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引领未来城市建设
未来城市,智慧城市管理将更加高效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未来生活展望#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是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
狭义地说,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改善城市状况、提升城市品质的城市。智慧城市研究中有半数与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关,如云计算、无线城市、物联网、数字城市等,反映出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智慧城市的特征,目前来看也是核心内容。
关键因素
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因素),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社会经济因素)。关于创新生态:众所周知网络人才多,微博和各种论坛都有各种神级段子手、文学家、科学家、技术宅等。这就是一种网络孕育的创新生态。每个人的想法都能够表达、并得到回应,这就是智慧城市需要的环境。
智慧城市的结构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管总体架构自底向上分为“感、传、知、用”四个层,即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应用层,同时建设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作为支撑。
感知层
通过无线射频、卫星定位、视频监控、嘈音监测、状态监测、执法城管通、市民城管通等多元传感设备,实现身份识别、位置感知、图像感知、状态感知等多方面感知,全面增强城市管理感知能力。
传输层
依托全市共建的有线、无线宽带等网络,实现城市管理对象与机构、人员及广大市民之间的泛在互联。
支撑层
将保障城管物联网平台所需要的IT基础设施,构建城市城管云,提供各类数据和业务的存储、运算、分析与服务功能。
应用层
以城管地图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为牵引,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工具及政务维基、政务微博等社会工具应用构筑面向创新2.0的公共服务新模式,强化扁平指挥与敏捷反应能力,并以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为指导,在巡查监察、综合执法、公共服务等系统基础上构建基于大成智慧工程的综合集成研讨厅,形成只能融合的应用,强化科学化决策、智能化指挥和人性化服务能力。
我国建设现状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市场现状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认为,截止2015年底,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数量达到了386个,同比增长22%。目前,我国省级和副省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比例达到100%,地级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74%,县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32%。我国333个地级市已全部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380多个县级市也正在加紧开展建设工作。已有220余个地级市、100余个县级市完成并投入使用,累计开发应用系统3600多个,全国累计开发涉及国土、房产、公安、环保等几十个领域的2500多个应用系统,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特别在先期试点的过程中,推行公司合作、政企联盟以谋求投资的多元化、技术的完善化等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国际已有智慧城市的开发运作模式来看,公司合作、政企联盟亦有多种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以及政绩工程等问题。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智慧城市的视线不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还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置严重滞后,不相适应;二是各领域的智能化程度不高;三是科学技术远远不能支持城市全面地智能化。
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只能是一步步地推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备,更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实践。很多问题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够完全解决的,需要部门间加强统筹,合理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并不断创新技术,完善管理。
网址:新型智慧城市引领未来城市建设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66227
相关内容
【在“智慧城市”概念引领下未来城市生活将更绿色环保】智慧城市:科技引领下的未来生活模式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让生活更美好,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助力生活升级,引领未来城市新风尚
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赋能城市未来
智慧公园引领城市绿色生活
揭秘未来城市:智慧治理算法如何引领生活变革?
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扎实推进新型城市建设①
未来城市的智慧交通:科技引领的道路
智慧城市:科技与生活的完美融合,构建未来城市新蓝图
智慧灯杆:点亮智慧城市,构建未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