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烹饪方法与流程
中餐烹饪流程一般包括选材、处理食材、烹调方法、调味和装盘 #生活技巧# #美食烹饪技巧# #中餐烹饪流程#
本发明涉及烹饪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烹饪方法。
背景技术:
民以食为天,自动烹饪设备的出现更大限度的解放了上班族群的业余时间,以适应越来越快的都市生活节奏。现有的家用自动烹饪设备工作前大多需要人工处理食材,无法做到真正的自动烹饪。此外
由于中餐的烹饪技巧繁多,食材种类丰富,且不同食材在烹饪过程中所需要的火候和时间也不固定,单纯以烹饪时间为控制对象的烹饪程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不能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提出现有自动烹饪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烹饪控制对象单一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自动烹饪方法。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家用自动烹饪设备,通过提取菜品制作数据,生成多目标烹饪控制方案,此外还能通过定制优化程序,对菜品制作数据进行个性化修正,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自动烹饪方法,应用于智能烹饪装置,包括:
烹饪装置通过识别盛放待烹饪食材的食盒上的烹饪标识或者通过调取所述烹饪装置内部存储信息的方式提取烹饪数据,所述烹饪数据包括根据菜品的制作流程优化生成的烹饪时序信息;
烹饪装置将所述烹饪数据解析为基于烹饪时序的烹饪指令,并根据所述烹饪指令完成菜品烹饪,所述烹饪指令至少包括动作条件及执行对象。
进一步地,所述烹饪控指令包括:
预热阶段,在设定的预热时段内控制加热系统对烹饪容器进行加热;
烹饪阶段,根据烹饪指令在确定的烹饪时刻或者满足预设条件时变更加热系统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当前加热温度和/或当前加热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烹饪指令包括根据烹饪时序在确定的动作时刻或者满足预设条件时变更投料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投料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投料系统动力输出装置启动和终止。
进一步地,所述食盒的本体为圆柱状盒体,且食盒由中心位置径向呈放射状分布若干个彼此分割的盛装区域分区盛放各待烹饪食材及配料,根据烹饪指令控制投料系统动力输出装置启动使食盒主体与密封膜分离进而将对应盛放区域内的容纳物投入到烹饪容器中,并且根据烹饪指令启动液体添加泵执行定量注液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烹饪指令包括根据烹饪时序在确定的动作时刻或者满足预设条件时变更搅拌系统的运行状态,所述搅拌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搅拌系统动力输出装置的启动和终止,以及搅拌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烹饪标识为二维码、三维码、条码、字符码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还包括根据用户反馈优化烹饪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烹饪装置包括:
底座和设置于底座正上方的上盖体;
所述底座与上盖体之间活动链接,上盖体与底座正投影重合位置设置有上下分离的间隙区域,且间隙区域作为锅体盛装部分嵌入位置,上盖体位于锅体盛装部分中心上方设置有用于搅拌锅体盛装食材的搅拌装置,底座位于锅体盛装部分下方设置有用于对锅体加热的加热装置;
所述加热装置上设置有用于监测锅体底部加热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用于向锅体盛装部分注入液体的液体添加装置,其中液体添加装置的液体喷射孔设置于位于锅体盛装部分上沿的上盖体的顶部或者侧壁;
所述上盖体位于锅体盛装部分开口区域为上下贯通的弧形开放区域,其中弧形开放区域上方倒扣放置有开口封膜的食盒,上盖体的弧形开放区域位于食盒封膜的起始位置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食盒开口封膜逐渐撕开的撕膜装置;
所述上盖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将锅体烹饪过程中的气体排出的排气装置。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自动烹饪方法,通过烹饪装置提取菜品烹饪数据,提取基于烹饪时序的烹饪指令,配合专用的食盒装置,使食材按照烹饪顺序自动投入烹饪容器中,从而实现菜品的自动烹饪。
2、本发明将烹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加热系统针对每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案,解决了单纯以温度为控制对象导致的控制性能差,加热效果滞后的问题。
3、本发明在烹饪过程中,根据烹饪时序并行改变加热系统、投料系统、搅拌系统的运行状态,使各系统配合工作,实现复杂的烹饪流程组合,进一步提升了烹饪过程的智能化程度。
4、本发明可以针对用户的反馈信息,根据用户的口味及饮食惯进一步调整菜品的烹饪数据,从而提供定制化的烹饪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小型智能烹饪电器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自动烹饪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烹饪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菜品烹饪流程图。
图中:1、底座;2、上盖体;3、排气装置;4、锅体;5、搅拌装置;51、悬臂部;52、搅拌电机;53、搅拌体;54、汇聚爪;55、搅拌爪;6、加热装置;61、温度传感器;7、液体添加泵;8、撕膜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中餐的烹饪技巧繁多且食材种类多样,不同厨师所做出的同一菜品,即便是使用的食材相同,但由于烹饪食材时的火候和时间有所差异,其所做出的菜品味道也不相同。现有的自动炒菜设备均根据系统内部预设的烹饪程序烹饪菜品,并未考虑到菜品加入时间及后续处理步骤对菜品口味的影响,也没有考虑到不同客户的口味需求差异,无法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烹饪方法,主要包括:
烹饪装置通过识别盛放待烹饪食材的食盒上的烹饪标识或者通过调取所述烹饪装置内部存储信息的方式提取烹饪数据,所述烹饪数据包括根据菜品的制作流程优化生成的烹饪时序信息;
烹饪装置将所述烹饪数据解析为基于烹饪时序的烹饪指令,并根据所述烹饪指令完成菜品烹饪,所述烹饪指令至少包括动作条件及执行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烹饪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图2所示的智能烹饪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1正上方的上盖体2;底座1与上盖体2之间活动链接,上盖体2与底座1正投影重合位置设置有上下分离的间隙区域,且间隙区域作为锅体4盛装部分嵌入位置,上盖体2位于锅体4盛装部分中心上方设置有用于搅拌锅体盛装食材的搅拌装置5,底座1位于锅体4盛装部分下方设置有用于对锅体4加热的加热装置6;加热装置6上设置有用于监测锅体4底部加热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底座1内部设置有用于向锅体4盛装部分注入液体的液体添加装置,其中液体添加装置的液体喷射孔设置于位于锅体4盛装部分上沿的上盖体2的顶部或者侧壁;上盖体2位于锅体4盛装部分开口区域为上下贯通的弧形开放区域,其中弧形开放区域上方倒扣放置有开口封膜的食盒,上盖体2的弧形开放区域位于食盒封膜的起始位置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食盒开口封膜逐渐撕开的撕膜装置8;上盖体2上还设置有用于将锅体烹饪过程中的气体排出的排气装置3。其中搅拌装置5包括悬臂部51、搅拌电机52、搅拌体53以及汇聚爪54。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生产厂家生产容纳待烹饪食材的食盒,根据烹饪顺序分类放置不同食材。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食盒的本体为圆柱状盒体,且食盒由中心位置径向呈放射状分布若干个彼此分割的盛装区域。使用时与投料系统配合,投料系统按照烹饪时序指令与食盒做相对旋转运动按固定方向撕拉食盒上覆盖的薄膜,当覆盖在盛装区域上方的薄膜被撕掉时,存放在其中的食材尽数掉落至烹饪容器中进行后续处理。
根据食盒中的食材种类和食材对应的烹饪顺序生成该食盒中待烹饪菜品的包括身份标识和烹饪指令在内的烹饪标识信息。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烹饪装置根据待烹饪菜品中的食材种类,确定烹饪每种食材的加热控制指令,烹饪装置根据菜品中每种食材对应的烹饪顺序,确定烹饪每种食材的时序控制指令,根据待烹饪菜品的身份标识、加热控制指令和时序控制指令,生成待烹饪菜品的烹饪标识信息。此外,烹饪标识为二维码、三维码、条码、字符码中的一种,其具体设置方式可采用印刷,也可采用其他方式。烹饪设备可获取该菜盒上的烹饪标识信息中所携带的身份标识和烹饪指令,并根据烹饪指令执行烹饪流程,烹饪指令应当详细记录烹饪开始时刻后各装置的动作时间以及工作模式,例如烹饪过程开始即刻启动加热装置以最大功率对锅体加热;10s后液体添加装置向锅体内注油等。所述身份标识可以包括食材的生产时间、原料产地以及预处理方式等,以便烹饪装置能够在烹饪之前,对菜品的安全性进行把控。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考虑到使用者对菜品的偏好,频繁制作某一菜品,因此装置需要反复提取烹饪标识信息,操作繁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用户可以将常做菜品的烹饪信息存储到烹饪装置本地,并通过快捷按键的方式,快速进入烹饪程序。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烹饪控指令包括:
预热阶段,在设定的预热时段内控制加热系统对烹饪容器进行加热;
烹饪阶段,根据烹饪指令在确定的烹饪时刻或者满足预设条件时变更加热系统运行状态。所述加热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当前加热温度和/或当前加热功率。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预热阶段与常规人工人烹饪的热锅阶段相对应,其目的是将烹饪容器中的水分蒸发,防止在后续注油的过程中发生迸溅。此阶段属于烹饪的准备阶段,对加热方式没有要求,只需要实现目的,即将烹饪容器的温度加热至水的蒸发温度以上即可。此时,利用烹饪装置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烹饪容器的温度达到使用需求后,即可发出烹饪开始指令,投料系统接收到该指令后进行投料动作,首先控制油泵像烹饪容器中注入食用油,食用油的用量根据菜品烹饪数据中的用油数据确认。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加热系统可以依据传感器采集的实时烹饪信息调节功率大小。例如温度传感器提取食材的实时温度,当该实时温度高于预设烹饪温度时,加热系统调节为小功率模式;当该实时温度低于预设烹饪温度时,加热系统调节为大功率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投料动作执行后即进入烹饪阶段,鉴于中餐的烹饪特点,单纯以食材的精准温度作为加热控制的唯一标的非常困难,因为现阶段没有任何一种温度传感器能够准确提取烹饪容器中食材的温度。此外由于中餐烹饪对火候的要求并不单单限于对温度的要求,也包括对火候大小、加热快慢等要求。因此预热阶段的加热控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烹饪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遵循菜品的烹饪时序信息,改变加热系统的加热功率,模拟人工烹饪过程中的大小火转换,例如烹饪炖制的菜品时,投料系统控制汤泵注汤后,加热系统配合调节为小功率模式,模拟文火慢炖过程。烹饪炒制的菜品时,加热系统调节为大功率模式,模拟最后爆炒收汁过程。
在烹饪过程中,加热系统、投料系统以及搅拌系统协同工作,可以按照既定时序执行既定操作以改变各自的运行状态,例如开始烹饪30s启动搅拌电机以快速模式(也可以为中速模式和慢速模式)运行,40s停止搅拌电机工作;开始烹饪20s启动撕膜电机进行撕膜动作,22s停止撕膜电机工作;以及开始烹饪即启动即刻启动加热装置以最大功率对锅体加热,60s改为以1/2最大功率加热等。上述系统也可以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变更运行状态,所述预设条件由传感器采样阈值表征,例如当温度传感器检测锅内温度过高超过安全阈值时,则降低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锅内压力过高超过安全阈值时,则控制排气驱动电机动作,开启排气孔等。在另一种更佳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系统在确定的烹饪时刻变更运行状态同时不断对传感器进行采样,当传感器数值超过阈值时变更运行状态,这样利用时序和传感器反馈双重控制方式,可以在保证菜品烹饪风味的同时,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系数。
另外考虑到使用者对菜品的个性化需求,还可以根据用户反馈优化烹饪数据,即根据用户的建议修正烹饪数据或者烹饪数据中的某一烹饪指令和时序信息。例如用户偏爱绵软的口感,则可以延长炖制时间。再如用户喜欢/不喜欢食盒中的某些配料(如香菜等),可以通过反馈的方式告知食盒生产厂家提供定制化的产品。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例中,应用烹饪装置制作麻婆豆腐,制作流程如图3所示。烹饪装置载入麻婆豆腐的烹饪数据,各辅助系统复位准备工作。使用的食盒包括四个食格,分别顺序盛放爆锅料、豆腐、青椒和芡粉。各辅助系统的工作过程如表1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方法,通过获取待烹饪菜品的目标烹饪数据,获取对应的烹饪指令,并根据烹饪指令,对待烹饪菜品进行烹饪的方式,从而可针对食材的不同为用户提供不同的自动烹饪的方法,满足用户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表1烹饪指令表
网址:自动烹饪方法与流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66023
相关内容
烹饪方法及装置与流程一种智能烹饪系统及烹饪方法与流程
智能烹饪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烹饪器具及应用该烹饪器具进行烹饪的烹饪方法与流程
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方法与流程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一种油水烹饪方法及烹制原料与流程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与装置、烹饪器具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一种DIY智能烹饪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一种烹饪方法及锅具、装置、存储介质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