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见”的家庭生活:抖音中的家务劳动媒介化与可参观性文化

发布时间:2025-04-13 18:00

参与家庭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家庭成员的精神生活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文化生活# #家庭文化活动#

阅读准备

本期推荐的论文通过对抖音平台中家务劳动短视频的观察,分析了女性博主家庭生活的内容生产场景、制作模式和情感化表达。

研究发现技术对家庭的嵌入使得家庭空间变得“可见”,家庭生活进一步被媒介化。当家庭的日常细节和家务劳动的过程成为互联网平台中被“观看”的对象,原本具有私密性的生活领域转变成可参观性的空间及文化,具有可接近性、可互动性和表演性等新特征。

将媒介的视角引入家的分析,对于探讨新的家庭文化形态及女性与家庭的关系具有意义和启发价值。

01

研究缘起

在社交媒体时代,以抖音为代表的新技术深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活的各个环节及场景紧密交织从而产生新的意义。

与其他技术形态相比,一个显著变化在于抖音中的内容发布场景愈加私人化,尤其是家庭空间成为互联网视频生产和展示的对象。

我们发现围绕家庭妇女群体出现的大量家务劳动短视频,使得传统的家庭生活与媒介中的家庭生活展现出巨大张力

事无巨细地记录做家务的过程和家庭内部的日常生活,再经过剪辑分享到抖音中——这一过程将家庭妇女和家务劳动推到前台,使得家庭生活进一步“被看到”。家务劳动脱离了原本仅存在于家庭内部、服务于家庭且区别于社会公共劳动的私人领域的劳动模式,转而形成一种新的价值生产形式

一方面,家务劳动从家庭内部走向屏幕中,从不被看见变成了特意和全方位的展示;另一方面,许多家庭妇女在发布短视频的同时通过技术平台、观众打赏以及广告赞助的形式获得了“劳动报酬”,这与传统的家庭妇女存在诸多不同。

当家庭生活不再局限于“不可见”的家庭内部空间,而是在抖音平台中被人们观看,传统观念和认知中原本属于家庭内部及私人领域的家庭生活发生了改变。

主要研究问题

通过这个研究,我们提出传统私人空间内家庭生活成为一种向公共生活展示的“可参观性文化”,最终为技术与家庭媒介化之间的关系及互动提供新的视角,同时回应以下问题:

家庭生活在技术影响下的“可见性”转向,对于这些女性来说,意味着什么? 家在私人生活领域和社会转型之间的位置是什么?

本文主要采用网络田野观察的方法,在观看大量家庭生活短视频生产的基础上,选择了粉丝数量较多、更新较为规律的12位抖音博主作为跟踪观察和分析的对象,时间集中在2022年8月-2022年11月。

02

媒介化影响下

家庭空间的“可参观性”

媒介化”作为当前技术影响下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近年来是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回应的重要理论命题。

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人们媒介化活动日益变得普遍和广泛,人们不仅运用新技术再现或催生新的网络化空间,而且新技术也可能进入到原本具有隐私性和不可见性的空间或场所,生成和创造另一重意义空间。以家庭空间为代表的私人领域也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以一种新的方式被展示出来。

媒介和家庭关系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注技术如何进入家庭并重塑家庭空间。 关于家庭中的儿童如何使用媒介的研究,关注的是媒介在儿童成长的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的媒介使用之间的关系。 关注家庭内部成员如何使用媒介以及他们之间如何互动。

一些学者将家务劳动与媒介进行结合,研究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于长期从事家务劳动女性的影响。除此以外,还有学者关注到了在互联网和媒介技术影响之下的智能家居设备如何改变了家务劳动中男性与女性时间分配的问题。

互联网影响下的家庭生活变得具有展示性。媒介化的视角与“可参观性”文化理论为我们分析家庭生活短视频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启示。提醒研究者对媒介技术与个体生活议题的关注,不能只满足于特定群体生活方式的了解,更应该以此为突破口去窥见技术发展与家庭媒介化及家庭新文化形态的变化。

03

视频平台中

家庭生活的展演与情感化表达

特定空间的家庭生活展示

现实中的家庭生活总是立体、丰富且多元的,但是媒介中呈现出的家庭生活却是现实中的片段。家庭妇女博主们在拍摄家庭生活短视频时,不约而同地将厨房作为拍摄的主要“阵地”。

许多家庭妇女博主拍摄视频的场景鲜有离开厨房的时候。而厨房空间之外的场景,也成为每一位博主最有特色的内容呈现,这为观众了解她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的窗口。

家庭妇女博主们对于空间展现的选择,虽然以她们各自的生活状态为基础,但同时还蕴含着更多的共性,为人们勾勒出家庭妇女这个群体最普遍也最典型的生活样态和模式

以孩子为中心的叙事模式

孩子的“出演”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家庭生活短视频视频的主要形式包括跟拍孩子的日常生活。

“叫孩子起床”“陪伴孩子上下学”过程的记录构成了家庭妇女博主生产视频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在这类视频中,博主们并没有简单直白地进行记录,而是通过故事的讲述将孩子融入到自己一天的生活之中。

在家庭妇女博主们生产的内容中,可以窥见,她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围着孩子转,以孩子为中心的叙事模式也是家庭妇女在拍摄家庭生活短视频中特有的表达形式。

她们向观看者展现生活中照顾孩子、教育孩子的生活现状,展示作为一名家庭妇女是如何应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突发情况,以及自己是如何与孩子相处的。这些内容无形中也在加强人们对家庭妇女角色的认知

家务劳动细节过程性展现

家务劳动短视频的展示具有教程化细节性系统性的特点。

首先,家庭妇女博主们会用文字的形式展示做菜、打扫卫生的方法。例如家庭妇女博主们将做菜视频以一种教程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展示自己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进行了教学。除了做菜教学以外,博主们还会给受众推荐好物。其次,打扫卫生的细节也被博主们用十分微观的画面展现出来。最后,博主们将自己做家务、整理收纳的一系列视频整理成专辑的形式,观看者在她们的视频主页中可以直接点击进入。

情感表达与创作动机

在抖音平台中,家庭妇女们对家庭生活的展现伴随着真实的情感流露和表达,将家务劳动的场景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故事之中,这成为窥见其生活状态十分重要的切口。

家庭妇女博主们在记录生活的同时,并非仅仅展现出生活中积极、美好的一面,她们也将自我在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一并讲述出来,其中既有身为家庭妇女面临的身份难题,还有与家庭其他成员相处之间的矛盾。

从博主们的情感表达中,我们能窥见她们进行视频创作的动因。在介绍自己从职场女性到家庭妇女的转变心路历程之外,“记录”和“自我实现”也成为了家庭妇女博主群体进行内容创作的动机。成为一名博主为她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收益,心理层面的自我认同同样也使得她们更加坚定和喜爱自己的身份。

04

家庭生活的

“模式化”与“可参观性”

限定的空间

在视频中,生产者展现的空间是核心,也是家庭生活的重要载体。特定的空间组合成了数字媒介中家庭妇女的日常生活

家庭妇女博主在网络平台中分享自己的生活是一种实体空间的劳动与网络中数字劳动的结合体。基于短视频平台提供给人们观看的是经过生产者选择、加工和处理后的场景,这与真实的现实空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影响下,私人空间的“戏剧院”特性更为集中,甚至更具有冲突性与故事性,成为被人们轻易就能围观和看到的展演场所。

特定的时间

时间在家庭妇女博主进行内容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妇女博主们往往会选择拍摄生活中特定时间下发生的故事,例如早晨与晚饭的时段是她们最忙碌的时刻,也是她们的常见拍摄选题。

家庭生活不可能永远都属于厨房这个特定的空间,但是,经过博主们对时间的筛选和不断的重复,时间也在强化博主作为家庭妇女的身份。博主们会拍摄早上起来做早餐的片段,甚至会告诉观众拍摄的具体时间点,这是通过时间加强人们对女性形象固化理解的做法

类似时间点拍摄的内容并不是碎片式地在视频主页中进行呈现,而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拍摄模式,甚至限定了她们的视频内容风格,这也成为了她们系统性生产内容的方法与手段。与此同时,受众也能够通过特定时间的呈现看到博主自己的生活以及整个家庭的生活模式,影响其对于家庭妇女日常生活和家庭生活的认知。视频内容中时间的叙事与日常生活的一致性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观看者对这类家务短视频的信赖感。

刻意打造自身形象

在家庭生活短视频中,当之无愧的内容主体就是家庭妇女自身,她们将自己的身体和劳动作为拍摄的主要对象,并且,为了使传播效果最大化,她们“对传播中运用的各种视觉元素进行巧妙选择与配置”,从而形成了视觉修辞的表达。厨房”“早起晚睡”等细节都是她们常常选择的形象打造方式。

技术的可供性带来了家庭妇女媒介形象的“可见性”,技术给予她们重新构建自我形象和自我表达的新契机。在此背景下,家庭妇女博主对自我形象的重构和“表演”也成为了家庭生活后台得以前台化的前提。

展演式的交流与互动

一方面,家务劳动的过程展现被嵌入到家庭内部成员的日常故事与日常互动之中。在视频中,出镜的人物除了有家庭妇女本人,还有其他家庭成员,展演式的家庭生活满足受众对家庭内部生活的窥视;

另一方面,家庭生活的展演也助推了家庭妇女博主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成为双方得以连接的中介。博主在视频中会采取一种兴高采烈、乐观积极的情感状态,这种情感能量成为博主与观众之间交流的纽带,搭建起了双方交流的基础。

博主们不仅对自己日常所从事的家务劳动进行还原式的展示,同样还伴随着自我情感的“表演”,如在视频中讲述自我遭遇的负面情绪以及如何化解等。

抖音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形式,仍旧能够加强内容生产者和接受者在身体缺席下共同在场的感受,甚至调动和增强了新的情感联结。

表演的礼仪和引导

学者曾指出:网民一旦进入角色,他们在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表演的礼仪、道德和规范,尤其要注意到表演所产生的可能后果,加强表演过程的印象管理。家庭妇女博主展现家庭日常生活和表达个人情感时,也关注到了表演的礼仪。

具体来说,家庭妇女博主在呈现家庭生活时具有选择倾向性,正如观众在视频中所见的大多都是看起来十分舒适的家务劳动过程、积极且乐观的家庭妇女形象与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她们更加倾向于展示他人更容易认同的内容。

家庭生活视频还具有引导观众认知话题设置的特质。一方面,家庭妇女博主会通过强烈的自我身份认同感的展现引导人们重新认识这一群体,对传统话语中家庭妇女被动、客体的形象认知发出挑战;另一方面,家庭生活短视频会对话题进行“生产”和引导,如视频中对家庭中夫妻关系是否和睦、职场女性回归家庭是否值得等问题的讨论。

06

网络技术重构下的

家庭文化新样态

对于每个家庭成员来说,家意味着安全、私密和不可侵犯,甚至不可观看。但是,在媒介技术嵌入到家庭以后,短视频中的家庭生活具有了可接近性、可互动性和表演性等特征。

当互联网作为可参观的空间之后,遥远的“别处”成为了眼前的“此地”,其文化样态随之发生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家庭生活的“可参观性”为我们构建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样态。

家庭生活的新场景:

媒介文化的可参观性

在“场景媒体时代”的变革语境中,每个人的角色都是在特定时间、空间、情境、场合和需要中实现和完成的,而围绕个体存在的这一切就是场景。具有视觉与听觉双重效果的抖音平台为受众构建出了新的场景,而物理空间之外的个体也正生活在现实与虚拟交织的双重场景中。

抖音短视频中的家庭生活构建具有特定的场景,家庭妇女博主讲述“故事”的过程离不开场景的运用。特定的时间、空间与情景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家庭妇女博主内容生产的基础,场景的选择过程本质上也是家庭妇女博主自我呈现的表演过程。

家庭生活的互联网化让人们在虚拟空间中抵达一种新的时空场景,进而形成对家庭妇女日常劳动、家庭生活新的理解和认知。因此,从该层面来看,加工处理后的抖音家庭生活也具有了可参观的属性。

技术创造连接:虚拟空间的关系生成

在由数字技术所打造的互联网空间中,视听传播的生态得以更新和变革,观看的意涵也变得愈发多元。现代性的网络技术本质上是更加“可参观”“可浏览”的媒介同时也促成了更多交流的可能。

短视频中家务劳动与家庭生活展现出的内容不断消弭着虚拟和现实之间的清晰界限。在现实、私人的家庭空间与虚拟、公共的网络空间之间搭建起桥梁。同时,人们作为安全隐秘的观看者,能够在看的过程中享受他人生活的能见性却不必担心自我生活隐私性的安全问题,这也成为了可见性的家庭生活短视频兴起的基础和条件。

诸如抖音一类的新媒体更加体现出技术的互动与连接,技术搭建出了虚拟舞台,家庭成员在当中化身为“演员”,具有了人设打造的可能。这种生活的媒介化和表演化对家庭成员各自扮演的角色也会形成一种新的界定。

当家庭生活和家庭场景成为被媒介展示和记录的一部分时,对于身处其中的家庭成员来说,是否也在塑造着他们新的共同记忆。这种记忆可能与真实的生活样态不尽相同,而虚拟和真实也在技术的影响下变得模糊。

新文化样态的形成:

媒介重构个体与家庭文化

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家庭妇女群体也能够成为媒介平台中内容的生产者,“他塑”的家庭妇女形象也有了“自塑”的可能。

社会化媒介的可供性带来了“可见性”,能够让社会看到女性不同的生活状态,这也进一步助推了女性的性别政治与身份认同。

当然,还需要注意的是,或许家庭妇女并没有脱离以往的生活情景和角色地位,生活的日常对于她们而言仍旧是每天做家务、照顾家庭,这也许会进一步固化社会对于家庭妇女形象的认知。

“被看见”的家庭生活展演成为了能够揭示社会传统文化,并使得家务劳动和家庭妇女得以被重新理解和解释的文本。家庭生活短视频被散播、模仿的过程让原本较少被人们关注的家务劳动得到更加广泛的讨论。互联网形成家庭新文化样态的同时,也让我们从社会层面理解家务劳动展演的实践意义具有了可能。

家务劳动和家庭生活在抖音短视频中相遇,在无数的网络空间和观看者之中被交流与消费。由此,家是什么?女性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如何重新界定?尤其是对于女性自我的意义所带来的新的改变值得再做进一步分析。这为理解媒介技术与家庭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作者介绍

孙信茹: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偲: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生

本文内容有删改和编辑,原载于《新闻与写作》2023年第8期,注释从略。

▼点击下方文字链接,了解详细订阅方式▼

欢迎订阅2023年《新闻与写作》

投稿请登录https://xwxz.cbpt.cnki.net/

订阅纸质刊物请致电010-85201321

商务与广告合作请致电010-65595210

网址:“被看见”的家庭生活:抖音中的家务劳动媒介化与可参观性文化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64023

相关内容

[中国青年研究]:数字时代的“田螺姑娘”:家务数字化与女性劳动隐形化研究
看见被隐藏的劳动
抖音发起“美食推荐官”活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10万网友参与
「抖音心动餐厅榜」:让宝藏餐饮商家被更多人看见
数字时代的“田螺姑娘”:被隐藏的家务劳动
劳动教育丨参与家庭劳动,争做家务达人
家务劳动分工:女性的“生活实验”与“性别政治”
审美化生活的隐忧与媒介化社会的陷阱
解读|抖音生活服务的经营生态
火遍全球的中国烹饪文化 ——“美食与生活”劳动实践课之六十五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