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小鹏蔚来等 18 家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要 “霸屏”?
使用小米的米家App控制扫地机器人和智能插座 #生活技巧# #数码产品使用技巧# #智能家居控制方式#
最近,汽车圈掀起了一阵跨界狂潮,小米、小鹏、蔚来等车企纷纷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全球已经有 18 家车企投身其中。这跨界速度之快,让人忍不住感叹:汽车行业的 “内卷” 已经蔓延到机器人赛道了?但冷静下来思考,这背后可有着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小米 “铁大”:智能家居的得力助手
小米早在 2022 年 8 月就推出了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 CyberOne,昵称 “铁大”。这名字一听就充满力量感,铁大身高 177cm,体重 52kg,活脱脱一个活力满满的智能小伙。它搭载了小米自研的 mi - sense 深度视觉模组,配合强大的 AI 算法,不仅能精准识别你的身份,还能捕捉你的手势和表情,简直像个贴心的智能管家。如今,铁大已经在小米自家产线落地,未来或许能帮我照顾老人,提醒老人按时吃药;也能陪孩子学习,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这样的生活场景,想想就让人期待。
小鹏 Iron:工厂与门店的智能先锋
小鹏也不甘示弱,正在全力研发 AI 机器人 “Iron”。Iron 配备多块自研芯片,双手拥有 15 个可动自由度,还能实现触感反馈,动作灵活得超乎想象。目前,它正在广州工厂进行实训,未来主要应用于工厂和门店。何小鹏表示,人形机器人现在的发展水平类似于自动驾驶的 L2 阶段,要达到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的 L4 阶段,还需要数年的努力。不过,只要有目标,就有前进的动力。
蔚来与理想:机器人赛道的潜在玩家
蔚来虽然没有正式官宣人形机器人计划,但已经组建了 20 人团队研究机器狗,看来对机器人领域也是野心勃勃。理想汽车同样表示未来肯定会涉足人形机器人,只是目前先专注于汽车业务。这些车企的一举一动,都在预示着机器人赛道的竞争将愈发激烈。
技术同源,市场诱人,跨界背后的战略棋局
这些车企为啥突然纷纷跨界呢?其实,汽车和机器人在技术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特斯拉 CEO 马斯克所说,汽车是轮子上的机器人。车企在自动驾驶、传感器、芯片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完全可以迁移到人形机器人上。比如小鹏的图灵 AI 芯片,既能用于汽车,也能助力机器人的智能升级。此外,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到 2030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远超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对车企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转型和业务拓展机会,既能开辟新的盈利增长点,又能提升品牌的科技形象。
多场景应用,畅想未来智能生活
畅想一下,未来这些机器人将在各个场景大显身手。在家中,小米的铁大可以成为老人的贴心护理员,陪老人聊天解闷;蔚来的机器狗则能守护家庭安全,让我们安心入睡。在工厂里,特斯拉的擎天柱和小米的铁大能够承担起危险、重复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在公共服务领域,小鹏的 Iron 说不定能协助社区维修基础设施,辅助医生进行简单的医疗操作。如果这些都能实现,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便捷和美好,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拥抱这样的智能生活了。
成本、技术、伦理,普及路上的重重挑战
然而,人形机器人要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还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成本问题,波士顿动力的 Atlas 造价超百万美元,特斯拉擎天柱也要 2 万美元,如此高昂的价格,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要实现普及,必须将成本降低到大众能够接受的水平。其次是技术难题,双足行走不仅能耗高,而且家庭环境复杂多变,机器人很容易 “出洋相”。好在小米、小鹏等企业正在积极研发关节电机、六维力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努力攻克这些技术难关。最后还有伦理和安全问题,很多人担心机器人会泄露隐私,甚至替代人类工作。而且车企多线发展,可能会分散资源,影响汽车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家庭接受度、成本控制、法规适配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中国企业的优势与机遇:政策、产业链与市场需求
不过,咱中国企业在这场竞赛中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在产业链方面,国产的谐波减速器、力矩电机等核心零部件成本比进口产品低 30% 以上,这为降低机器人成本提供了有力支持。从应用场景来看,中国老龄化加剧和独居青年增多,对家庭服务机器人的需求十分迫切,小米铁大测试的 “独居老人紧急呼救” 功能就精准地抓住了这一市场痛点。政策上,国家和地方都在大力支持,工信部发布了指导意见,北京、上海设立了创新中心,深圳近期还将发布专项政策,鼓励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
在我看来,人形机器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和满足。科技的发展一直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如今车企跨界做人形机器人,或许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即将到来。虽然前路充满挑战,但我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未来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因这些机器人而更加精彩。
网址:小米小鹏蔚来等 18 家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要 “霸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59703
相关内容
车企跨界造 “人”:小米小鹏蔚来为何纷纷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车企自建充电站大比拼:蔚来第一存疑,小鹏理想极氪猛追
特斯拉未来重心聚焦Optimus人形机器人,小鹏汽车/微美全息正加速AI重塑机器人
何小鹏个人资料
车企“开卷”人形机器人赛道 百亿市场规模背后是成本挑战
英伟达合作的14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竟有6家来自中国?
春节假期结束,车企裁员将开始,蔚来准备先动谁?
蔚来:打造未来生活方式生态圈
好帅小帅机器人=1+2+3+……
机器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