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世界与美的哲学——叶秀山现象学美学初探.pdf
美食美学纪录片:探索世界各地的美食与生活美学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美学心得# #生活美学视频教程#
生活世界与美的哲学——叶秀山现象学美学初探.pdf
一 16一 美学论坛 生活世界与美的哲学 — — 叶秀山现象学美学初探 文 /郭勇健 叶秀山是中国的第一个现象学美学家,而他的美学代表作 美的哲学 ,则是中国现象学美学的开山之 作。叶秀山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与现象学有着甚深的关联,甚至就是现象学的研究对象和 研究方法。尽管 美的哲学》的理论探讨颇有超越现象学的地方,很有几分 “继承现象学,又超越现象学” 的意味,但是,所有的思想资源都在现象学的基础上被融会贯通了。叶秀山把美学建立在 “生活世界”的基 础上,得以将他的美学纳入现象学的语境。“生活世界”的概念是胡塞尔率先提出的,但在 ((美的哲学》中, 叶秀山对这一概念却有着自己的独到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象学美学。 叶秀山先生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美学家之一。其重要性在 所附的 “参考书目”,共有 10部 (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 德 于,他是中国的第一个现象学美学家,而他的美学代表作 《美 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毛 的哲学 ,则是中国现象学美学的开山之作。此书写作于1989 泽东的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亚里土多德的 诗学 、 年,初版于 1991年,此后多次再版,2OlO年 11月出版了重订 康德的 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的 美学 (第一卷)、海德格尔 本。对 美的哲学 写作和初版的时间稍加回顾 ,是很有意义 的 存在与时间》、钟嵘的 诗《品》、王国维的 人间词话 、李 的。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的 “美学热”出炉了 “实践美学”, 泽厚的 美的历程》(此书在重订本中删去)。显然,这些充其 成为中国美学舞台上的主角,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美学 量只是 “主要参考书 目”,决非全部,甚或只是冰山之一角。从 界依然处在实践美学的笼罩之下。在那个时代的学术氛围中, 这些书 目看,与现象学有关的仅有海德格尔的 存在与时间》, 叶秀山 美的哲学》就已初步建构了一个现象学美学体系,可 而且在现象学的诸多文献中,存《在与时间 并非美学专著。我 谓别开生面、一枝独秀。但是,也正因为其独辟蹊径 ,而且思 们凭什么把 美的哲学》视为 现“象学美学”呢?如果仅仅由 想超前,照例难免于先行者的孤独寂寞的命运。二十年来,中 于参考了 存在与时间 就称其为 “现象学美学”,那么,为何 国美学研究者更乐于称道李泽厚的 美的历程》和 《美学四讲》, 不能因为它也参考了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而称其为 而较少提及叶秀山的 《美的哲学》。时至今 日,关于 美的哲学 “实践美学”?众所周知 ,实践美学的主要思想资源即来 自马克 的评论和解读依旧罕见,乃至一片空白。这种现象,与其说是 思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由于学术,不如说是时代所致。进入21世纪之后 ,当代中国美 一 种系统性的美学,必是对以往的美学问题的一种全新的 学呈现出 “从实践论到现象学”的发展趋势[1],在此新的情境下, 系统思考,正如叶秀山所言,“任何哲学学说的内容都是全部哲 有必要重新评价叶秀山的 美的哲学 ,重新确立其 “中国现象 学历史发展的一个 缩‘影 [21,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自不 学美学的开山之作”的历史地位。 例外。因此,美的哲学 的参考书目涵盖古今中外的美学经典, 上下五千年,纵横两万里,这是毫不奇怪的。但是,涵盖面广 一 、 美学与现象学 泛,并不意味着没有取舍、没有侧重、没有中心,并不意味着 何以径直把叶秀山的美学视为 “现象学美学”?这是不是 其中缺乏一以贯之的哲学立场。我们把一种美学归类为 “马克 一 种 “贴标签”式的过于简单化的做法?这部不足12万字的小 思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分析美学”等等,其依据当然 书,尽管从不引经据典,甚至整部著作不见一句学术性的引文 是美学的哲学基础。众所周知,叶秀山是中国较早研究现象学 和注释,但仍然体现了作者数
网址:生活世界与美的哲学——叶秀山现象学美学初探.pdf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66382
相关内容
美与日常生活:一种现象学关联从当代艺术、环境美学到生活美学——从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观东西方美学新主潮
【李海英】生活世界中的哲学与哲学中的生活世界
实践哲学与美好生活
蒋勋:生活哲学家的美学探索与人生智慧
生活世界现象学导论
生活中的哲学现象
世界哲学日丨与哲学家谈快乐
从现象学到生活艺术哲学
林语堂快乐哲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