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处置?方案来了
在公共场所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疫情爆发,应立即远离人群,避免密集场所。 #生活常识# #生活安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
掌上梅州讯 刚刚,记者从梅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获悉,我市印发《梅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小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建立部门联动快速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加强居民小区、写字楼、工地、宗教场所等重点场所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方案》提出,建立应急处置小组联络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应急处置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各县(市、区)、镇街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按区域或者分片区建立若干应急处置小组。各地卫生健康、住房城乡建设、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加强联防联控,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方案》明确,疫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工作如下:
一、疫情响应
居民小区、写字楼、工地、宗教场所等重点场所出现聚集性疫情时,由县级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启动响应。聚集性疫情是指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等)发现2例及以上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且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
二、疫情处置流程(附件2)
1.事件发现
单位和个人可通过110电话报告居民小区、写字楼、工地、宗教场所等重点场所出现聚集性疫情线索。
2.信息报告
当110指挥中心等部门接报聚集性疫情线索后,收集病例姓名、身份证号码、发病日期等信息,并立即通知所在区域的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小组长接报后第一时间核实情况(核实内容包括疫情发生地、涉疫单位名称、单位基本情况、涉疫人员规模等),核实后立即上报给县级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并由县级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迅速组织辖区应急处置小组成员按相应职责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3.流行病学调查
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卫生健康、公安部门的若干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人员及时确定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同时根据病例活动轨迹划定相应疫点,并立即报县级卫生健康局。
4.场所管控
对于居民小区、写字楼、工地、宗教场所等涉疫区域由辖区派出所牵头,由住房城乡建设、公安部门的若干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对涉疫区域进行封锁。在保障正常的生活物资供应下,因地制宜采取宿舍(公寓)、楼栋封闭管理等措施,严格限制人员进出,并督导涉疫区域落实测体温、通风等疫情控制措施,同时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县级卫生健康局。
5.标本采集和检测
(1)定点救治医院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进行标本采集和检测。
(2)由组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标本采集,并送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3)各小组指定1名人员与检测单位联系,及时掌握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检测结果,并报县级卫生健康局。
6.消毒处置
由县级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根据划定的疫点,由疾控中心指导辖区卫生院消杀人员对涉疫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并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县级卫生健康局。
三、事件进程报告
各小组指定1名人员于每天12时前,上报进程报告。进程报告包括:事件进展、患者病情进展简述(危重症、好转、出院)、密切接触者信息一览表,以及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
四、疫情终止
病例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观察14天期满,后续无新发病例,经卫生健康部门评估,报县级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决定终止响应。
本报记者:刘巧
通讯员:吴锐文
编辑:杨颖
网址: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处置?方案来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61330
相关内容
学生公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要点课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修订)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应急处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章制度
【安全】公交车上遇到抢劫事件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