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问题如何自我调整?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分享6条小建议

发布时间:2025-04-13 15:03

情绪管理专家建议用积极的自我对话来调整心态。 #生活技巧# #情绪调节技巧# #情绪管理专家#

今天(5月9日)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陈俊表示,封控已经持续一个多月,市民朋友们在家难免有些情绪问题,其实这是长期压力之下一种常见的心理反应。长期压力大、应激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或者是烦躁的情绪。

出现这些情绪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大部分应该都是轻度的、持续时间短的、对生活影响比较小的,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回归正常。只有少部分人会出现持续比较长时间的问题,症状会比较严重,对生活影响比较明显,针对这部分情况要及时关注。

鉴别重点就是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是否可以自我调整,如果市民朋友们发现自己困在这些情绪当中难以自拔的时候,那么不要犹豫,应该就近寻求专业的精神心理帮助。

如何自我调整?

陈俊给大家6条小建议:

01.

暂时离开应激源是安全的

可能的情况下,建议暂时离开应激源,可以使用“安全屋技术”,也就是说给自己安排一个私有的空间和时间,在那个小空间里自己是安全的,可以暂时不受外界的打扰,不用去想令人头痛的问题,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维持心境的稳定。

02

避免信息过度暴露是合理的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心情不好再接触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会加重情绪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控制好信息的摄取量,学会辩证、科学地看待信息,倒不如放下手机,增加一些娱乐或者锻炼的时间。

03

自我和相互的激励和肯定是温暖的

当我们内心正能量越来越少的时候,非常需要自我的肯定,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或者面临的困难,更要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点和可能解决的方法。同时,来自朋友、工作团队之间的相互鼓励和肯定支持也很重要,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可以为我们内心正能量充电,避免耗竭。

04

保持联络交流是重要的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与家人和外界联络交流。封控时间长,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离开家人时间长,难免出现分离的内疚情绪。由于自己要在防疫一线工作,无法照料家人,担心家人的安危,容易出现内疚自责。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保持与家人的联络,让家人安心的同时也可以让自己安心。

05

让自己忙起来是有力量的

尽量让自己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让自己忙起来。合理安排时间,既要有学习工作时间,也要有放松娱乐时间,培养兴趣爱好,适当锻炼和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焦虑。

06

坚定信念和信心是必须的

消除压力来源是最好的办法,但人的能力有限,且易受客观环境影响,所以信念就变得非常重要!积极乐观地面对,无疑是最佳的减压手段。此时此刻,信心比金子更重要!

原标题:《情绪问题如何自我调整?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分享6条小建议》

网址:情绪问题如何自我调整?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分享6条小建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63646

相关内容

上海精神卫生专家给出6条心理调适建议
遇到心理问题,如何自我调适
居家期间如何调适心理 专家给出7条建议
疫情期间如何做压力和情绪的管理员?听心理专家分享建议
居家期间如何调适心理 专家给出7条建议
生活中遇到心理问题,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长假后如何自我调节?专家支招应对身心挑战
情绪低落如何自我调整
如何自我调节心理问题
精神健康问题的自我调适方法.ppt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