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学究竟学什么?——你有权利虚度时光

发布时间:2025-04-15 00:45

时间是最公平的,你给它什么,它就回馈你什么。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人生智慧#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撰文、编辑 |伊登(Eden)

感染过新冠并且康复之后,我无法按捺想要出门的念头,赶在春节高峰前,去了大理和沙溪。

那个时间点,大理挤满了和我一样身体刚刚康复的游客,大家憋了三年,终于可以自由出行,迫不及待地出门了。再加上前一阵子《去有风的地方》热播,大理一下子热闹非凡。


▲ 大理上空的云百看不厌(《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在大理,我见到久违的宽宽。在大理的这些年,她摆脱了一线城市的生活节奏,过着宁静而朴实的生活,却也仍旧做一样精一样。第三本书即将面世,第二家咖啡馆即将开业,还因为长年学习中医,开始坐堂问诊。女儿在大理读完小学后,需要离开大理去读初中,对于从小在大理只接受“情绪教育”的女儿能否适应传统教育的问题,宽宽也没有放在心上,她说,“我从来没有因为她的教育问题焦虑,倒是有时因为自己太不焦虑而感到不安。”

除了本来就很热闹的大理,沙溪则是从一个相对安静的古镇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每天在刘亦菲拍照的咖啡馆门前,都有一群漂亮女孩,排着队拍照打卡。

我在沙溪定的客栈就在玉津桥的脚下。每天夜里,推开房门就能看到夜空中的烟花,烟火绽放的爆裂声一直响到凌晨才会渐渐隐去。但我的睡眠一反常态得好,后来我想大概是因为白天晒了足够多的太阳。


▲ 从客房里就能看到玉津桥上空的烟花。

沙溪的白龙潭是我非常喜欢的地方,它算是一个“景点”,但好像距离“景点”的要素又有点远,它就是一个五孔小桥,桥下有一汪清泉,这里也是沙溪人的生活水源之一。但就是这样的一处风景,让人怎么也看不厌。


▲ 沙溪白龙潭。

桥边上有一群年轻人,看上去像是本地人,皮肤黝黑,席地而坐烤肉。他们敲着手碟,呼唤着自己的小狗。我在湖边远远地看着,很是眼馋。后来我认出了里面的两个年轻人,是我一位作者的朋友——我经常在她的公众号上看到她们的合影。

就这样联系上,过了几天,我去参观了她们正在改建的小屋。她们一个曾经环球穷游,一个经历过各种创业,后来在沙溪古镇边上的村庄挨家挨户地询问,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小院,租金非常便宜,长租下来,打算就此给自己安一个家。

住下来之后,她们的志向是,种地,好好吃饭,帮助更多人和自己产生连接。

沙溪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越来越多看过世界的年轻人被它吸引,选择停留在这里。


▲ 聚会,找到自己享受的生活是沙溪年轻人的主旋律。(《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我的另一个朋友,去年8月带着儿子去新加坡生活,孩子读国际学校,而她这段时间只做一件事:好好生活。

每日睡到接近中午起床,起来之后吃一个早午餐,下午穿双拖鞋出门,去附近的超市采购一些东西。下午三、四点钟,孩子放学回家后,自己玩一下,晚上他们会一起出门吃饭。其余的时间打扫卫生,洗衣服,处理各种账单。晚上她和孩子各自一隅,两人各找一个角落学习,互不打扰。

近期主要令她高兴的事情有:找到了一个只放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的电影院,又找到一条从家门口直通影院门口的公交线路,在那里看了6部戈达尔的电影;去咖啡馆喝一杯后溜达到图书馆看会儿书;开始上日语课程,每周六上课,平时要交作业。

原本她攒了200万,计划40岁FIRE(财务独立,提前退休),为了支付在新加坡的生活费,不得不花光这200万,推迟退休计划,但她简直是开开心心地想要花光这笔钱,毫无心理负担。至于将来究竟靠什么再赚回这200万,她觉得到时自然就会有办法。

她们走的路几乎都不是主流的实用路线,但都生活得自洽圆融,其中有一点是我最欣赏的品质,就是能够安然地度过不工作的时光。

说到人类如何度过不工作的闲暇时光,其实是我的研究生课题,我的研究生专业是休闲学,全称是Leisure,tourism & enviroment。

申请这个专业的时候,我还是报社的记者。有一次,我因为一个城市规划的稿子去采访同济大学的教授。教授聊着聊着说,现在在国外有一个很前沿的学科,叫“休闲学”,它其实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的是人类如何度过闲暇时光,旨在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度。很多美国的小镇镇长都是学这个专业毕业的,还有一些国家的公务员,也会被派来学习这个专业。在中国只有一个高校开设,就是浙江大学,一年只招一个人。

我听完之后觉得这个专业太好了,不仅好玩,听上去就业前景也不错,原本就准备出国的我很快就申请了荷兰一所大学的休闲学。记得我第一次和亲戚说我要去荷兰读休闲学的时候,亲戚说,什么,你要去河南读修鞋?

去了荷兰后,记得刚开学的一节课,教授就让我们讲述自己对“leisure(闲暇)”的理解。大家七嘴八舌地展开讨论。有人说不工作的时间就是闲暇,那么为了生存所从事的必要的劳务时间,算不算闲暇时光呢?大家说不算。但如果一个人的确在家务当中感到了愉悦,那么这算不算闲暇呢?同样,如果一个人陷入了无聊,ta既不工作,又不劳动,这段时间算不算闲暇?讨论到最后,教授也没有对Leisure下一个定论。

我们的课程包括:

社会学的Social Change and Globalisation, Sustainable Dvelopment;哲学体系中东西方语境下对于休闲、放松的理解;旅游学;环境学;分析方法等。同时还有一些社会实践的课程,包括每个学期的Excursion(短途旅游),主要就是考察周边国家和城市的城市规划、旅游路线;学期结束后的项目,可以选择去新西兰、澳大利亚、非洲等国家的国家公园、非盈利结构做一个学期的实习生。这些项目现在看起来都非常诱人,可惜当时我为了早点回国挣钱放弃了。

总而言之,在度过了两年非常愉悦的学习生涯之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工作是为了生存,而闲暇是为了发展。


▲ 东方哲学下的冥想是恢复生机的有效方式。(《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我们的生存,关系我们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关系我们的未来。

在南非人类学家詹姆斯·苏兹曼(James Suzman)的著作《工作:从石器时代到机器人时代的深刻历史》(Work:A Deep History, From the Stone Age to the Age of Robots)中的观点是,在人类发展的30万年历史中,95%以上的时间,工作都不是人类关注的重心,人类以狩猎采集者的身份生活,他们只通过“适度的努力”采集满足生存的最低条件。

早期人类的转折点在于学会了使用火的能力,这大大减少了人类劳作的时间,从而从根本上增加了自由的时间(算是早期人类的闲暇时光),当人类拥有了自由的时间,人类文化才得以进化。人们可以长时间与他人一起玩耍,这帮助了语言、叙事和艺术的发展,也增加了社交性。

去年有一本书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大卫·格雷伯的《毫无意义的工作》。大卫·格雷伯是美国的人类学家,他认为这个世界上40%的工作都是狗屁工作,狗屁工作是一份毫无意义且往往有害的工作,连其从事者都无法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虽然他不得不假装这份工作有意义。

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认识到了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是被社会性分配和制造出来的“狗屁工作”,作为个体,我们的时间是有意义的,是需要被尊重、欣赏和被滋养的。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由职业,数字游民,就是为了摆脱工作中无意义的部分。

当我学完休闲学,学了一身“不工作”的本领回国后,就真的找不到工作了。休闲学真的很前沿,前沿到当今社会根本用不到。

我的同学们几乎没有一个人从事和“休闲”有关的工作,他们各显神通,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我在辗转近一年之后,才找到了一份旅游媒体的工作,满足了我当年想要“看世界”的心愿。

很多年以后,在做手艺课堂的时候和“好好虚度时光”结识,成为主编后,我时常感慨,还能有谁比我更对口呢,当年我们致力于研究人类如何度过不工作的闲暇时光,总结下来,无非就是“好好虚度”。

坦然去虚度,本身就是一件挺矛盾的事情,就像苏兹曼认为,人类的天性是不做超过我们需要的工作,而是把时间花在让我们快乐的追求上。但大自然已经为我们设定了程序,就像它为其他所有生物设定的那样,我们需要用多余的工作去消耗我们体内剩余的能量,通过工作来释放我们内心的紧张情绪。

紧张的情绪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工作解决了生存的需要,失去了工作,生存受到威胁;二是工作决定我们的社会属性,没有工作,你在社会中失去坐标。

因为这两者,我至今都无法长时间地享受没有工作的状态。生存的焦虑是真实存在的,大家都处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安全感其实和你实际所拥有的无关,它主要和你对未来的预期有关。

比如说,一个人的焦虑并不一定来自失业,而是来自自己可能会失业的预感中。当整个时代的情绪是悲观和消极的,ta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影响,陷入一种对尚未发生的坏事情的焦虑。

那些极少数,可以坦然虚度的人,真正拥有的不一定比常人多,大概率是ta们天生具有过人的心力。但我觉得过去三年的疫情,有一个为数不多的正面意义,就是它打破了很多墨守常规的状态,让人们更新了自己的认知:什么是真正的生存需要,什么是出于虚荣角度的欲望;在家人感染病毒并且面临重症风险的时候,我心中的想法只有一个:一家人齐齐整整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眼看着生活即将恢复正常,人们依然有无穷的消费潜力,欲望也即将复苏。但我想努力记住这三年带给我的记忆,提醒自己,人生艰难,世事无常,你有权利虚度时光。


▲ 时刻提醒自己,享受闲暇不必有负罪感(《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本文作者:伊登(Eden),休闲学硕士。悲观人生,乐观生活。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this world.

本文部分配图来源于《去有风的地方》剧照,版权属于原作者。

虚度视频号

Vol.75

点亮视频右下角的❤️

分享你的艺术趣味



好好虚度时光

祝羽捷和了不起的女性们

公众号|视频号|微博|豆瓣|荔枝FM|小红书

搜索:好好虚度时光

应聘请发送“应聘”至后台

网址:休闲学究竟学什么?——你有权利虚度时光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67028

相关内容

光明时评:让学生休息权利真正落地
休闲体育学学科建设研究
关于休闲时光的心情的句子(休闲美好时光心情的短句)
亨利·威尔逊:闲暇时光有什么用
休闲美学:审美视域中的休闲研究
学会休闲,享受生活(研究实践)
请珍惜孩子的生活休闲时光
2024中国休闲发展报告:我们休闲时间有多少,在做什么?
你的闲暇时光里,藏着你的生活态度
学点什么来充实自己空闲的大学时间

随便看看