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校建筑节能改造的有效策略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04-14 05:48

通过政策激励和补贴,鼓励节能建筑的建设和改造 #生活常识# #生活建议# #节能技巧# #节能建筑理念#

自1999年我国高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业得到了爆炸性的发展。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国高校总数已达3012所,学生人数超过4000万。然而,在这一蓬勃发展的背后,我国高校面临着巨大的能源消耗压力,校园能耗已达全社会总能耗的8%,其中高等院校的生均能耗明显高于居民人均能耗水平。

高校建筑能耗的现状与特点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上海16所高校的能耗情况表明,高校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83.2%,而从节能的角度看,这一建筑能耗的节能率最高可达58%,最低为16%。此外,在夏热冬冷地区的13所高校进行的能耗调查显示,生均能耗是全国居民人均能耗的2倍,最高可达4倍。由此可见,高校建筑能耗的潜力巨大,提升节能意识,降低建筑能耗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建筑能耗的特点

高校建筑的能耗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总体能耗较大、波动频繁:校园建筑的能耗受到季节和假期的影响,科研和生活能耗占据校园建筑总能耗的50%以上,成为节能的重点。 多样性建筑导致能耗差异:校内建筑可分为教学楼、实验楼、宿舍等多类建筑,不同功能和年代的建筑带来显著的能耗差异,同类建筑之间能耗也可相差2倍以上,显示出节能的潜力。 非使用时间的能耗:在重庆大学的监测数据显示,不同教学楼在非使用时间的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分别为15.31%到25.59%,这彰显出高校在非使用阶段的节能机会。 高校建筑节能面临的问题

尽管国家在节能方面进行了不少宣传和政策调整,但高校建筑节能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节能意识薄弱:高校师生的节能意识相对缺乏,重心仍放在教学和科研上,导致能源浪费现象严重。 资金投入不足:老旧校区的设备设施多年的使用导致能耗效率低下,更新改造需要巨额资金,然而,大量经费花费在教学科研上,建筑节能改造经费捉襟见肘。 管理决心不够:一些高校在推行节能措施时,因影响的负面反馈而出现管理上的犹豫,缺乏持续的管理决心。 节能工作的连续性不足:国家政策力度减弱后,节能工作的关注和推进也随之减弱,产生了执行上的不稳定性。 高校节能管理的对策

面对以上问题,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高校建筑节能的挑战:

建立完善的节能管理体系:高校应成立专门的节能减排领导机构,负责监督和推进节能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建立节能社团、宣传讲座等形式,提高广大师生的节能意识,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完善监管平台:建立完整的校园节能监管平台,以掌握能耗数据,推进科学管理,确保节能措施的有效落实。 实施能耗公示制度:通过定期公示能耗数据,提高师生的节能参与意识。 优化节能运行管理:针对高能耗建筑进行及时改造,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以降低能耗。 节能技术措施的应用

对于高校建筑的节能减排,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至关重要。以下从用电、用水、空调和采暖系统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用电节能

三相负荷平衡:定期检测负荷,确保电力的合理分配,以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损失和设备负担。 提高功率因数:设置电容器组,在用电设备进出电压下合理补偿无功,以提升功率因数。 提升电能质量:尤其在科研设施中,增设动态电压恢复器等设备,以确保供电质量满足需求。 水资源的节约

采用节水型器具,并引入雨水回收和废水回收系统,以保证用水的重复利用,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空调系统管理

通过温控装置管理空调的使用,模仿自然气候变化,确保最佳节能效果。 如在夏季将空调设定温度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18℃,大大节约了能耗。

采暖系统的优化

推行气候补偿器的应用,加强水力平衡,确保供热过程中的能效,进而避免热量的浪费和不必要的能源支出。

结语

高等院校的节能减排工作不仅仅关乎于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资源使用效率,还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随着政策的不断深化与落实,未来高校的节能事业将不断向前推进,为实现绿色校园贡献力量。

(文/沈长亮)来源: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学习和交流,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址:探索高校建筑节能改造的有效策略与实践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65244

相关内容

探索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策略
建筑能源效率与节能策略
校园建筑节能设计优化策略
旧工业建筑的节能改造
如何探索并实践有效的个人情绪调节策略?
校园保洁招聘:构建高效团队的关键策略与实践
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实施方案
商业空间智能化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考量与实践.docx
智慧楼宇的节能与环保策略探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