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者的故事——“生命·希望”2025年临沂市缅怀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者诗歌诵读会纪实

发布时间:2025-04-11 23:00

红十字会血液捐献,拯救生命 #生活乐趣# #公益活动参与#

把感恩种在春天的泥土里,让其向上生长,穿过云层,抵达星辰。

在3月30日临沂市红十字会举办的“生命·希望”——2025年临沂市缅怀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者诗歌诵读会上,两位捐献者家属的发言,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故事。

参加活动的人员向捐献者敬献鲜花,表达对遗体器官捐献者的敬意

捐献者王任飞的妈妈任禹静:

感恩这一生,我们曾遇见

感恩我们曾经是一家人

未来,我们的名字会在这里相聚

“我的儿子叫王任飞,1997年出生,于2022年5月21日因病永远离开了这个他没有待够的美好世界,离开时他才25岁,在如花的年纪,世间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他没来得及去体会就匆匆走了,这是我这辈子无法抹平的伤痛。今天来到博爱园,触摸到石碑上日思夜想的儿子的名字,感觉心很痛,仿佛他还在……”提到儿子生前的点滴,王若飞妈妈声泪俱下,每一句都充满了对儿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与不舍,让现场众人潸然泪下,“虽然不知道他捐给了谁,但是总觉得或许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个街角,我们娘俩会再次相遇的,即使他不能喊我一声妈妈,但我总觉得儿子的眼角膜细胞会有记忆,儿子的眼睛不近视,应该远远就能看到我,他的眼角膜细胞或许会有感觉吧,也许会感知到那个走过来的人是他的妈妈,会有那么一天的。”

王任飞妈妈触摸纪念碑上儿子的名字

王任飞妈妈哭着与现场其他家属分享说,虽然我们的亲人离开了,他们的精神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勇敢无私的他们值得我们记住,他们人走了,却依然用他们生命最美好的礼物再次帮助别人,活出了他们生命的价值。感恩这一生我们曾经遇见,感恩我们和优秀的他们曾经是一家人,相信有一天,我们的名字会在这里再次相聚的。

捐献者徐霞的儿子陈旭:

肉身会老去,但爱能跨越时空

人活一世,总要留下点什么

“有人说遗体捐献是‘生命的馈赠’,但我知道,这是您对人间最后的温柔。此刻,我望着纪念碑上您的名字,恍惚间看到您化作春天的藤蔓,缠绕在陌生人的欢笑里,生长在医学教室的讲台旁,甚至融进远方某个孩童望向天空的目光里。您用生命诠释:所谓奉献,不过是平凡人把微光聚成星河。”不同于感性的女性,为人子的陈旭内心平静,在他沉静的朗读中,真挚的文字静静流淌,让众人勾画出了妈妈的模样。

参加活动的人员在纪念碑前列队鞠躬致敬,向捐献者敬献鲜花,表达对遗体器官捐献者的敬意

陈旭说,妈妈曾说“人活一世,总要留下点什么”,遵从妈妈的遗愿将遗体捐献的那一刻,他终于明白,妈妈留下的不仅是回忆。肉身会老去,但爱能跨越时空。妈妈只是换了个方式,陪他和爸爸看这人间。他仿佛看到妈妈化作一束穿透黑暗的光,带来让他人重见光明的希望;化作无言的课本,让医学生触摸生命的脉络。

“我将妈妈鼓励我的话送给勇敢的您:不要怕黑,你看,总有星星会照亮你的路。愿我们带着自己的那束星光,跨越黑夜,奔赴人间,因为告别不是终点,真正的生命从不会熄灭。”陈旭说,未来他和父亲也会像妈妈一样,照亮这人间。

目前,我市累计有5.9万余人登记为捐献志愿者,实现遗体器官组织捐献300余例。捐献者们生前生后都在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拓展了生命的意义。这样的大爱,彰显人性之美,引领社会新风尚,感召我们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为社会做出更多应有的贡献。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付茜褚菲菲

网址:捐献者的故事——“生命·希望”2025年临沂市缅怀遗体器官(组织)捐献者诗歌诵读会纪实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60436

相关内容

12岁少年病故 坚强的父母捐献其器官救3人
循环死亡后控制性捐献中临终关怀与器官捐献之间的紧张关系:ICU医护人员
无偿献血 有你有我 —2022年“世界献血者日”讲述我市部分无偿献血者的故事(一)
快来捐赠废旧物献爱心 临沂首届旧物回收环保公益活动启动
致敬!男子捐献器官将让6人重获新生
地方文献再添馆藏!文化名人捐赠图书仪式在石家庄市图书馆新馆举行
献爱心捐书活动策划方案(精选22篇)
大学生爱心捐赠活动策划书(精选5篇)
“捐书送希望——与爱同行”旧书捐赠活动,
捐献旧物活动方案.doc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