器4、 烟雾传感器5、 左除味盒6、 微控制

18、器10和 右除味盒11, 解决了没有除味功能影响住宿环境和没有自动提醒功能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 发现的问题。 0030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003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9956693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09956693 U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09956693 U 7 图5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09956693 U 8 图6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09956693 U 9

网址:家居生活用具有除味功能的垃圾桶.pdf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9270

相关内容

多功能垃圾桶.pdf
垃圾桶除味技巧 智能垃圾桶具有哪些品牌
家居生活用垃圾桶.pdf
一种具有压实功能的生活用垃圾桶.pdf
分类式多功能垃圾桶.pdf
垃圾桶有异味如何去除?垃圾桶快速除味方法
方便清理的生活垃圾桶.pdf
家用智能垃圾桶(家用智能垃圾桶怎么用
【智能家居】感应垃圾桶DIY
一种便于回收利用的厨用垃圾桶.pdf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