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捐赠的财产要求及双方义务
了解慈善捐赠的税务处理方式 #生活技巧# #理财规划技巧# #税务避税#
本报记者 张晶晶
慈善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作为社会资源的第三次分配形式,慈善捐赠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调节贫富差距,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与整体和谐。《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对捐赠的财产、慈善组织接受捐赠的要求、捐赠人应履行的捐赠义务作了规定。
捐赠财产应当符合的规定
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慈善法第36条对此作了三方面的规定。
一是捐赠财产的合法性。慈善法明确,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一方面强调捐赠财产必须具有合法性,即财产的来源、取得和占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以其他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不属于合法财产,不能作为捐赠财产。另一方面强调捐赠人对其捐赠的财产必须依法享有处分权,慈善捐赠是对财产的无偿转让,因此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必须是捐赠人有权处分的财产。以企业捐赠为例,实施捐赠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第一,捐赠应当在法律规定的处分权范围之内,或者取得财产所有权人的授权;第二,捐赠财产应当是企业所能支配的财产,即偿还债务后企业的自有资金,如果对应偿债务的财产进行捐赠,属于不当处分;第三,企业捐赠应当在生产经营有盈利的情况下进行,自身经营亏损的企业不宜实施大额捐赠。慈善法第43条规定,国有企业实施慈善捐赠应当遵守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履行批准和备案程序。
二是捐赠财产的形式。慈善法第36条明确,捐赠财产包括货币、实物、房屋、有价证券、股权、知识产权等有形和无形财产。可见,对于各种捐赠形态,慈善法本着开放的精神,都予以认可。对于货币捐赠,既包括传统的现场付款、邮政汇款、银行转账、提供金融票据,又包括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等现代电子支付方式。关于实物和房屋等捐赠,属于有形财产的形式。其中,房屋捐赠涉及房屋所有权变更,需要依法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对于字画或者古玩捐赠应当遵守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依法依规确认捐赠价值。关于有价证券和股权捐赠,是近年来新兴的捐赠形式,其中有价证券指标有票面金额,用于证明持有人或该证券指定的特定主体对特定财产拥有所有权或债权的凭证,按其所表明的财产权利的不同性质分为商品证券、货币证券、资本证券三类。关于知识产权捐赠,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本质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三是对捐赠实物作了严格要求。慈善法第36条第2款明确,捐赠人捐赠的实物应当具有使用价值,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捐赠人捐赠的实物,最终会用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规定和强制性技术标准。根据产品质量法第26条的规定,产品应当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捐赠人捐赠的实物必须符合上述标准,并且还是对社会生活和人体健康无害的。慈善法第36条第3款规定,捐赠人捐赠企业产品的,应当依法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捐赠人作为生产者,如果因其捐赠的本企业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给受益人或者其他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慈善组织接受捐赠的三个要求
慈善捐赠应当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实行捐赠自愿原则。慈善法第35条规定,捐赠人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慈善法对慈善组织接受捐赠从三个方面作了规范。
一是规定慈善组织接受捐赠,应当向捐赠人开具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捐赠票据。捐赠票据是指慈善组织向提供捐赠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具的凭证。根据《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捐赠票据的基本内容包括票据名称、票据编码、票据监制章、捐赠人、开票日期、捐赠项目、数量、金额、实物(外币)种类、接受单位、复核人、开票人及联次等。对于捐赠人匿名或者放弃接受捐赠票据的,慈善组织应当做好相关记录。接受捐赠的慈善组织应当按照捐赠财产的性质、种类等登记造册并制作会计账簿。
二是慈善法第39条明确,慈善组织接受捐赠,捐赠人要求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慈善组织应当与捐赠人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即一旦捐赠人提出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要求,慈善组织必须与其签订书面捐赠协议,这是慈善组织必须履行的义务。同时,本条第2款规定,书面捐赠协议包括捐赠人和慈善组织名称,捐赠财产的种类、数量、质量、用途、交付时间等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捐赠人对捐赠财产的用途有明确要求,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慈善组织应当严格按照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除上述内容,当事人还可以依法在捐赠协议里约定其他相关内容。
三是慈善法第40条规定,捐赠人与慈善组织约定捐赠财产的用途和受益人时,不得指定捐赠人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即不得与慈善组织约定将捐赠财产用于捐赠人的利害关系人。利害关系人的范围需要根据捐赠人和受益人的具体关系确定。同时,本条第2款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慈善捐赠违反法律规定宣传烟草制品,不得利用慈善捐赠以任何方式宣传法律禁止宣传的产品和事项。
捐赠人履行捐赠义务的规定
捐赠人应当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慈善捐赠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捐赠,有必要针对捐赠人作出更具有约束性的规定。为此,慈善法第41条列出了必须履行交付捐赠财产义务的情形:一是捐赠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公开承诺捐赠的;二是捐赠财产用于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并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本条还明确,如果捐赠人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捐赠财产的,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要求捐赠人交付;二是捐赠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
同时,本条第2款列出了捐赠义务的例外情形,规定捐赠人公开承诺捐赠或者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后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经向公开承诺捐赠地或者书面捐赠协议签订地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4.19)
网址:慈善捐赠的财产要求及双方义务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60431
相关内容
美国的慈善捐赠与抵税中国城镇家庭收入与慈善捐赠
《2020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报告》
爱心捐款捐赠目的及意义,爱心捐助的意义,爱心捐赠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 《2020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报告》
警惕以旧衣物捐赠回收为名的假慈善
慈善募捐活动
“旧衣捐赠”应纳入慈善管理体系
民政部提醒:警惕以旧衣物捐赠回收为名的假慈善
如何向慈善机构捐赠汽车并获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